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铁乘客信息系统(PIS)组成复杂,业务类型多样。随着地铁对PIS应用的不断深入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传统传输方案无法适应PIS需求的情况。本文结合PIS业务特点以及对传输网络要求,对当前国内PIS业务主要的传输承载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PIS业务传输方案的选择原则和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国内多个地铁PIS项目,根据PIS系统业务需求,并结合计算机视频处理技术、高清电视技术、视频编码及传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PIS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液晶显示屏(LCD)是地铁乘客信息系统(PIS)的主要耗能部件,因此,解决LCD电源的控制问题可以实现地铁PIS节能降耗的目标。本文从当前国内地铁PIS中的LCD电源控制技术方案入手,针对PIS当前及未来业务需求、应用现状及技术原理进行分析,提出适合于PIS业务需求的电源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车地无线技术方案会直接影响地铁PIS的最终运行效果。随着国内城市地铁线路的不断建设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PIS中车地无线技术方案的选择成为地铁通信系统从业人员关注的重点。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国内地铁PIS中的车地无线技术方案,并针对PIS当前及未来业务需求、应用现状及技术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PIS业务需求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巴西圣保罗13号线乘客信息系统(PIS)由列车广播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组成。阐述了各系统的基本功能;说明了广播报站逻辑,以及动态电子地图的屏幕联动显示功能;总结了圣保罗13号线PIS系统的一些特殊要求及实现方案,可为国内外地铁项目的 PIS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是WLAN方案,存在列车视频无法实时上传、PIS视频播放卡顿、设备老化、故障率上升等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采用LTE-M替代WLAN的改造升级方案,详细阐述了系统构成、组网方案、频率配置以及信号覆盖方案。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IS)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地铁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采用控制中心、车站及列车(车载)的三级结构组网。PIS系统组网设计涉及高清视频传输、车-地无线传输等多种技术应用,是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技术含量很高的系统之一。在具体PIS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地铁和城市轻轨是城市的动脉,大量的人员通过轨道交通系统流动,通过旅客资讯(PIS)系统,可达到疏导客流,提高服务品质,确保安全运营,增加收益目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端到端IP数据和音视频广播的旅客资讯(PIS)系统及该系统在南京地铁一号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轨道交通旅客信息系统(PIS)的广泛使用,PIS系统视频流的车/站互传的流量预测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在旅客信息系统通过无线信道传输的视频流,通常不具有任何先验统计特性,而无线资源管理过程中又非常需要关于视频流量的可预测统计信息。基于这种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视频混沌特性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分析其混沌特性,为使用混沌的预测方法估计视频传输流量进行预判决。在对Lyapunov指数进行计算前,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在不损失数据内在特征的前提下,明显地降低计算量。通过对实际数据的仿真验证,证明该算法在判断准确性、实时性等方面均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地铁电视及PIS系统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地铁1、2号线地铁电视和PIS系统工程的特殊性、现场工况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重点介绍了地铁电视系统设计方案。针对现有轨道交通实际采用的PIS车-地传输方案固有的局限性及缺点,探讨了地铁电视系统无发射机(DVB-T)设计方案在车-地传输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11.
地铁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公众无线通信系统、警用无线通信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车-地无线通信、视频监控系统和乘客资讯系统(PIS)车-地无线通信及基于DVB标准的无线通信系统等。概述了目前地铁中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采用的制式,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地铁无线通信系统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宁高城际禄高段为南京地铁首条采用LTE系统实现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线路,也是全国首条在120 km/h高速下采用该技术综合承载信号CBTC、PIS、车载CCTV、车辆状态信息等业务的线路。分析宁高城际禄高段LTE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承载技术方案,对LTE综合承载业务、无线资源配置情况及宁高线LTE系统网络架构进行论述;并从系统网络优化、区段运行、干扰风险、网络单点可靠性及综合承载网络性能5个方面对应用方案进行测试,有效验证LTE综合业务承载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宁高城际禄高段所积累的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乘客信息系统(PIS)和视频监控(CCTV)系统已经成为地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为乘客提供了最直观的信息交互平台,又在反恐领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车载CCTV系统图像上传到运营控制中心(OCC)的功能进行了描述,并从组网方式、控制指令传递等方面对系统的功能实现进行了研究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郑毅  黄丹  危婷  陈常嘉 《铁道学报》2012,34(9):58-64
在流媒体服务研究领域,服务器流量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P2PVoD系统中,用户作为视频资源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其行为模式对服务器流量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特点是以往其他流媒体系统所不具备的,而现有文献又缺乏对以上特点的研究分析及建模。本文以P2PVoD系统的实用网络测量数据为基础,研究用户行为模式与服务器流量的关系,建立用户行为的"时间性模式"模型,并由此推导出服务器流量与频道流行度及资源分布的关系模型,继而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终确立了测评P2PVoD系统性能的模型,即服务器流量、用户规模(系统日用户数)、频道容量(系统总频道数)间的关系模型。此研究对于改善、提高P2PVoD系统性能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读者更多了解视频监控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简要讲述地铁通信中视频监控系统的集成方案选取、互联互通、录像存储、视频传输及相关施工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地铁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TETRA(泛欧集群无线电)和PIS(旅客信息系统)等分别承载在WLAN(无线局域网)和集群无线电等物理网络上,基于已经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结合地铁多业务承载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TDLTE技术的地铁多业务承载方案,并对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为地铁多业务承载通信网络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