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风险评估是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船舶建造过程的特点,确定船舶建造质量风险指标和评估体系,构建船舶建造质量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利用模糊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建造质量风.险的权重系数和风险估值,从而为船舶建造质量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提供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海森 《船舶工程》2005,27(2):67-69
现代造船模式对造船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造船区域生产管理有助于现代造船模式"按区域组织生产"的实施,文章对比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肖文军  吴娜 《船舶》2015,(6):93-100
船舶建造的物流特点表现为:物流量大、周期长且具有动态性。零件生产能力不足、理料效率低下和配送困难是国内造船企业在实施精益造船、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过程中普遍遇到的船体结构建造问题。通过对某船厂的生产布局进行分析,运用工程分解的理论对船体生产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新的结构流向设计原则,以期提高管理的精细化与数字化,最终形成规范的物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造船资源管理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南  梁冰  王志英  王平 《船舶工程》2011,33(6):110-113
在界定造船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造船资源能力与负荷管理模型,该模型分为造船资源维护、基于ISWBS任务包组的造船负荷计算、造船资源平衡、作业流程与负荷采集点设置四个功能区.文章重点针对基于ISWBS的造船资源配置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建模阐述,并进行了资源配置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5.
汪鑫 《广东造船》2010,29(3):43-45
为缩短船坞搭载周期,提高造船生产效率,串联造船法逐渐在各家船厂得以推行。结合国内外介绍的技术方法并大胆总结改进,在不使用定位装置的前提下进行移船定位精度控制,这种办法可有效缩短造船周期,既不需要增加任何设施投资,也不会增加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素条件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促进船舶工业集群化发展是新时期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船舶产业集群的作用和效果的基础上,论述了加速船舶集群发展的要素。围绕造船核心层、产业耦合层和社会网络层三个层面给出了船舶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船舶建造的现代工程分解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针对船舶建造项目,通过分析传统的工程分解结构,提出一种现代的船舶工程分解结构(Modern Ship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MSWBS),解决传统工程分解结构方法不能动态地反映船舶建造过程的不足,并探讨MSWBS的代码设计及以MSWBS为基础建立一种公共的数据结构模型,以实现船舶建造企业各部门信息的共享,这种工程分解的思想对于类似船舶建造的复杂大型项目也适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船舶行业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日益明显,节能减排已经成为造船企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提高未来竞争力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某造船企业动力车间各种能源供应分布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认为动力车间供应的能源中电能的消耗在造船公司占用比重较大。对此,从起重设备的使用管理、电焊焊接设备的使用管理、车间空压站的管理、电力供应设备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造船业直接间接拉动国民经济几乎所有行业,丹东发展大型造船业对丹东港、丹东地区乃至辽宁经济意义深远。分析了国内外造船市场态势,指出船舶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国的支柱产业,阐述了丹东地区发展船舶工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对其作了定位。  相似文献   

10.
倘若按敏捷制造理论来考虑船舶建造过程,将每艘船的设计和建造过程管理视为一个项目组并以此作为盟主,则各个分段加工中心和大量的配套厂是内外盟员且可组成一个动态联盟;若多艘船同时建造,则存在多个项目的动态联盟,并形成多层次和多交叉的形态. 本文在基于CPC理念的协同平台上将船厂、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引入船舶的开发和建造过程,通过有效的协作,将质量好、全寿命成本低的船舶更快地推向市场.文中对组建船舶建造多项目动态联盟的方式及其协调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用多学科分析综合的方式提出了对船舶建造系统的模式及其功能进行评价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造船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DAP和WSD的现代造船工法策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代造船前期工法策划对于工程设计和建造的意义,策划的重点是详细组立要领(DAP)和建造综合工程图(W SD),并对其设计方法、设计内容作了重点介绍。深化生产设计的途径就是细化DAP和W SD,它们是船厂造船生产流程的集中反映,造船流程经过优化和整理通过DAP和W SD在生产设计图纸文件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船舶企业数据库的建库要求、关键技术及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3.
The shipbuilding output for Taiwan had been 4th in the world until 1999; however, at that time, it dropped to the 9th. Currently, the world shipbuilding capacity greatly exceeds the demand and this disparity could grow to 40% by 2005. Facing this turning point,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re-examin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sition of Taiwan's shipbuilding industry; furthermore, to realize the industries' core competences and attempt to recomme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shipbuilding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aiwan's main core competence is production management, mainly through heterogeneous resource analysis.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hat for general types of ships, Taiwan's development priority should be to utilize low-cost strategies to occupy the market continuously; as to high value added types of ships, Taiwan's priority should be to utilize differential and focus strategies. Finally, the direction of government policy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4.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造船企业流程再造决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宋  张涛  成勇 《中国造船》2007,48(4):131-137
研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造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决策与流程分析,旨在强化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降低船舶建造成本、缩短周期、提高质量。针对船舶建造的复杂性,涉及业务的多样性,提出造船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两步走策略:第一步进行业务外包决策分析;第二步对供应链管理的六个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设计。围绕造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订单、物流、分销、制造、采购、计划六个环节进行业务流程再设计,对造船企业相关部门在六个环节中的衔接和职责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水面舰船总体区域设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造船是现代先进的建造模式,其优势是可提高舰船建造质量,缩短造船周期,有利于现代化改装.实现区域造船,应从源头解决区域设计问题,这是区域造船的重要基础.文章从舰船的系统特点出发,通过对舰船各主要系统设备采用区域设计及区域建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舰船实现区域设计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不同的舰船、不同的建造厂舰船区域设计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不可能百分之百按区域设计.最后探讨提出了我国舰船区域设计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6.
管延敏  周洋 《船舶工程》2012,34(6):75-77
船舶制造业是集资金、劳动、技术密集型于一体的大型制造行业,如何实现生产计划生成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生产、计划的无缝连接是造船企业发展的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VB.net技术的船舶建造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生产计划生成、实际生产与计划的对比,集成了分段施工看板、场地看板,并运用SQL server2005数据库开发技术,实现了实时信息的网络互联。本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造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面向造船企业的信息化一体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船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指出欲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进行技术与管理的创新,必须应用信息技术和实施造船模式的转变.结合我国造船企业及其信息化的特点,对造船企业信息化一体化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方案所应涉及的下述内容:建立符合新的造船模式的经济运行体系、与CAD集成构成一体化造船设计平台、应用现代造船工程技术建立动态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以成本和交货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生产和物资成本控制的物流管理系统;实现异构数据库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建立船舶制造业的数据标准等制造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秦朝至明朝的几千年间造船技术发展史的分析,得到了中国古代造船史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型总段造船法的龙门吊搭载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造船理念的更新,船舶工业生产方式越来越趋向于总段大型化,以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文章通过对国内船厂利用大型龙门吊与现有龙门吊进行生产的对比,分析总段大型化后对船坞周期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e Finnish maritime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Finland's economy. However, literature on innovative activities within the cluster is limite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Finnish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industry firms. Several innovation types are identified. These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The data is from a survey of 148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industry companies; most of the variables are ordinal scale and are analyzed with standard statistical survey methods. 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past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sector the results indicate surprisingly low radical innovation related-activity and attitudes towards it. As well, the results provide no evidence to support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 the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industry produces more organizational tha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e innovativeness of the firms varies according to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ize, intensity of in-house and collaborative R&D activities, and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ide a platform for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novations concern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re raised as an important future area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