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现行高速铁路决策阶段运营客流量和收入预测误差大,历史数据存在的线性、二维、来源不可靠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客流量和收入影响因素的非线性、非确定性、耦合、非平衡性等演变趋势和机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数据,依据BPNN、改进FC、FIS、粗糙集等理论方法,建立高速铁路运营客流量和收入多维时空基础历史数据库,构建基于BIM、PYTHON的客流量和收入非线性多维智能预测系统,实现对高速铁路运营客流量和收入的准确预测和多维展现。筛选出高速铁路运营客流量和收入相关复杂性影响因素;构建高速铁路运营客流量和收入历史数据多维时空数据支持系统;构建BPNN、改进FC、FIS运营客流量和收入预测模型,提高方法拟合性和预测准确性、有效性;设计并创建基于BIM、PYTHON的高速铁路运营客流量和收入多维智能展现系统,为提升高速铁路投资决策可靠性、可视化、智能化提供了技术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
中间件技术在客票系统中的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路客票系统使用数据库传输中间件DBCS和连接交易管理中间件CTMS,实现生产数据的分时传输、售退票请求等异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存取。DBCS实现车站、地区中心、铁道部三级系统之间存根、席位、运能、营销统计等生产数据的传输,保证各级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CTMS主要用于售票事务管理和用户连接转发、负载均衡和流量控制、安全管理、用户名和口令校验、并对客户端发出的命令进行过滤,拒绝执行其中的某些命令。在中间件基础上研制出的消息中间件产品JWMQ可以提供网络节点间的可靠传输,支持远程监控和配置,支持文件传输和断点续传。JWMQ系统实现可视化网络通断和核心进程生存情况监控,支持对称密钥加密传输,支持传输的多种优先级管理策略和高效稳定的流控制。  相似文献   

3.
完善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是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和加强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有效实施铁路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投资和环境控制,全面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理论,结合铁路建设的形势和特点,牢固树立前瞻意识,掌握科学预测方法。铁路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铁路建设新理念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和建设管理中的贯彻落实;有利于铁路建设项目、重大方案、关键技术的总体决策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建设项目决策科学、方案合理、技术经济、勘察准确、设计优秀和工程优质。  相似文献   

4.
以监控铁路自动售票系统运行状态,提供可靠的预警报警机制,提高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为目标,提出铁路自动售票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系统分车站、铁路局、铁道部三级部署,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预处理、监控管理3个子系统。数据采集完成对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进程、售票终端进程、网络状态等关键资源和环境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和预处理完成数据的解析和规范化,并设计故障预处理流程;监控管理实现状态监视、系统控制、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分析乌鲁木齐铁路局管内地质病害类型和表现形式,以及主要病害形成的原因和分布特点。针对风沙灾害、盐渍土病害、雪害、水害、冻害和边坡溜坍、崩塌、落石等病害,提出防治措施。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铁路工程地质灾害的综合勘察、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客运专线桥梁铺架设备TLC900型运梁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混凝土箱梁运输和架设的需要,研制TLC900型运梁车。该车由车架、悬挂、枕梁、动力舱和驾驶室等组成,最大额定载重量为900 t,能够配合多种形式的铁路客运专线架桥机完成协同作业。运梁车的驱动、转向、悬挂和支腿等操作均采用电液比例控制。驱动的控制系统采用闭式液压回路,解决了运梁车行走过程中轮胎差速、差力和发动机匹配等问题;转向、悬挂和支腿的控制系统采用闭芯式负荷传感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可控性好,节能。运梁车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基于CAN总线的PLC控制系统,解决了机械传动与控制系统的信息综合和分散控制问题。同时,运梁车还具有自动辅助驾驶、遥控、定位和防撞、故障报警与诊断等智能化系统。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讨论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定义了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技术设备、网络运输能力、运营组织方案、突发事件等主要因素对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对策和途径,包括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系统维护、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制定应急预案、预案演练等。  相似文献   

8.
建立城轨交通接触网评价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懿洲 《中国铁路》2007,(11):48-5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采用直流供电制式,接触网有架空柔性悬挂、架空刚性悬挂和接触轨三种形式。接触网形式的多样性,对城轨交通的列车运行速度、车辆的设备限界、工程结构,以及受流性能均产生影响。因此,要根据整体性、适应性、可比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国产化和全寿命周期等原则,建立城轨交通评价体系。该体系通过外部、内部和工程三部分评价系统,对车辆制式、行车速度、供电制式、受流和技术性能、系统一致性和兼容性、设备国产化程度、工程投资经济性,以及工程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我国城轨交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述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作用,讨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的用途,主要包括票务清分、统计规律、调配运力、辅助预警等。结合客流分析过程中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备性,针对数据分析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不同缺陷进行研究,归纳出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自动售检票(AFC)系统、运营管理、分析方法和标准等方面。提出应对缺陷的措施包括统一数据平台和标准、提高AFC系统可靠性、改进运营管理手段、增加数据采集手段、改进数据分析方法和指标等。通过这项研究,以期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并提高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轨道交通网指挥中心对路网协调指挥、各线路运营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等系统需求的分析,构建路网综合监控系统。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网络通信平台、数据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和综合应用平台等核心部分,以及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等支撑部分。根据系统涉及的业务基础信息、动态监控信息、业务管理信息和空间数据,设计系统的信息处理流程,进而按照数据获取、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3个功能层次进行系统功能设计。运用时空的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等核心技术,将整个系统的功能分别封装成面向相对独立业务的软件包,形成信息共享平台、营运管理、应急指挥管理、辅助决策支持库和对外服务等子系统。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的实际业务需求,运用上述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原型系统,其功能实现验证了此系统设计和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正在从重视“工程数量和规模扩张”向重视“质量安全和效益”转变。为应对新的建设模式对施工工艺提出的更高要求,立足京沈高速客运专线施工作业标准,围绕铁路客运服务信息工程,以交付安全、优质工程为目标,借鉴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工程设备安装经验,阐述工艺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工艺质量评定体系,对此类安装工程的实施质量进行全面评定,为打造精品客运服务信息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面向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文章分析了该系统网络的固有属性。围绕这些属性构建了车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的架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云-雾-节点”模式的信息交互模型,提出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期为车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铁路信息系统平台集中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解决目前铁路信息系统运维中,运维工具散乱、应用监控多且分散、运维知识管理力度不够、运维考核指标单一等突出问题。按照提出的集中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整体建设思路与原则,设计出该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并对系统中9项子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深入研究了多项关键性技术。集中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提出,实现了信息系统平台运维的“三集化”要求,对提升铁路信息化运维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牵引变电所运行环境安全监控系统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铁路牵引变电所"无人化管理",分析了现有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标准方面的不足,对牵引变电所运行环境安全监控系统提出新的需求;针对新的需求阐述了铁路牵引变电所运行环境安全监控系统的构建原则,提出了系统构成方案,同时对系统构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阐明北京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的目标及其特点,认为北京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必须采用超前预防型的管理模式,谋求全过程降低整体风险的本质安全,深化"治、控、救"管理体系.详细阐述北京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风险源辨识及其风险管理、运营过程的安全控制以及建立新型抢险救援模式、防恐处突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市域快轨在站间距、运行时速等方面与城市轨道交通有着明显的区别,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降级及后备系统的信号机"两显示"和"三显示"方案,将其应用于市域快轨中存在的信号机显示逻辑关系不明确、岔区信号机间距过小等问题,从而提出针对市域快轨工程特点的"三显示"信号方案,并给出各工况条件下信号机(出发信号机、进站信号机、区间通过信号机)之间的点灯逻辑关系。该方案可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降级及后备模式下的行车效率,更加适用于平均站间距大、速度目标值和旅行速度高的市域快轨公交化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设备数据监控智能化程度低、设备调试方法单一的问题,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实现基于无线通信的站台安全门智能监控系统。完成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和系统主要功能设计,详细说明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数据采集模块设计”“门控单元(DCU)设计”“无线传输模块设计”;对无线传输模块核心芯片M20的原理和程序编写进行了研究设计,在试验室中通过充分试验验证相关功能。试验人员可手持无线终端对站台安全门系统的系统级数据、站台级数据、单门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单门快速调试工作。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站台安全门设备状态实现无线监控,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站务人员维修保护的灵活性,保障站台安全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朱友文 《中国铁路》2006,(8):11-14,20
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之后,兰州铁路局在新体制、新布局下,围绕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管理理念,积极探索专业化管理的新途径及维修新体制。电务系统实施扁平化管理,以生产指挥、微机监测、视频监控三大系统为基础,零距离控制现场;全面整合检修资源,初步实现“作业流程化、检修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牵引供电系统探索创新符合行车设备检修需要及发展方向的维修体制,形成科学、系统、规范的设备维修体制,不断提高设备检修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从提升住宅内在质量的角度,提出了住宅空间、户内环境、绿化、区内交通、中水处理等住宅建设新理念,阐述了住宅的“舒适、健康、节能、环保”是今后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新型分布式调速系统在编组站的应用,并重点从系统的关键部件的冷、热备,设备巡检,故障报警,故障导向安全以及新型控制模式和传递机制的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分布式调速系统的无人值守是如何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