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列车关键系统之一,通过协调列车各子系统工作从而保证列车各个部件正常有序的运行。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在轨道车辆安全运行及检修维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列车的神经中枢系统,是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技术保证。介绍了在重庆地铁10号线上设计并应用的新型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主要描述了网络拓扑结构、设备系统功能及基本原理、系统冗余设计、故障诊断功能、维护网络功能以及关键的控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全自动运行系统地铁车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等级,其关键技术包括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的土建和设备系统,其中全自动运行设备系统包括车辆、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站台门等关键技术。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铁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IEC62290)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功能需求出发,描述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需求及运营场景下的运营流程,针对完成此功能需求及运营流程的条件下,对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地铁车辆关键技术进行逐一论述。从监控轨道出发,列车需具备障碍物和脱轨检测功能,并具备将此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的功能;从监控乘客出发,列车需具备车门、站台门故障对位隔离功能,具备远程车辆广播、车门状态上报等功能;从监控列车出发,列车需增加自动唤醒、自动休眠装置。此外,列车关键子系统设备应采用多重冗余,以提升列车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3.
天津滨海轻轨连接天津市区和滨海开发区。全长45km.设计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行车间隔最小可达到150s,正线运行车辆多。为保证列车安全、快捷、正点、高密度不问断地运行。以及高速运行下调度指挥的高效、迅达;作为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管理级。ATS系统对调度员调整列车运行计划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通信的列车监控系统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数据通信的列车监控系统是采用现代通信的手段对运行中的列车进行监测和控制,它依赖通信系统及传输媒体,实行车辆与地面控制中心的双向数据通信,使运行中的列车和地面车站、控制中心等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以提高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本文介绍分析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以下简称“明珠线”)的列车监控系统,侧重剖析与探讨明珠线与地铁一号线在通信方式上的区别,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明珠线列车监控系统方案的选择、结构的优化、监控功能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铁路车辆运行噪声的源强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了以单节车辆运行的声暴露级LSEO作为铁路列车运行噪声预测的基本源强参量,并给出了确定LSE0的计算方法和测量方法。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客、货列车在基本运行和线路条件下的源强参数值,可用于铁路列车运行噪声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傅佩喜 《铁道车辆》2004,42(8):42-43
轮对踏面擦伤故障是车辆运行中的常见故障,运行列车因制动系统故障引起列车临时停车的现象屡有发生。轻者,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适当处理后列车可以继续运行;重者,由于轮对踏面擦伤严重过限,必须进行甩车处理。2002年-2003年,上海车辆段因轮对踏面擦伤等故障摘车临修的车辆达1496辆次(表1),占故障摘车临修车辆总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基于视频图像识别技术的列车障碍物识别系统,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列车前进方向轨道内障碍物的自动检测。该系统通过采用2台独立的高清摄像机采集图像数据,经软件的智能计算分析,可识别列车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并实现障碍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测量。该技术在业内属首次开发,可实现列车前方障碍物的检测,有效替代司机进行线路瞭望。目前本系统已通过功能仿真验证测试,拟在实际运行线路的列车上进一步进行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8.
陆克虎 《广西铁道》2020,(1):23-24,45
货运列车在运行中发生列车管折角塞门非正常关闭时,导致整列制动力衰减。本文介绍在联挂车辆状态下折关模块功能试验验证的步骤和方法,即如何研究列车车辆塞门半折关状态下的流量、列车管充排风时间等参数,验证机车车载安全监测检测系统(6A系统)的折关监测模块实际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以人检为主,劳动强度较高,存在人身安全隐患,且存在漏判和误判,难以有效保障接发列车作业质量。运用图像识别、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及系统集成技术,提出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方案,对车站接发列车的图像、视频、车轮踏面温度、车辆运行声音等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智能分析,提供车辆异常状态识别和报警功能,实现接发列车作业从"人检"向"机检"、"室外"向"室内"、"静态"向"动态"的转变。该系统方案对提升车站接发列车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探索接发列车作业新模式,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载列车在制动时,由于列车前后部制动力不一致而产生巨大的车钩力和剧烈的纵向冲动,极易造成列车断钩和脱轨事故。研究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采用网络控制系统和每辆车作为一个网络节点,结合我国货车120空气制动机,实现有线电控空气制动。研究表明:由电控空气制动系统(ECP系统)控制列车制动,列车中所有车辆的制动和缓解动作几乎同步进行,全部车辆制动缸开始升、降压的时间差在0.2 s以内;在网络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装有ECP系统的车辆制动和缓解的同步性不受列车编组辆数的影响,各车辆制动缸的升压、降压曲线形状几乎相同;车辆制动缸压力的控制精度达到制动命令要求值的±20 kPa。由于ECP系统实现了对列车制动和缓解的同步控制,能够保证长大重载列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列车乘客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列车与南京地铁1号线原有车辆最大区别就是采用了全新的乘客信息系统。详细介绍系统的设备配置、主要设备组成,该系统可实现运行信息播报和显示、视频资讯、图像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控制策略及控制方式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列车横向悬挂系统可分为被动悬挂和主动悬挂两种形式,半主动悬挂是主动悬挂的一种形式。传统的被动悬挂系统的参数无法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实施调节,难以适应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对平衡性的需求。为改善我国铁路提速后提速机车与动力车普遍存在的横向平衡性性能不佳的问题,二系横向悬挂系统采用主动悬挂方式势在必行,通过对主动悬挂系统中全主动悬挂,低频主动悬挂和半主动悬挂的特点分析,认为半主动悬挂以其能耗低,控制简单和失效导向安全性良好等优势,应是我国目前高速列车二系悬挂系统的最佳形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列车应采用的横向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和悬挂系统天棚减振控制原理作了阐述,进一步给出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实施方案及横向半主动天棚(shyhook)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指出针对半主动悬挂系统的车辆模型,控制方法,减振器结构和信号检测与分析等问题需进行重要研究。  相似文献   

13.
货车车辆公里统计系统是基于Oracle数据库平台,以TMIS计算机列车确报信息作为数据源,采用快速、准确的计算方法生成贷车车辆公里统计报表的一套多平台支持软件.作者对软件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性能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于以太网总线的列车综合网络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案例,提出自主开发的列车综合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及设备组成,并描述其设计思路及系统特性。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及其以太网维护网络、车载乘客信息系统和制动系统内网一体化设计可优化车载网络设计、提高网络利用效率,改善轨道交通的整体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月23日,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开通全自动运行初期运营。该线路是上海首条全线全功能一次性开通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线路。线路运行车辆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采用A型铝合金车体,每列车6节编组,四动两拖,最高速度80 km/h。智能化程度高。车辆具有自动实现列车唤醒、准备、自检、自动运行、停车和开/关车门、休眠,以及在故障情况下的自动恢复等功能,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动化水平最高等级。  相似文献   

16.
Kazuo  Kera  Yasushi  Yokosuka  宋文伟 《西铁科技》2007,(1):62-64,61
全世界都期待着铁路系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不断向前发展。为此,铁路必须提供准时、高密度的运输服务,必须与环境和谐。眼下,日本铁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安全、注重正点。日立公司作为铁路的系统集成开发商,可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以满足铁路的要求,包括新的车辆,如A型列车,新的信号与电力转换系统。日本对铁路最关注的是环境问题、如何应对人口下降的问题(旅客减少)、人口老化的问题,以及通信宽带时代所需的信息服务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日立公司可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如具有可回收模块式结构的A型列车车辆及新的生产系统。其他方案包括安装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新的节能列车、列车宽带网络B型信息系统、保证列车自动操作安全和效率的自动操作支持系统、运行管理系统、信号系统、环保型铁路电力转换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地铁列车供风系统主要包括风源系统、风缸、用风设备及管路组件,对于确保用风设备正常工作,保障车辆运行安全性、平稳性及舒适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供风系统设计选型多按照典型工况及依据经验进行估算。文章运用AMESim分析软件,根据供风系统中各元件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包含空气弹簧、高度阀及差压阀)、制动系统等气动仿真模型,并可根据标准地铁列车供风气路原理图搭建各种编组型式的列车供风系统性能仿真分析平台。该平台不仅可以对列车初充风工况进行分析计算,还可以结合实际运行线路,根据停站时车辆载客量变化情况及通过曲线线路时空气弹簧偏载情况,研究分析供风系统的工作状态,如风源系统中空气压缩机的启停次数及平均工作率、风缸及空气弹簧的压力变化情况,同时还可以监测出各用风设备的耗风量,从而评估列车供风系统的综合性能。平台对于提高供风系统性能和设计分析能力、降低其能耗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以太网的第2代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DTECS-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采购项目的其中1列车被要求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第2代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架构、系统性能,并与传统的基于MVB(多功能车辆总线)的分布式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车-路垂向耦合系统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梁波  蔡英  朱东生 《铁道学报》2000,22(5):65-71
针对列车走行的实际情况,将轨道-路基作为参振子结构纳入车辆计算模型,建立了车辆-路基系统的垂向耦合动务分析模型。从系统的观念和体系匹配的角度研究了路基尤其是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参数与车辆运行品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在高速磁浮交通网路复杂条件下实现运行控制系统对高速磁浮列车的运行指挥控制及安全防护,从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出发,研究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系统配置。在分析德国及日本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借鉴轮轨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经验,提出一种新型高速磁浮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并给出相应的系统功能划分方案。新的运行控制系统为3层结构,即中央运行控制层、分区运行控制层及车载运行控制层;中央运行控制层实现操作显示及运行指挥功能;分区运行控制层实现列车驾驶控制、进路防护、道岔防护、列车防护及列车超速防护等功能;车载运行控制层采用2套车载安全计算机系统,且都直接与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相连,可分别独立承担系统功能,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