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根据铁路沿线生活污水量少而分散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污水处理方案,即土地处理法和生化处理法。土地处理法的主要构筑物是渗滤田或渗水井,经过沉淀的污水通过渗滤系统渗入地下,借助土层使污水得到处理。生化处理法则是以厌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水的,经过沉淀的污水流入厌气生物滤池,并使其有充分的时间与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触,使有机物得以降解。这两个方案都具有工程造价和运营费用低、管理维修工作量少的优点,适合于铁路沿线生活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一种全新织物填料的接触氧化设备处理小水量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及原理,在分析归纳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在试验条件下该设备处理小水量生活污水的COD降解动力学模型参数,为放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生物法(SBR、MBR)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培养的污泥随着水温的降低,微生物的种属经过自然的筛选和淘汰,能够逐步适应低温的自然环境,MBR处理低温污水的效果可接近正常温度的水平,SBR低温运行由于泥水分离效果变差导致有机物去除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涡流反应器和折返式沉淀池一体的试验模型,同时进行投加混凝剂和部分污泥曝气回流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效果好于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和生物絮凝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水质可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青藏铁路站区低温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青藏铁路沿线某车站低温生活污水,一年的运行实践表明,低温(水温6—10℃)时,反应器处理COD效果较常温降低,但运转过程中未发生质的变化,经过长时间保持较稳定的低温运转,污水温度与微生物建立稳定的平衡关系后,反应器表现出较好的COD去除效果和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出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生态塘处理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稳定塘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产生藻类等缺点,限制了其工艺的推广应用。而生态塘系统在克服传统稳定塘系统缺点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的概念,通过在塘系统中人为地建立起稳定的食物链网,使塘本身既是污水处理单元又是利用单元,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可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在一些偏远干旱缺水的铁路站区,采用生态塘系统处理站区产生的生活污水,运行维护管理容易、运行费用低,在产生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时,可实现干旱缺水地区的污水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铁道部无锡干部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的生活污水的生物法处理效果观察,探析兼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脱氮除磷原理并对影响处理效果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故生化法是处理生活污水的一种基本方法 ,最早的生化法是活性污泥法。该工艺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 ,当管理不当或进水水质改变时 ,经常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污泥沉降性能变差 ,随水流出的污泥导致出水水质恶化。为解决此问题 ,人们在曝气池中加入有利于微生物附着和生存的载体———填料 ,发展了接触氧化法。在接触氧化法工艺中 ,在充分曝气供氧的条件下 ,好氧细菌和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 ,形成生物膜 ,污水流经填料时 ,污染物被吸附和降解。当生物膜变厚时 ,由于缺氧 ,好氧菌死亡 ,借助于外力(水流冲…  相似文献   

9.
柳园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以沉淀、砂滤、消毒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水质完全达到回用指标要求。该工程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维护管理方便,具有十分显著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解决了柳园地区绿化用水难题。  相似文献   

10.
用软性纤维作填料的膜法A-O(缺氧——好氧)系统,是近几年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较为广泛的一项水处理工艺,如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15万吨/日),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13万吨/日),太原市北郊污水净化厂(1.0万吨/日),北京市方庄污水处理厂(4.0万吨/日)等等。但以单座大楼,宾馆、工厂、生活小区为单位的排水量在每小时几立方至几百立方之间的小型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1.
清镇火车站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土地法处理工艺,该处理站于2008年10建成运行。为了解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对污水处理前后进行了水质监测。根据污水监测数据分析得出生活污水通过土地法二级处理后可达标排放。该污水处理方法具有造价低,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研究和试验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IMBR)处理青藏铁路站区的低温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进入高原缺氧、低温的环境中,虽然其微生物增殖缓慢,但微生物的种群经过自然筛选可以逐步适应低温缺氧的自然环境;由于IMBR采用膜进行固液分离,能有效克服与污泥沉降性能有关的限制条件,尽管在缺氧、低温环境下IMBR内活性污泥的浓度仅维持在2 g.L^-1左右,但经过长时间保持较稳定的低温运转后,处理生活污水仍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COD平均去除率达80%,同时IMBR还表现出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与普通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的对比,研究了载体结合固定化高效微生物SBR反应器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工艺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后者在反应时间、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对有机物、氨氮及表面活性剂的去除效果方面较前者有明显的优势,为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低温生活污水氨氮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折点加氯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加药量、pH值、反应时间等工况条件以及工程应用设施,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折点氯化的方法深度处理氨氮,操作方便,反应迅速完全,脱氮率高,出水氨氮1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铁路中小站生活污水特征及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稳定塘工艺在铁路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节约占地和提高效率上进行创新,将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相结合,详细介绍生态塘工艺处理铁路生活污水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是我国铁路节能减排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该工艺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以及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详细调查我国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华东5个片区的典型站段污水处理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铁路中小站段生活污水的特点,找出目前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各站段所处的环境条件和自身特点的不同,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处理技术,对铁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铁路中小站生活污水特征及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在铁路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节约占地和提高效率上进行创新,将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相结合,详细介绍了人工湿地工艺处理铁路生活污水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是我国铁路节能减排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该工艺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以及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张文斌  洪雷 《科技交流》2001,3(1):96-101
榆林站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于旱缺水为风积砂地带。利用站区污水,经气浮法处理后用于滴灌植树造林,使污水达标准排放,同时可取得很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青藏线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线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污水排放要求高。因为高寒缺氧,污水温度低,限制了生物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需要研究适应青藏线情况的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工艺。根据青藏线类比水质检测情况和设计要求,采用了化学混凝膜过滤加催化电氧化的物化工艺流程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了CJ3020-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工艺在铁路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铁路沿线生活污水治理的落后现状,对《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通用标准图集(90SS-1)》实际应用的实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能全面满足GB8978-88的要求,且造价低、操作管理简便。该院在南昆线、达成线、西环线的设计中采用该工艺治理率分别为22%、17.9%、100%。并结合设计实践提出了适用范围和施工、运营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