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平衡计分卡(BSC)是一套将企业绩效管理和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战略绩效管理系统.文中通过介绍当今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研究理论,在分析平衡计分卡特点、优势的基础上,把平衡计分卡运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风险管理绩效考评体系中,构建风险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多层次评判模型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绩效考评.  相似文献   

2.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A钢铁集团的战略和经营方针随之做出调整,原有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和不足凸显,集团正在引入BSC(平衡计分卡)和KPI(关键绩效指标)理念,按照持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和精益管理的要求,构筑着新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将根据该集团的战略规划目标,运用平衡计分法,将战略目标逐级分解,有助于推动A集团构建更合理、有效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平衡计分卡又称综合计分卡,其内容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念渗透于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依据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的绩效指标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息息相关,提供了一个将抽象的企业战略转换成具体方案的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平衡计分卡在战略体系构建、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执行、战略控制中的应用,展示了其与企业战略浑然一体的有机构成,彰显出其有效地助推了企业战略管理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王成 《公路》2007,(12):123-128
要全面、正确地衡量公路养护管理绩效,就必须科学、合理的选择多种绩效指标,形成一个完整的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在对北京市公路养护管理绩效内涵与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公路养护管理绩效的概念,从质量绩效、进度绩效、费用绩效和管理绩效等四个方面,遴选了23个指标构成了北京市公路养护管理绩效的理论评价体系,采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等方法对评估指标进行实证筛选,构建了由15个指标构成的北京市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并对评估体系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公路养护管理绩效是一个动态的积累过程,其评估指标不能保持长期不变,而应根据公路养护管理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对评估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在L3级自动驾驶阶段,驾驶人需要在系统发出接管请求时,及时响应并接管车辆。因此为了准确评估L3级自动驾驶车辆接管过程的安全性,构建了自动驾驶接管过程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4×2×2的接管场景因子设计了驾驶模拟试验,利用驾驶模拟器采集各类驾驶数据;基于变异系数法和Spearman相关性判别法从风险感知、避险操纵和接管绩效3个方面分析得到了13个安全性评价指标;使用能够表征专家经验的改进层次分析法求取指标的主观权重,使用能够反映数据特征的熵权法求取指标的客观权重;为综合2种方法的优点,利用级差最大化法获得了融合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并通过计算得出风险感知、避险操纵、接管绩效的综合权重分别为0.259、0.475、0.271,以此结果来构建接管过程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该体系对驾驶模拟试验所获得的655个接管过程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A、B、C这3类接管过程。对比3类接管过程在风险感知、避险操纵、接管绩效3个方面的得分发现,A类接管过程在3个方面均表现较好,C类接管过程在避险操纵和接管绩效2个方面表现较差,B类指标的表现介于A类和C类之间,不同类别的接管过程...  相似文献   

6.
从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出发,通过分析影响车辆管理绩效的因素,构建了车辆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运输企业车辆管理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FAHP)方法,建立了人员安全疏散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层次分析法模型;运用专家评判法获得了安全疏散各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人员安全疏散系统进行了等级评价.对雪峰山隧道的实例评价,说明该方法能客观公正地完成隧道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系统的指标分析及评价,为科学地协调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交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引入未确知测度数学理论模型,将道路安全分为4个等级,建立天气状况、路面状况、地形状况等交通环境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给定了分级标准,构建了道路安全状况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信息熵法求取指标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道路安全状况进行识别,得到了一定交通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等级,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道路安全等级评价中诸多不确定性问题,操作性强,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内河客船在夜间的安全营运,对客船夜航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并将影响客船通航安全的因素分为人-船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港口因素和管理因素4类一级指标,建立内河客船夜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各评价指标在权重分配中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运用未确知度理论,处理客船夜航风险评价中评价因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天津海河为例,运用改进的未确知度模型对客船夜航进行综合安全评价.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船员适任、船舶适航、背景光强和船公司安全管理以及船舶安全管理等5个评价指标权重比值较大,海河客船夜航风险等级属于"一般"风险且置信度不低于70%.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理论,重点阐述了KPI指标的识别评估、汽车研发部门KPI指标体系的构建,且以某汽车研发部门KPI为例,介绍了安全、质量、响应、成本、人员发展等五大板块设置的权重。  相似文献   

11.
评估民用机场安全文化水平,是保障我国民航持续安全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民用机场安全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参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及民航规章,结合事故案例及民用机场特点,选取民用机场安全文化评估指标,构建机场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实地调研机场各部门业务人员,综合机场监察员及安全文化专家的意见,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借助 Super Decisions 软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通过简单改进传统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以我国北方中型机场为实例进行安全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估.结果显示,该机场安全文化评估总得分为77.7086∈[70-85),安全文化发展成熟等级为主动级,安全文化水平整体良好.研究表明,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评估模型对民用机场安全文化评估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航空安全是民航业永恒的话题,推进持续安全战略是建设民航强国的第一要务。以我国52家民航运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构建了内部控制、安全文化与航空安全的关系模型,揭示了内部控制和安全文化对航空安全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和安全文化均对航空安全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航空公司不安全事件的数量;安全文化对航空安全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安全文化能较好的解释内部控制的变化,安全文化在内部控制对航空安全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打好安全规范、内部控制和安全文化3张组合牌,将是民航企业提升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全迅  那通兴  许强  李宏哲 《隧道建设》2022,42(Z1):544-552
为提升公路水下隧道服务品质,保障隧道通行安全,针对检查评定体系亟待建立、土建结构风险点多、机电设施故障率高、预防性养护与养护决策难以实施等问题,开展水下隧道提质升级实践意义重大。依托已建成通车的苏州阳澄西湖隧道,基于特隧特养、安全风险防控和信息化管养理念,系统性提出了设施本体性能改善、管养信息化水平提升及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提质升级解决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土建结构病害处治、机电设施改造升级和交安设施性能完善设计与实施; 2)建立了隧道管养信息化系统; 3)研究制定了隧道检查评定体系和运营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方案实施后,苏州阳澄西湖隧道的设施技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信息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民航安全的发展历程.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民航安全水平持续提升.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15年末,中国的民航安全水平从“六五”(1981~1985年)期间的运输航空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5.42,发展到“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的0.0(5年内未发生运输航空重大事故);按照近10年(2006~2015年)统计,中国民航运输航空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为0.018,而同期世界平均值为0.24,是中国的13倍多.剖析了中国民航在安全理念、科学技术、安全管理和政府监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展望和分析了中国民航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空域资源日趋紧张、国产大飞机新机型应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通航发展,以及安全管理效能低下等在中国民航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民航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邮轮风险系数高于一般的海上运输形式,其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业内的关注热点.结合实际条件,将青岛港邮轮航行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分为人、船舶和环境3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二级指标,建立邮轮航行安全评价体系.将云模型应用于邮轮航行安全评价中,实现评价因素值与评语的不确定映射;用熵权法确定邮轮航行安全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以青岛港邮轮为例,利用基于云模型和熵权法的评价方法完成了邮轮航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对象邮轮的安全等级云模型云滴主要分布在期望 EX=83.73附近,评价结果为"比较安全".该方法能兼顾等级概念的模糊性与随机性.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从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决策领导、后勤保障、信息管理等6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指标含义,提出客观、可行的指标量化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指标权重,并利用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构建综合评估模型,评价某交通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航安全信息,关键词有着体现文本概要的功能,在信息提取与调用等方面对民航安全工作者有所帮助.在研究当前关键词提取技术后,结合民航领域词特征,提出了一种以朴素贝叶斯模型为基础的关键词提取模型.模型中所选取的特征项为词语的词长、词性、以及包含词语位置与段落跨度的词频与逆向文档频率乘积(TF-IDF)值,特征项代表了每个候选词的基本属性.利用该模型对已人工标注好关键词的民航安全信息进行训练以获取各个特征项的概率,利用特征项概率计算每个备选词的关键词评分,将评分前3位的词汇输出为关键词.实验表明,针对民航安全信息的关键词提取,所提方法与传统的TF-IDF算法、KEA算法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8%和11.9%,民航词汇识别率分别提高了15.3%和12.3%.结果证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大幅提升关键词提取的准确率与民航词汇识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地建立三峡坝区过闸船舶拥堵程度综合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定量地评价三峡坝区过闸船舶拥堵程度.采用改进的熵权法来确定三峡坝区船舶拥堵评价指标权重,这一方法主要包含专家主观权重计算和实际船舶过闸统计数据客观权重计算,避免了单纯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和统计数据不足造成的局限性.通过计算,主客观权重比例分配为0.624∶0.376.考虑到评价指标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信息并存的特点,改进传统的云模型,将传统物元模型中的特征值参数用正态云代替,计算待评物元与标准云模型之间的云关联度,通过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权重和云关联度,得到待评价物元的等级隶属度.运用这一模型,对三峡坝区2015年船舶过闸拥堵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其等级隶属度为[0.126,0.221,0.172,0.325,0.156],拥堵程度等级为4级,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的精确度,考虑到飞行安全风险诸多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将灰色系统理论评估方法和综合集成赋权法相结合对飞行安全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从机组、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建立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基于最小信息熵原理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评估模型进行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找出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指标;通过实例验证所用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结果表明,所用方法可行、有效,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