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速公路匝道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整条高速公路乃至区域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为了提高匝道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在分析高速公路匝道事故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匝道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评价方法给定综合评价值,同时应用于宁杭高速公路匝道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交通系统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道路、车辆、驾驶员、交通环境、交通管理等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一个道路交通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提出了适合目前国内交通现状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通过模糊评价模式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亚莉  刘清平 《公路工程》2008,33(1):150-153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交通系统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道路、车辆、驾驶员、交通环境、交通管理等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一个道路交通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提出了适合目前国内交通现状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通过模糊评价模式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敏  朱江华  肖洪  徐向春 《隧道建设》2016,36(9):1071-1075
结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特点,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乘积标度法和熵权法相融合,发挥了层次分析法--乘积标度法的灵活性和熵权法能够表征指标包含信息量大小的优点,建立了既能发挥主观经验知识又能结合客观数据分析的主-客观融合的赋权方法;利用建立的红谷隧道健康状态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充分考虑环境作用、结构应力、结构变形、裂缝和渗漏水的因素,并根据某隧道健康监测数据进行权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沉管隧道健康状态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道路交通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对开放测试道路的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变得愈发紧迫。文中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具有随机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的特点,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人、车辆、道路、环境、云端五大因素和19个下属二级指标,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评价体系,使用层次熵权-可拓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成都市大运直联通道。结果表明,大运直联通道交通安全风险等级为Ⅱ级,最大关联度为0.010 1,整体呈低风险态势,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评价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人员、道路、车辆、管理四方面对咸阳市农村公路旅客运输安全进行评价,选取16个因素指标建立咸阳市农村公路旅客运输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值,建立基于物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得出评价结果咸阳市农村旅客运输安全等级为Ⅱ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元法的安全评价模型用来研究农村公路客运安全是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客观地确定汽车动力性能主观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熵值法进行研究。介绍了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构建主观评价体系,确定主观评价的试验道路以及试验工况。选取3位评车师,对5辆乘用车进行主观试验,结合十分制评分法对评价指标打分,得到各指标评分值,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赋权,加权得到5辆车的主观评价总得分。结果表明,熵值法完全以客观数据为依据,能够很好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具有良好的客观性;对于同一辆乘用车而言,3位评车师的评价权重值存在差异,分析比较得知,权重差异性与熵值法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有关,同时也与评车师的个人喜好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科学可靠、简单快捷的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以某改扩建公路为例,构建1个一级因素集和3个二级因素集,选取14个评价因子,采用二级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线性加权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模糊评价,对比选取最优的模糊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组合赋权模糊评价方法具有快捷方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采用线性加权法所得组合权重模型进行模糊评价的准确度,优于层次分析法所得主观权重模型和熵权法所得客观权重模型。  相似文献   

9.
准确可靠的驾驶场景安全性评价是智能网联车辆推广应用的基础,但智能网联驾驶场景复杂多变,以固定数值为指标权重的评价方法无法充分考虑因此带来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此,研究了基于改进云组合赋权的智能网联驾驶场景安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包含静态环境层、动态行为层、智能要素层的智能网联驾驶场景要素库,制定场景设计方案;按照功能场景、逻辑场景、具体场景的顺序进行场景解构,提取相关要素,设计形成场景;引入云模型概念,结合博弈论思想改进云组合赋权;基于云模型运算法则构建综合云,表征各场景安全性,构建理想云评价模型;提出相对相似度指标作为评价结果,量化分析场景安全性并排序。依据场景设计方案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层次分析法、优序图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博弈组合赋权及原云组合赋权等赋权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与仿真结果在99%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二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49,较上述其他评价方法分别提高了5.5%、7.8%、19.7%、13.7%、8.1%、0.8%;同时,该方法事故识别准确率为78.13%,高于Baumann等所用方法的44.29%和Xia等所用方法的57.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云组合赋权的...  相似文献   

10.
组合赋权简化ELECTRE法优选桥梁加固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众多初步可行的桥梁加固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研究了组合赋权简化ELECTRE法在桥梁加固方案优选中的应用问题。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将层次分析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熵值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既考虑了决策者的主观意向,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随意性。首次以简化ELECTRE法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给出了方案间按优劣程度的完全排序。与经典排序方法ELECTREⅡ相比,简化ELECTRE法排序过程的复杂性和繁琐性,计算效率提高且更便于程序化操作。不再需要设定主观参数,避免了很多主观不确定性因素,提高了分析结果的鲁棒性。算例分析表明选出的最优加固方案与实际采用的相同,并且方案优劣顺序与ELECTREⅡ法、TOPSIS方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精准有效地进行交通事故预防预警,基于车辆OBD驾驶行为数据及信息熵理论,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预估方法。首先,分析异常驾驶行为高发位置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位置的关联性;其次,构建以道路交通安全熵为一级指标,急加速率、急减速率、急转弯率、超速率、高速空挡滑行率为二级指标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改进熵权法的道路交通安全熵计算方法;然后,基于密度聚类、K-means聚类提出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数确定方法,并基于K-means聚类建立了风险等级阈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驾驶行为高发位置与交通事故发生位置具有一致性;通过对log对数底数选择优化、二级指标零值处理、指标权重分段计算3个步骤改进的熵权法,可弥补log对数函数无法计算零值指标熵值的缺陷,避免指标权重为负、指标熵值与权重反映信息不一致的现象;两步聚类避免了孤立数据点对安全风险等级划分的影响。以重庆市4条城市道路(总长约38 km)进行实例验证后得出,道路交通安全熵与交通事故表征的道路交通安全状态趋势一致;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可划分为高、低风险2级,道路交通安全熵优化阈值为0.042,最后,风险等级划分准确率为87.88%。研究成果可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点辨识、交通事故预防预警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客货分离道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现状的深入分析,确定当前制约我国道路交通系统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客货分离道路交通系统设计概念,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现有交通问题,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降低道路建设工程投资、提高交通运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其成果对指导城市用地布局建设,推动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快速、高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辨识及分析的准确性、全面性, 是实现风险主动防控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直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2个方面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车辆的不安全状态、道路的不安全条件、外界环境刺激等单因素风险, 以及多因素间的关联耦合风险辨识, 梳理了安全风险理论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方法等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研究表明: 安全风险理论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等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侧重于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要素的全面、系统梳理, 具有简单、直观、易操作等优势, 但在多因素交织影响下的道路交通事故定量化剖析和事故成因深度挖掘方面存在较多局限性; 基于多源数据挖掘技术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在海量信息感知、高效计算处理等方面优势明显, 可基于多元数据对交通安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精准挖掘, 刻画多因素耦合下的事故风险特征、探究事故发生规律, 是当前较为主流的研究方向。并提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主要包括多源异构数据的动态采集与融合、智能网联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辨识、考虑时空异质性的可移植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识别模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公安交通管理、医疗救援、保险等不同行业领域。本文以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的视角,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总体发展趋势、年龄分布特征、肇事者交通方式、职业分布特点等方面,剖析四类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典型问题,旨在明确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及未来的挑战,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人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识,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与机制,道路交通管理政策措施,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性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社会环境现状,系统阐述了构建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社会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冰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及其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寒冷地区冬季冰雪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被动、消极,部门间协调性差,紧急救援效率低的局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特征,通过总结国内外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得到了3类有效降低冰雪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管理措施:信息提供、交通控制和冰雪处理,并从道路维护管理者、紧急事件管理者、道路交通管理者和道路交通参与者4个方面就3类管理措施各自所能取得的安全成效进行了分析,初步建立了寒冷地区冰雪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期望能对我国寒冷地区的冰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作为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促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着法律欠完善、体制欠周全以及工作有待深入等一系列问题。从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整体特点入手,阐述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交通数据采集系统检测器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伍建国  王峰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2):88-91,98
智能运输系统(ITS)被公认为是当前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和提高道路安全的有效手段。利用检测器收集交通数据是ITS的基本功能之一。如何在城市道路网中布设交通检测器是ITS建设时必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网基本路段交通流量的相似性分析,建立了路网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点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一个算例,详细叙述了建模及求解的全过程。作者希望所述的检测器优化布点方法能为城市ITS建设中的此类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s are considered as mitigators of issue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road safety, inefficient fuel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that current 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 suffers from. 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s utilise communication systems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 transportation by enabling cooperative functionalities, namely, cooperative sensing and cooperative manoeuvring.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share and fuse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vehicle sensors and road infrastructures to crea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hile the latter enables groups of vehicles to drive in a co-ordinated way which ultimately results in a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 driving environment. However, there is a gap in understanding how and to what extent connectivity can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safety and performance of autonomous vehicle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that can be achieved from 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s through analysing five use-cases: (i) vehicle platooning, (ii) lane changing, (iii) intersection management, (iv) energy management and (v) road friction estimation. The current paper highlights that although connectivity can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curr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the level of achievable benefits depends on factors such as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connected vehicles, traffic scenarios and the way of augmenting off-board information into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山区公路因而受线形、纵坡和路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事故率高于其他公路。随机干扰因素作为山区公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一直是山区公路使用者的困扰,也是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安全管理的难点。常规交通流模型大多不太适用于山区公路,为了研究适用于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交通流随机干扰模型,分析研究了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交通特性,利用交通流宏观分析的欧拉方程方法以及拉格朗日方程微观分析方法建立了山区公路交通流随机干扰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