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研究用户习惯对整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航里程的影响,搭建了整车能耗解析测试系统,基于某上市车型进行环境仓转鼓测试,研究了纯电动乘用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动力电池放电特性及整车能耗特征,分析了用户使用习惯对整车续航里程的影响.基于测试数据,精确分析了整车能量流向分配及损耗情况,并针对不同用户习惯及环境温度下整车及各部件的能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制动器和整车两个方面,分析了制动器与整车匹配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汽车制动器与整车匹配设计方法,包括制动器的选型、结构设计、性能校核和整车性能验算方法,给出了制动器结构设计步骤及制动器和整车性能计算、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3.
整车密封性影响整车的NVH性能和空调性能,为了更有效地管控整车密封性能,文章依据整车密封性相关检测标准的要求,使用烟雾仪和整车漏气测量仪,找出了影响整车密封性的因素,主要为车门的声学封装、车身孔洞、密封条及后通风口,并使用整车漏气测量仪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后通风口和车身孔洞对整车密封性影响较大,为在后续车型设计过程中提高整车密封性能提供了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古涛  江翁  腾飞  刘飞 《上海汽车》2014,(9):53-56
以某车型多连杆后悬架及整车操稳性能开发为例,描述整车动力学性能正向开发及验证过程。通过整车动力学目标分解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悬架设计及零部件特性最终确定;并通过运动学及弹性运动学悬架试验和整车动力学操控稳定性试验验证了前期的虚拟分析结果,完成了既定的车辆动力学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某重型商用车匹配主动进气格栅的性能开发及验证工作.提出了通过三维CFD外流场仿真、整车经济性仿真、整车道路验及整车底盘测功机试验等多个维度,对主动进气格栅进行性能开发和验证的方法及流程.得出了重型商用车匹配主动进气格栅后整车性能变化的定量结论.  相似文献   

6.
整车线束的正常运行是整车各项功能实现的前提。整车装配中频发的线束失效问题对整车制造效率及整车产品品质影响巨大。通过对整车装配过程中的线束失效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着重对线束失效模式进行了归类,并针对同类失效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文章可对线束设计以及整车装配过程中线束失效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介绍整车项目开发过程中整车项目认证的概念及作用,阐述了整车项目认证工作的组织过程以及需要关注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8.
客车整车密封性已经成为其行业一个非常重视的问题,且其密封性与汽车NVH性能车内噪声水平、整车能耗及空调制冷性能等密切相关。整车气体密封性能测试可以排查车身泄漏点和测量车内压力及泄漏量大小,深入探讨客车车身气密性设计和过程控制方法,通过对客车整车气密性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并以某车车内密封提升对整车噪声的影响及密封整改前后的车内温升曲线对比分析验证了整车气密性提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孙振东  刘玉光 《北京汽车》2007,(6):24-26,46
全面介绍了新一代纯电动轿车的系统规划、整车轻量化、整车一体化和系统一体化设计思想,以及在整车控制策略、CAN总线技术、车载能源及整车故障诊断等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汽车整车质量控制是在整车开发过程中对整车轻量化的一种统筹控制方法。要求在不降低整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汽车产品自身质量,优化整车设计,设计出节能、环保及安全的汽车。文章重点介绍了整车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流程以及相关的轻量化措施,如新材料的应用、模块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及即插即用等。  相似文献   

11.
赵平堂 《汽车电器》2020,(2):11-12,15
本文介绍了电动车高压连接器最近设计的一些内接触结构。一类是双螺旋曲线结构、线簧结构、多孔耐磨结构、片簧接触结构、弹性插孔结构的线接触,另一类是多触点接触环、具有阵列凸点的镂空连接管、新型的圆柱形冠簧直接实现点接触,二者都以降低接触电阻,提高载流能力为目的。弹性高压插头则可以与插座直接形成线性接触,不需要冠簧等中介体。  相似文献   

12.
胡瑞青 《隧道建设》2018,38(12):1957-1965
土与地下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易发生错动滑移,会对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确保隧道的长期安全性,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围岩和埋深条件下土-结构接触面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横向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着土质条件的提高,无论土-结构接触界面有无考虑错动滑移情况,隧道衬砌结构的轴力极值均显著增大,而剪力和弯矩极值均显著减小,且由土-结构接触界面错动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动内力变化幅度显著减小; 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由土-结构接触界面错动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动内力变化幅度逐渐减小。2)考虑土-结构接触界面错动滑移时,随着土质条件的提高和隧道埋深的增加,隧道衬砌各部位水平滑移量均逐渐减小。3)当隧道围岩条件较差或埋深较浅时,隧道衬砌结构的横截面抗震设计应充分考虑土-结构接触界面对隧道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结构熵的省际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王新明 《公路》2007,(1):105-108
将网络结构熵的概念引入省际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研究中。首先,建立了高速公路抽象化图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收费网络结构,发现省界收费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收费网络结构变化机理,提出了收费站重要度和收费网络结构熵,并确定了网络结构熵的极值。其次,通过推导,得出省际联网收费网络结构熵大于省内联网收费网络结构熵,从而证明了实施省际联网收费的合理性。最后,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分体式车身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分体式车身风窗玻璃安装密封结构、车门总成密封结构、车门门口密封结构、前风窗与前围和顶盖连接密封结构及顶盖与后侧围密封结构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淋雨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在不同火灾规模下地下共用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进而为类似地下结构防火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以义乌商城大道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火灾下地下共用结构非线性瞬态热-力耦合分析模型,重点研究地下共用结构在不同火灾规模下的位移、应力变化规律以及结构各截面的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内火灾规模的扩大会使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程度愈加严重,在地层荷载作用下受火结构顶板位移急剧增大,而其相邻水平共用结构顶板位移逐渐减小,进而改变共用结构的整体变形形态;且火灾高温作用会使得隧道共用结构发生应力重分布,其应力变化程度随火灾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增大。2)隧道内大型客车发生火灾时,受火结构对其相邻的水平共用结构应力及安全性有较大影响,而对竖向共用结构影响较小,但可保证共用结构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6.
苏明浩  程鹏  高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2018,38(Z2):136-143
CC工法作为一种新型地下暗挖技术,为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核心思想是将机械化暗挖小断面结构转换为大断面地下空间建筑结构。为了研究CC工法的结构受力情况,满足CC工法的工法特点需要,使结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故设计和分析其单元结构和整体结构,并结合CC工法的具体工程应用案例,选取CC工法的3个主要工况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得到不同工况的弯剪轴力结果。结果表明: 设计方法和思路较为全面,设计结果安全可靠,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同时,研究也为CC工法结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为今后相关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方法。路面厚度设计是在结构组合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和性能分析确定各结构层所需的厚度;同时,利用结构分析也可了解路面结构的应力和位移状况,从而判断结构层组合的合理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矩形断面波纹钢综合管廊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有限元软件建立土层-结构数值模型,系统地探究了地震加速度峰值、波纹钢结构刚度、土体刚度等因素对矩形断面波纹钢综合管廊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了矩形断面波纹钢综合管廊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工况的最不利受力和变形位置。研究结果表明管廊结构内力与变形随地震加速度峰值增大而增大;管廊结构刚度增大,结构内力随之增大,相反地结构变形随之减小;管廊结构内力、变形和层间位移角均随土体刚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土层刚度越小,对结构变形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局部结构改进的车身正面碰撞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新车开发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对原车身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减轻了前端结构的质量.针对改进后结构做正面碰撞分析时发动机两侧边梁变形不一致的情况,通过改变边梁压溃诱导槽结构,改善了车身结构整体的碰撞安全性,使变形规律更合理,结构正面碰撞安全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空间网架结构刚度大而悬索结构刚度较低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网架结构代替常规悬索桥的加劲梁,构成平板网架加劲梁悬索桥。探讨了相应结构的受力特征,并以108国道陕西和山西交界的禹门口黄河公路120 m的悬索桥为背景,建立了整体结构的分析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体系进行自振特性的分析计算,得到了该桥型的横向、竖向、纵向、扭转以及耦合振动的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索、杆和空间网架结构的共同工作效应,使得这种体系的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动力性能优越。同时分析结果必将会为这种新型桥梁进一步的抗风、抗震等动力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