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整车密封性影响整车的NVH性能和空调性能,为了更有效地管控整车密封性能,文章依据整车密封性相关检测标准的要求,使用烟雾仪和整车漏气测量仪,找出了影响整车密封性的因素,主要为车门的声学封装、车身孔洞、密封条及后通风口,并使用整车漏气测量仪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后通风口和车身孔洞对整车密封性影响较大,为在后续车型设计过程中提高整车密封性能提供了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整车装配后因整车体积大、装配零件多、测量基准难以确定等客观因素,各相关零部件在整车中的状态大多没有数据.根据现有便携式三坐标的测量特点,自主开发了各零部件在整车装配后的检测方法,实现了整车形体尺寸测量.运用三坐标测量原理,依据整车各产品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使用特点,在整车上建立坐标系,选取测量点、线、面、圆等特征,配合整...  相似文献   

3.
张强 《上海汽车》2013,(4):20-24
分析了现行整车强制性法规中总布置相关的内容,研究了整车人机工程设计要求。基于Catia数模参数化模块方法以及模型关联参数化理论,提出了一整套以整车总布置参数为基础的整车总布置法规参数化模型和整车人机工程参数化模型。并以其智能化的自动更新、准确高效的校核检查,为整车总布置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检查工具。确保了整车总布置校核的准确性,提高了整车总布置校核的时效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车开发质量,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降低了整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4.
载货汽车货箱型式变化对空气阻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货汽车常用的3种货箱型式,建立整车空气阻力CFD计算模型;采用CFD模拟计算的方法,计算出3种整车空气阻力模型的空气压力分布、空气矢量分布、空气流线分布和空气阻力系数;用整车空气阻力模型、空气阻力系数和迎风面积计算出整车空气阻力.经过整车滑行试验、加速性能试验和经济性试验验证,本文CFD模拟计算的整车空气阻力与整车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GT DRIVE软件,建立整车计算模型,研究了主减速比、变速箱速比、整车滑行阻力、发动机本体油耗四个因素对整车C-WTVC循环油耗的影响。结果显示,主减速比越大,发动机转速越高、负荷越低,运行点越远离发动机经济区,因此整车循环油耗也越高。变速箱对整车循环油耗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是不同变速箱之间速比的差异并不大。滑行阻力减小,使得整车循环油耗显著降低(7.2%),说明降低整车滑行阻力是降低整车油耗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动机本体油耗使整车循环油耗降低了4.2%,由此可见,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也是提高整车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制动器和整车两个方面,分析了制动器与整车匹配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汽车制动器与整车匹配设计方法,包括制动器的选型、结构设计、性能校核和整车性能验算方法,给出了制动器结构设计步骤及制动器和整车性能计算、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7.
于日桂 《摩托车》2004,(5):53-55
二、摩托车整车部分 摩托车整车部分常见的名词术语基本上有三个方面,一是整车结构尺寸,二是整车的性能指标,三是构成整车的零部件。构成整车的零部件我们将在介绍整车具体结构时进行介绍,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前两部分。 整车结构尺寸方面的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8.
整车正向开发体系是整车开发成功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整车结构开发、性能开发的经验积累,以及对整车正向开发体系的分析、研究和实践,浅要分析基于性能开发的整车正向开发体系的流程共性点,从而探讨自主研发的结构与性能并重的整车开发体系建设和完善上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孙振东  刘玉光 《北京汽车》2007,(6):24-26,46
全面介绍了新一代纯电动轿车的系统规划、整车轻量化、整车一体化和系统一体化设计思想,以及在整车控制策略、CAN总线技术、车载能源及整车故障诊断等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汽车整车质量控制是在整车开发过程中对整车轻量化的一种统筹控制方法。要求在不降低整车综合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汽车产品自身质量,优化整车设计,设计出节能、环保及安全的汽车。文章重点介绍了整车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流程以及相关的轻量化措施,如新材料的应用、模块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及即插即用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纯电动车自动驾驶功能,设计一种利用PID算法对车辆的驱动扭矩进行控制的系统,使得车辆的实际速度与驾驶员的期望速度一致,实现车辆自动驾驶的功能。通过实车验证和调试,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响应精度。相较于传统汽车通过控制喷油量的多少来控制车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结构以及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优点,然后阐述了纯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电子差速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理论,同时对三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优缺点和适应场合。最后对纯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n optimized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a split parallel hydraulic hybrid truck. The model of the vehicle was simulated in Simulink. According to a glob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 a fuzzy control strategy is developed for the vehicle. This strategy shows flexibility for different drive cycles and a desirable fuel consumption reduction, especially for a low speed drive cycle, which is extracted according to an urban utility vehicle mission.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清扫车的工作原理以及整车各工作部分的功率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油电混合动力清扫车整车设计方案。依据该方案的整车控制系统结构,制定出混合动力清扫车油门踏板控制策略、驱动电机扭矩控制策略、发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策略以及高压电控制策略,以满足整车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辆在纵向运动和横摆运动时的强耦合关系给车辆动力学控制带来的困难,以四轮独立电驱动车辆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微分几何理论设计了车辆系统运动解耦控制方法,将非线性强耦合的四轮驱动车辆动力学系统解耦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相对独立运动控制子系统,并设计了鲁棒控制器,以提高抵抗车辆行驶时不确定外力如侧风的干扰能力。基于 Trucksim 软件建立四轮驱动车辆模型,并针对车辆解耦控制策略和抗干扰策略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无解耦控制的车辆,采用微分几何解耦控制的四轮独立驱动车辆纵向速度偏差降低了 82.1%,横摆角速度偏差降低了80.7%,且微风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明显改善,车辆稳定性显著提升。为验证该运动解耦控制策略在实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还进行了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硬件在环试验的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明守政  田浩 《汽车工程》2007,29(2):109-111,100
采用自然坐标系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模拟变速或转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四电动轮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仿真。仿真试验表明,在变速或转向的过程中,各轮的输出转矩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此类电动汽车的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对变速或转向时各轮的转矩加以控制,以提高操控性能。  相似文献   

17.
The integrated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dynamic motion control is important for four wheel independent drive (4WID) electric vehicles. Under critical driving conditions, 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 (DYC) has been proved as effective for vehicle handling st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by implementing optimized torque distribution of each wheel, especially with independent wheel drive electric vehicles. The intended vehicle path upon driver steering input is heavily depending on the instantaneous vehicle speed, body side slip and yaw rate of a vehicle, which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steering effort of driver.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ynamic curvature controller (DCC) by applying a the dynamic curvature of the path, derived from vehicle dynamic state variables; yaw rate, side slip angle, and speed of a vehicle.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combined with DYC and wheel longitudinal slip control, is to utilize the dynamic curvature as a target control parameter for a feedback, avoiding estimating the vehicle side-slip angl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in view of stability and improved handling, has been validat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during cornering engaging a disturbance torque driven by two rear independent in-wheel motors of a 4WD micro electric vehicle.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客车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的制动扭矩比较小的问题,提出采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速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并且针对汽车在山区道路下坡行驶过程中对稳定车速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控制系统设计。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汽车在不采用行车制动器的条件下,利用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与缓速器联合作用的持续制动方式,在各种坡度的坡道上以希望的车速稳定下坡行驶,为汽车在山区道路连续下坡行驶的制动安全性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全轮独立电驱动车辆车速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文博  李深  江青云  刘力  罗禹贡 《汽车工程》2011,33(11):962-966
鉴于用非驱动轮轮速信号来估计车速的方法已不适用于没有非驱动轮的全轮独立电驱动车辆,提出了借融合车载普通传感器信号和驱动电机反馈信号等多信息源,并基于稳态工况下的轮速信号卡尔曼滤波和瞬态工况下的加速度积分的全轮驱动车辆车速估计方法.通过实车试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适用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轮毂液驱车辆是在传统重型商用车基础上加装一套轮毂液压驱动系统,使其在低附着路面下具有较高的牵引性能。在轮毂液驱车辆助力模式下,针对液压系统油液温度升高引起的系统泄漏量增加、控制精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温度补偿控制策略。根据考虑系统损失的流量连续性原理和轮速跟随思想,提出了基于温度补偿的多因素泵排量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平台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温度补偿策略补偿了系统的流量损失,满足了实际轮速跟随需求,提高了总牵引力。同时,通过HIL试验证明了温度补偿策略在实车上依然能达到仿真时的控制效果,对轮毂液驱车辆的实际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