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报道说,英国著名汽车集团MG罗孚近几年经营不善,陷入危机,即将公布的业绩报告将出现连续3年的亏损。报道称,MG罗孚集团的母公司将公布2003年经营业绩。报告将显示,MG罗孚2003年度将亏损7000万英镑(1英镑合1.8美元),略少于2002年的9500万英镑的亏损。  相似文献   

2.
已经破产的英国罗孚汽车公司管理委员会近日对罗孚汽车的债权人表示,罗孚汽车已经几乎不名一文,债权人的投资可能要完全“打水漂”。罗孚汽车在和上汽集团就收购事宜进行谈判后不久,于今年4月宣布破产。  相似文献   

3.
从南汽宣布成功收购罗孚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明白南汽为什么要收购罗孚。人们怀疑:明明知道破产罗孚是个“烂摊子”,南汽为什么一意孤行,非要将它拿下呢?南汽能负担收购罗孚的资金压力吗?会不会拖垮在国内汽车业竞争中本就处于劣势的南汽?因此,南汽此举被疑为“莽汉行为”。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05,(15):16-16
由于目前罗孚汽车糟糕的财务现状已经无法取信于英政府和上汽集团,而英政府此前宣布的向罗孚提供1亿英镑贷款的前提,是有达成上汽收购罗孚的可能,因此贷款计划暂时受阻。但据证实.4月初到访的英国贸工部官员仍将可能继续留在上海等待转机。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见一条消息说,“英国最后一家独立汽车制造公司——MG罗孚公司于23日宣布,欢迎中国赫赫有名的汽车制造公司——上海汽车工业公司(SAIC)接管MG罗孚。”态度不可谓不谦恭,仿佛上汽集团真是好心的慈善家,MG罗孚的救世主一样?完全没有老牌发达国家、著名汽车企业的孤  相似文献   

6.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6,(30):1-1,48
2006年9月18日,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福特汽车突然正式宣布,行使对Rover(罗孚)商标的优先购买权。福特的介入对即将推出Rover汽车的上汽股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使其潜心运作的收购计划彻底泡汤。福特汽车为什么要置上汽整合罗孚资源的如意棋局于不顾,横刀夺爱呢?  相似文献   

7.
林镭 《汽车情报》2005,(20):7-10
2005年4月8日,为罗孚与上汽“联姻”一事已“竭尽所能”的英国贸工部官员带着遗憾在上海浦东机场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在上汽大厦里已合并办公多日的罗孚亚太采购项目小组也于同一天黯然撤出。  相似文献   

8.
陈欢 《汽车与配件》2005,(32):24-27
罗孚破产之前上汽集团已经花6700万英镑买走了罗孚75.25以及KV6,K4系列发动机的制造产权,而在罗孚破产后对其资产的竞购争夺中,南汽又出人意料地将上汽击败,成为了现在罗孚汽车公司的新东家。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05,(24):7-7
没了MG罗孚的品牌支持,上汽集团还生产罗孚汽车吗?第一辆有着罗孚血统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还能按原计划面世吗7来自上汽集团内部的消息是,2006年9月28日出车目标不动摇!更有消息灵通人士称,一个月内上汽集团仪征新公司可能将挂牌,而新车标也将在一个月内诞生。  相似文献   

10.
走出去     
《汽车杂志》2006,(8):8-8
刚刚听说奇瑞在马来西亚生产汽车的项目受阻,马上就听说中国南汽集团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宣布,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设厂生产罗孚品牌汽车。如果一切顺利,南汽将成为第一家在美国设厂的中资汽车公司。  相似文献   

11.
南汽与上汽合作解决罗孚问题至今依然搁浅,成为2005年留给汽车业的一大悬念。日前传出有关南汽罗孚项目“落地”的消息:无独有偶,上汽基于罗孚项目的自主品牌工作也在紧锣密鼓之中。双方不约而同地表示:将于2007年推出各自的自主品牌。表面上,各自都在轻松勾画着未来的发展“蓝图”,但私底下却在暗暗较劲。  相似文献   

12.
刚刚上汽还在为收购“罗孚”品牌忙得不亦乐乎,半道儿福特突然杀出,“罗孚”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中国汽车企业收购海外著名汽车品牌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福特汽车日前就“关于Rover(罗孚)商标发表声明”,福特汽车将行使优先权,从宝马手中购买罗孚商标。  相似文献   

13.
南汽与上汽合作解决罗孚问题至今依然搁浅,成为2005年留给汽车业的一大悬念。日前传出有关南汽罗孚项目“落地”的消息。无独有偶,上汽基于罗孚项目的自主品牌工作也在紧锣密鼓之中。双方不约而同地表示,将于2007年推出各自的自主品牌。表面上,各自都在轻松勾画着未来的发展“蓝图”,但私底下却在暗暗较劲。  相似文献   

14.
新闻     
没了MG罗孚的品牌支持,上汽集团还生产罗孚汽车吗?第一辆有着罗孚血统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还能按原计划面世吗?来自上汽集团内部的消息是,2006年9月28日出车目标不动摇!更有消息灵通人士称,一个月内上汽集团仪征新公司可能将挂牌,而新车标也将在一个月内诞生。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05,(32):14-14
历时长达一年之久的罗孚收购案,随着7月22日南汽集团出人意料的竟购MG罗孚成功后,这个话题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各方的评论却开始如潮水般涌来。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5,(20):6-12
英国AUTOCAR最新报道,上汽集团承认已经致信前MG罗孚的零部件供应商,试图论证从他们那里获得零部件供应,是否有助于上汽在中国生产罗孚75、罗孚25以及K系列发动机。虽然此前上汽已经购买了上述三项的知识产权,但由于现在MG罗孚已经进入破产程序,这些车型投产的工作开展得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17.
9月18日,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福特汽车突然正式宣布,行使对Rover(罗孚)商标的优先购买权。福特的介入对即将推出Rover汽车的上汽股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使其潜心运作的收购计划彻底泡汤。福特汽车为什么要置上汽整合罗孚资源的如意棋局于不顾,横刀夺爱呢?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媒体报道,MG罗孚(MGRove)的中方所有人南京汽车集团(NanjingAutomobile)近日签署一项租赁协议,租赁MG罗孚在伯明翰长桥的工厂。《金融时报》表示,此举表明离罗孚重新开工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9.
罗孚破产之前,上汽集团已经花6700万英镑买走了罗孚75、25以及KV6、K4系列发动机的制造产权,而在罗孚破产后对其资产的竞购争夺中,南汽又出人意料地将上汽击败,成为了现在罗孚汽车公司的新东家.  相似文献   

20.
瓦夏 《汽车情报》2007,(19):1-1,17
拥有“罗孚”商标的美国福特公司在困境中可能出售“罗孚”商标,坊间又有了关于上汽应该不应该购买“罗孚”商标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