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种电动加油系统的油箱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电动加油系统的油箱改进设计,主要阐述电动加油系统设计及如何避免烧坏加油泵中的电机,对电机进行过载保护以及解决加油过程中油箱有气泡、透气不畅及燃油溢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车载加油蒸气回收(ORVR)系统的加油特性,结合VOF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了二维非稳态ORVR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加油速度、加油枪与加油管相对位置和加油管与油箱相对位置等因素对ORVR系统加油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油速度v和加油管与油箱底部高度差H为影响加油平顺性的主要因素;加油枪与加油管的夹角α、加油枪插入加油管的长度L和加油管与油箱垂向侧壁的夹角β为影响加油平顺性的一般因素。随着v,H和L的增大,加油平顺性下降;β为15°时,燃油波动最小;夹角α对油箱内燃油的波动影响不大,但对加油管口气流的扰动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乘用车加油提前跳枪问题,并了解瞬态加油过程流场情况,对某乘用车加油系统进行瞬态CFD计算仿真。运用VOF多相流模型来模拟加油过程中的液相与气相,计算考虑了加油速度及加油枪装配位置对加油性能的影响,并且对比了加油管与带油箱及除气管的加油系统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加油枪与加油弯管的装配位置是影响加油性能的关键因素;加油速度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但减小加油速度有利于降低提前跳枪的风险;加油初期油箱内压力变化较小,对加油管内流动影响甚微。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CFD仿真技术可用作缩短加油系统设计与匹配周期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乘用车加油提前跳枪问题,并了解瞬态加油过程流场情况,对某乘用车加油系统进行瞬态CFD计算仿真.运用VOF多相流模型来模拟加油过程中的液相与气相,计算考虑了加油速度及加油枪装配位置对加油性能的影响,并且对比了加油管与带油箱及除气管的加油系统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加油枪与加油弯管的装配位置是影响加油性能的关键因素;加油速度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但减小加油速度有利于降低提前跳枪的风险;加油初期油箱内压力变化较小,对加油管内流动影响甚微.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CFD仿真技术可用作缩短加油系统设计与匹配周期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商用车使用工况对燃油箱功能需求,从细节入手分析金属燃油箱隔板如何保证燃油箱功能,并且运用流体力学的知识,分析加油、供油时燃油流动特性与空气的流动特性,分析加速度变化时燃油相对运动对金属油箱隔板与金属油箱端盖冲击力或冲量的变化,细阐述金属油箱隔板设计的原则,使初学者快速掌握金属油箱隔板设计理论,可以启发产生产生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燃油系统包括了燃油箱及相关燃油输送管路,是汽车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乘客的生命安全。汽车在制动和加速过程中,燃油晃动对油箱壁撞击所产生的压力影响到整个燃油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会引起低频的噪声,该噪声会引起乘客的抱怨,因此,燃油晃动一直是燃油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中防浪板设计优化对降低晃动噪音至关重要。本文以某一车型塑料油箱开发的晃动噪声解决过程为例,以主观对比评价为基础辅助以仿真分析,寻求优化燃油晃动噪声的解决路径,为以后的燃油箱及相应防浪板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燃油系统不同,ORVR系统内部较大的油蒸汽压力,较细的加油管对加油性能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文章试验研究了ORVR燃油系统与非ORVR燃油系统加油过程中的区别,确定了加油性能CFD仿真的方法,提出了CFD仿真结果的判断准则,并模拟了整个加油过程,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ORVR燃油系统较传统燃油系统压力更大,达到加油稳态过程所需时间更长,CFD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燃油系统的加油性能,对燃油系统设计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为国六车载加油蒸气回收系统提供了一种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解决方案包含:炭罐和加油管设计方法,以获得较低的加油污染物排放;油箱油气分离器优化设计方法,以减少油箱动态泄漏以防止炭罐污染;主机厂生产线加油方法,以改善新油箱加油提前跳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市场油箱燃油加注加不满的问题,文章采用头脑风暴法,找出了影响油箱加不满油的主要原因,提出从设计方面对油箱总成通气孔进行改进。通过对比试验对油箱结构改善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及验证,改进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轻型车国六排放阶段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简称OVC-HEV)非整体式仅控制加油排放炭罐系统(简称NIRCO系统)的蒸发与加油排放解决方案。通过国六蒸发与加油排放试验流程的分析与试验,阐述了OVC-HEV采用NIRCO系统及高压密闭油箱的必要性;通过高温和高原试验阐述了高压密闭油箱耐压设计范围及其合理性;通过加油和泄压试验确定了NIRCO系统高压密闭油箱的炭罐容积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汽油挥发过程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3号汽油的挥发损耗过程进行了测试分析.分别模拟了地面敞口挥发损耗、储油罐内小呼吸挥发损耗、上装浸没式装油大呼吸损耗和喷溅式装油大呼吸损耗4种挥发状态,对汽油的质量、雷氏蒸气压和黏度,以及油气蒸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汽油挥发过程中轻烃组分不断减少,因此其质量和饱和蒸气压减小,黏度增加,汽...  相似文献   

12.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以油箱及排气管吊耳温度问题为例,建立了包含车身、排气管、油箱及其隔热罩等数据的3D数值计算模型,利用热流耦合长瞬态计算方法对一典型坡道工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计算方法能有效实现整车长瞬态热保护模拟计算,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3.
管路系统是加油车实现燃油输入和输出的核心部件,基于对某多功能加油车的管路系统结构的工艺性分析,对不合理的结构进行两人改进,为同类型产品的管路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汽车油路系统中,油箱是汽油的存储容器,对汽车动力的输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油箱主要由油箱壳体、汽油泵、油管等零部件组成,它既是功能件,又是安全件,需要满足国家汽车零部件强制性认证要求。特别是在汽车安全性方面,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有汽油泄露问题发生。中国各大整车厂对汽车油路系统的控制也特别关注,汽车销售市场上很少发生汽油泄露的重大事故,但也会有零星车辆发生漏油问题,导致汽车召回。  相似文献   

15.
目前,防止摩托车油箱燃油蒸发有2种方法:一种是在摩托车油箱与大气相通的管路上加装吸附炭罐;另一种是在油箱盖或油箱盖锁内设装负压进气超压安全排气双向阀。通过对这2种防止摩托车油箱燃油蒸发的方法进行测试和试验分析,无论是在成本、使用寿命,还是在节约和减排等方面,用装有双向阀的油箱锁来防止摩托车油箱燃油蒸发效果均最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CA1125J军用运输车主副油箱切换时燃油供给系统常有进气现象发生,综合运用电子控制技术,研发主副油箱切换防进气装置,利用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等技术解决进气问题,提高燃油供给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颗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燃烧器内的流场分布对气流组织及油气混合有重要影响,而供风形式是燃烧器内流场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在燃烧室内形成稳定持续的回流,促进油气混合进程,分别采用双矩形口切向供风和直片式轴向旋流器供风两种供气形式,设计等入口截面面积的两种供风系统结构,并在相同发动机排气和补气条件下对燃烧器冷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供风形式均能形成可回流到油气混合室端面的中心回流区,轴向旋流器供风时的中心回流区的长度、最大回流速度、突扩位置的重附着区长度分别比双矩形口切向供风时大8.11%,5.63%和9.59%,且轴向旋流器供风时的湍动能大于双矩形口切向供风.对比结果显示,利用轴向旋流器供风更有利于促进混合过程的进行,对气流的组织更合理.  相似文献   

18.
该文针对多种约束性条件下的大型泵站前池流态,通过建立紊流不可压缩流体的速度场模型及多方案的水力模型,运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并分析了增设导流锥、导流墩对前池及吸水池流场的改善情况。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导流锥后,喇叭口下方水泵进水偏流角一般均小于4°,对改善进泵偏流效果显著;事故工况时,单侧吸水池的水泵平均流量偏差比由26.89%降低至13.26%,吸水管附近水流比较平顺、均匀。水力模型试验表明,泵站前池的八字形导流墩方案可有效地消除存在的大范围回流区和斜向流,并通过调整配水孔口的分流比加强导流作用;导流墩整流方案配水渠至前池末端最大水位落差为0.020m,满足设计方所提出的水力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