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潇 《驾驶园》2014,(11):26-27
<正>"十一"长假刚过,人们还来不及回顾那个天朗气清的假期,北方的雾霾就开始大举入侵。今秋第一场"霾伏战"来势汹汹,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度遭遇"心肺之患"。北京启动了下半年首个"重污染预警",部分地区能见度不及500米;河南部分地区局部能见度小于1公里;天津21个监测点重度污染。不到一周,雾霾乘着北方冷空气南下,抵达以往在金秋十月罕见雾霾的南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17,(2)
正在北京雾霾最重的那几天,即便是笔者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萌生了"逃离"的念头。但对于多数人来说,"逃离"只不过是面对无奈现实的一种无力的抱怨罢了。当雾霾红色预警发布的那些日子,几乎整个长江以北、长城以南的地方都被灰蒙蒙的霾所笼罩着。起初,人们还会用"奥特曼打怪兽"这种戏谑的段子调侃着,可当人们发现雾霾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污染指数越来越高的时候,调侃变成了惊恐与紧张,再大大咧咧的人都默默戴上了口罩……  相似文献   

3.
闲聊治霾     
正每年的这些时候都是雾霾肆虐的时间,人们茶余饭后闲暇时间讨论的话题也都汇聚到了雾霾身上,从对健康的种种担忧,转而产生无限抱怨,于是相关部门也会拿出应急预案,拉出机动车这个常年为雾霾背黑锅的东西挡驾。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列出一道单选题,在出行便利性和抱怨空气污染之间做出选择。因此每当这道单选题产生的时候,网上就不乏对应性的反问"开着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车,  相似文献   

4.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14,(49):44-45
<正>车载油气回收系统需要较少的社会成本,却能获得更高的回收效率,比起二级加油站,中国未来更适合普及ORVR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为雾霾所笼罩的现象频频发生,雾霾丛生的气候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雾霾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氢化合物,其一旦与雾气结合,就极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越发加重雾霾。碳氢化合物不仅存在  相似文献   

5.
<正>2月,北京经历了持续的重度雾霾天气,灰蒙蒙的天气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看着大街上带着口罩行色匆匆的路人,想起了音乐人小柯在他创作的《北京爱情》中的一句歌词——"又是个雾霾的北京",以这样一句歌词贯穿首尾,他说这最能体现北京目前的城市元素,也是很多人对这个城市最直观的感受。不成想,"雾霾"这个曾经书写正确率不高的词汇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甚至要成为北京的城市元素。从  相似文献   

6.
正"连日的雾霾天,仿佛置身仙境,这场景与经典电影《寂静岭》颇为相似。自雾霾红色预警之后,多地开始施行单双号限行,但机智的我们搞到了一辆拥有限行豁免权的试驾车——特斯拉Model S90D。论身价,身为电动车的它绝对算得上是一款奢侈品;论能力,0~100km/h加速3.0s可以说明一切,下面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去冲出迷雾,了解一下这款车最真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雾霾"这个词的频繁出现,空气污染指数常常爆表,人们对大气环境也越来越重视,人们经常生活在雾霾天气中,对身体健康、交通秩序、工作效率等都有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控制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危害,值得研究。1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1)工业生产及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燃料,如煤、油、气等,这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会排放出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硫化物等。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三月,北京的雾霾就像俄罗斯航空的航班一样又一次准时抵达。虽然去年冬天京津冀雾霾的控制得到有效改观,但这一困扰华北乃至中国的环境问题依旧成为了今年"两会"的议题之一。作为一名"汽车人",每当提到雾霾首先想到的便是我们的汽车。的确中国作为汽车保有量接近2亿辆的超级市场,汽车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今年的两会上,众多汽车企业大佬们都积极建言献策。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9.
<正>入秋时节,雾霾来势汹汹,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度遭遇"心肺之患"。春夏季节才下眉头的雾霾,如今重整旗鼓,秋冬季节周而复始,又登上了人们的心头。关于雾霾的成因,一度众说纷纭,目前科学家们较一致的说法是工业排放、汽车(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供暖、秸秆焚烧、建筑粉尘、中国式烹调、空气流动性差、地形条件等。汽车尾气排放毫无悬念地成为雾霾的重要"元凶"之一,那么,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与行业内大力倡导绿色维修的今天,对尾气排放的有效监控也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4,(3):I0007-I0008
<正>近期全国各地频发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及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号提醒人们尽量减少外出,关闭门窗。出行最好戴上口罩,做好防护措施。然而,有这样一群人,在雾霾的侵袭中,不仅没有后退,反而加班加点,更加勤勉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就是日夜奋斗在交通第一线的广大公安交通干警。城市街道、乡镇路口、高速公路……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给人们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他们日复一日,尽心履职,在雾霾中站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正>雾霾天气发生时,人们都减少了外出活动,也尽量不再开窗通风了。对于很多车主而言,出行有汽车代步,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接触十面"霾"伏。但雾霾天,车主们应该如何保持车内的空气更"干净"一些呢?对于车主来说,保持车内空气好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正确使用内/外循环。外循环状态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到车内,也就是说车外与车内的气道是流通的,风扇打出的风来自车外,即使不开风机,车辆  相似文献   

12.
<正>柴静在《穹顶之下》演讲中讲到:雾霾是什么呢?我有时候会把灯关掉,我想看一看,我知道PM2.5就存在这当中,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所以它们才能折射大量的可见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换句话说,雾霾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为了治理雾霾,2014年国家环保部等6部委相继出台多套政策,直指600万辆老旧黄标车淘汰。各地相继实施了"一限二禁三补贴"的淘汰措施,北京、广州、武汉、山西、成都等地拨专款支持大气治理和黄标车淘汰,各主机  相似文献   

13.
向善的心     
《汽车与运动》2014,(1):215-215
<正>2013年12月5日,清晨出门的上海人几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浓浓的雾霾锁住了整个大上海,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而早已成为许多上海人茶余饭后谈资的北京城和那里"恐怖"的PM2.5,在这一天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天空一片湛蓝,甚至有北京的朋友在微信上感叹:"这是北京吗?"看过新闻才知道,原来这一天不仅是上海,整个长江三角洲都被浓霉和灰霾笼罩,而上海的雾霾居然还不是最严重的,因为南京市在白天的能见度竟真的可以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了。毫无疑问,这一次的霉霾把我和我身边的  相似文献   

14.
雾霾围城     
正"立霾"时节雾纷纷,路上行人遮面门,借问北风何时有,只盼烟消送降温……如果杜牧穿越到现在,这首《清明》恐怕会翻版成上面的《立霾》,也有朋友开玩笑地将"立霾"定位了农历的"第二十五个节气"。2016年12月17—21日,我国华北地区遭受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级别最重的一次大范围雾霾天气,波及10余省份近40座城市,其中大部分城市启动重  相似文献   

15.
朱峥 《汽车与运动》2014,(7):178-181
<正>除了翻滚的浪花,在我眼中别无他物,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放松的旅程,看惯了连绵不断的山峰,看海能让每一个人都心情舒畅"听,海哭的声音……"在反复播了三遍张惠妹的《听海》之后,我的手机终于电量告急了,也许这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但错也并非目的地有误,而是端午节小长假的时间选择有误。虽然我们一早6点就已经开在了北京的四环路上,看似畅通的路面渐渐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被四面八方聚齐的"京"牌车所淹没。看过了10车追尾的倒霉事故,双车追尾已经无法吸引我的注意力了,好在碰撞都很轻微,不过我仍旧对他们是否继续旅程表示疑虑,如果  相似文献   

16.
<正>记得有一年钱塘江观潮,前一秒人们还在嬉戏打闹,后一秒就被排山倒海的浊浪惊得四散逃离。这情景和我们今天面临的共享单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何其相似。我们极有可能低估了新时代的力量,以及新时代那追无可追、逃无可逃的速度。新时代,是一个泛指。前几年还是"互联网时代",没几年就成"互联网+时代"了,这几年,已经叫"人工智能(AI)时代"……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不论叫什么"时代",这"代"与"代"之  相似文献   

17.
<正>虽然有种种研究表明,汽车并非雾霾产生的主要"元凶",但是它"帮凶"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减少甚至消除雾霾汽车"责无旁贷"。汽车对雾霾的"贡献"主要来源于传统化石燃料(汽油、柴油)在气缸内燃烧后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炭烟及其他有害颗粒物,要减少甚至避免这些有害物质的产生,就要从燃料本身或者是动力装置上做文章,因此也就有了清洁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8.
保持联络     
<正>保持联络是人们对彼此之间信息沟通的一种期待,到后来逐渐演变成分别时礼貌性的问候语,就像北京人见面时候问"您吃了吗"一样,它比"再见"和"拜拜"显得更加正式一些。但是这一切,在3月8号那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一个伊朗人用意大利护照在泰国购买了中国南航机票准备偷渡到德国最后消失在越南上空后,保持联络就变成全世界人们对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4,(4):80-83
<正>雾霾在当下已不是首都北京的"特产",在国内,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都曾被"十面霾伏"。虽说至今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雾霾的罪魁祸首就是汽车尾气,但随着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交通拥堵所引发的汽车尾气排  相似文献   

20.
<正>羊年春节刚过,一位名叫柴静的媒体人就把人们从喜庆的节日气氛中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面前。柴静,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她在二月份的最后一天发布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社会对国内愈发严重的城市雾霾问题的深入关注和思考。雾霾,说到底其实只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缩影,过去的三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到如今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体,中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靠过度地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来获得经济增长的动力,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