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新水平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新水平的主要标志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载列车最高牵引重量的世界记录已达10万t.最高平均牵引重量达39万t。世界各国重载铁路借助于采用高新技术.促使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武夫 《铁道货运》2013,(11):36-43
在阐述南昆铁路概况的基础上,提出南昆铁路开行重载列车的关键问题。分析在不改造或少改造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南昆铁路开行重载列车运输组织方案、重载列车运行试验方案、重载列车牵引动力配置、开行重载列车供电功率配套与改善、列尾系统的运用管理与维护、特殊行车调度办法、重载列车作业组织等,为山区单线铁路开行重载列车提供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铁路重载运输,是指在一定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长度,大幅度提高列车重量,采用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牵引的重载运输方式。综合各国重载列车的发展水平,1986年10月国际重载运输会议把各种不同形式的重载列车重量标准规定至少应当达到5000吨。 80年代以后,我国铁路面对日趋紧张的运量与运能的矛盾,借鉴国外铁路的有益经验,结合国内具  相似文献   

4.
《铁道建筑》2007,(8):46-46,82,88
1 重载运输新定义 2005年国际重载运输协会(IHHA)的巴西年会上,已对重载运输的定义作了新的修订:重载列车牵引重量至少达到8000t(以前为5000t);轴重(或计划轴重)为27t及以上(以前为25t);在至少150km线路区段上年运量超过4000万吨(以前为2000万吨)。  相似文献   

5.
分析大秦铁路重载运输组织特点,结合大秦线运输增量及2万t列车运输组织模式,简述解决重载组合列车机车间互联互通的方法,分析机车互联互通后牵引特性、动力学性能、制动性能。采用互联互通技术有效提高了列车编组效率,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2008,(5):74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已有近30年历史。煤炭、矿石、建筑材料等大宗货物采用大重量、长编组的重载列车运输,对有效利用铁路通过能力、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目前世界铁路运输市场80%的份额为货物运输、20%为旅客运输(其中高速铁路运输不到2%)。尽管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铁路主要发展高速旅客运输,但美国、巴西、南非、澳大利亚,以及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十分重视发展重载货物运输,积极组织开行列车编组100辆及以上、总长达2000m和总重1万~2万t的煤炭或矿石重载列车。  相似文献   

7.
《世界轨道交通》2006,(4):12-13
澳大利亚许多铁路公司承担从矿山采区往沿海港口开行重载列车运输出口铁矿石、煤炭的任务。近年来.由于外贸出口运量持续增长.这些公司都在增加新的牵引动力装备,提高运力以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的重载与非重载去向开行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道德简要介绍重载运输在我国开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重载列车去向模型。引进一个先进的算法-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根据求得最终优化方案,比较普通直达列车和重载列车开行方案的不同,计算结果表明重载列车的开行应该重新调整现有编组计划,而不是仅仅加大原有开行方向上的编成辆数以实现重载。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2日18:56,随着满载着三万吨煤炭的55001次试验列车安全驶入柳村南站,大秦铁路3万吨组合列车运行试验顺利完成,开辟了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新纪元,这将为我国北方煤炭能源的东运南输提供极为重要的装备保障。此次3万吨重载列车牵引试验全部采用中国南车株机公司研制的4台大功率电力机车实施牵引(HXD1 0066+HXD1 0001+HXD1 0069+SS4 0862),列车总编组320辆,总长3 971 m。  相似文献   

10.
在对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铁路重载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从电力机车性能提升和运用需求这2个不同维度提出了我国重载电力机车主要经历了由直流转向交流,由单机牵引转向组合列车的2个发展阶段;从扩大列车编组长度、提升机车车辆轴重、提高行车密度及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未来我国重载电力机车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行车条件下,计算不同道岔型号和列车牵引质量对应的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单线铁路运行图周期和双线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相应条件下重载单、双线铁路车站的通过能力.根据不同道岔型号对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的分析,对于重载单线铁路车站,在列车牵引质量低于1万t时建议采用9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1万t及以上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仅当列车牵引质量都达到2万t且在场坪条件允许时采用18号道岔;对于重载双线铁路车站,当列车牵引质量在2万t以下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2万t且场坪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18号道岔.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秦线开展重载运输、实现年运量1.5亿t的实践,提出了开行重载组合列车、完善重载牵引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提高机车的检修质量以及引进开发提高重载运输能力的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通(辽)霍(林河)线运输概况,提出在通霍线组织开行重载列车的必要性。从战略装车点的选址和组合列车的开行2个方面分析通霍线重载列车的开行条件,并针对组合列车的行车调度、接发车、编组和拆组、调车、区间运行及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运输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通过采用无间隙牵引杆,可导向转向架以及提高轴重等方法,完善了第二代单元列车的技术,它在列车纵向作用力,轮轨磨耗,车辆自重及车辆和线路维护工作量等方面比传统单元列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推动了重载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通(辽)霍(林河)线运输概况,提出在通霍线组织开行重载列车的必要性.从战略装车点的选址和组合列车的开行2个方面分析通霍线重载列车的开行条件,并针对组合列车的行车调度、接发车、编组和拆组、调车、区间运行及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运输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高速与重载列车牵引参数的选择》一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对高速列车与重载列车的构成进行探讨,建立了有关计算模式,并分别对高速列车的动轴数,动车数,拖轴数和拖车数以及重载列车的动轴数和机车数等有关列车构成的参数进行计算与分析,最后结合我国规划实际,提出发展我国高速列车与重载列车的构成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国内外重载运输的实践,阐述我国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铁路货物运输需求特征,在充分考虑铁路科技进步对到发线有效长的影响以及对牵引质量的影响等关键技术因素,提出我国发展重载运输网的规划原则,进而提出对到发线有效长与货物列车牵引质量最佳匹配以及对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重载运输是铁路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的重要组织方式。我国客运专线网基本建成,铁路既有线具备发展重载运输及相关线路设施配套改造的有利条件。但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是个技术经济问题,需要根据运量需求和线路条件选择重载运输的轴重、列车牵引总重、重载列车编组模式等,根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显著的基本原则进行决策。通过分析铁路既有线的线路设施、机车车辆、站场布置、列车运行等相关条件,论证并提出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的主要参数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重载列车牵引质量和编组长度的增加,给列车操纵与运输安全带来诸多问题。2万t重载组合列车因制动力判断失误被迫停车事件频发,严重影响运输效率和运输安全。文中基于多刚体动力学、120型控制阀动作逻辑原理和空气流动理论建立朔黄铁路2万t重载列车仿真模型,结合列车精细化操纵指导要求,对朔黄铁路2万t重载列车的试闸方式与制动力判断标准进行研究,提出更为精准有效的空气制动力判别方式,为列车途停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提升运能和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以及精准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实现重载列车运行的技术基础之一是同步控制,实现同步控制的主要理论是基础的动力学建模和牵引仿真计算。主要介绍基于重载的长大列车纵向动力学建模过程和牵引仿真计算过程,给出了最新研究结果,其总体趋势与实际试验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