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描述了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及城轨13号西线的地面建筑(出入口、风亭等)的现状,结合建筑与景观发展相协调的理念,提出了地铁地面建筑在建设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自开发区13号街至沈阳地铁1号线张士站。起点设在开发大路与13号街交口附近,线路一直沿开发大路路中敷设前行至张士站。全线设13号街、中央大街、7号街、4号街共4座车站。针对沈阳地铁1号线一期延伸线工程中央大街站道路横断面状况、道路规划以及周围地面建筑环境,结合车站埋深、结构形式及建筑布置等综合因素,对中央大街站车站建筑方案的设计思路、车站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地面景观的调查研究,从地铁地面景观与西安城市特色和文化的搭配协调、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与周围已有建筑、未来建筑及道路规划的协调等方面,对地铁地面景观设计进行阐述,为西安地铁其他线路的地面景观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成都地铁三线(3号线、10号线、17号线)换乘半地下枢纽型车站双流西站工程为例,针对其不同列车编组(6B、6A、8A)的换乘形式,地面厅拱顶幕墙"通透式"的装修风格、仅单端有条件设置空调机房的功能布局,对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形式、系统布置方式的难点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其中,空气-水系统、就地装配式通风单元在枢纽型大型地面厅车站的应用,能在实现通风空调功能的前提下满足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和装修风格.同时,阐述了大型地面厅防排烟设计应结合消防性能化评估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京地铁1号线、2号线施工中出现的地质问题,从地铁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方法出发,分析地铁勘察与日常地面建筑勘察的差异,指出地铁勘察中存在的不足和容易忽视的几个基本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措施和完善地铁勘察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2):68-68
3月16日,北京地铁10号线铺轨工程从安贞桥北的安定路铺轨基地拉开序幕。与其他地铁新线不同,全长24.68km的10号线一期全部为地下线路,为了控制列车穿行对地面高大建筑的振动影响,10号线将在总长近3km的敏感路段采用世界尖端的钢弹簧浮置板技术隔振降噪,施工成本增加约3000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5个盾构区间除行政中心站至凤城五路站区间已贯通外,其余4个盾构区间正在顺利进行。为防止地铁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表沉降,在2号线沿线布下上万个监测点,对重要的建(构)筑物、地铁中心线道路、地下管线等进行了重点布点,随时掌握道路降不降、基坑斜不斜、管线动没动、地面建筑有无下沉等情况。这些监测点就像是一个个“电子侦探”,全天候盯着地质和管线的细微变化,就连地面一根头发丝般的位移都可以及时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地铁车辆制动电阻地面化的优越性,重点介绍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地面制动电阻及过电压保护电阻的配置、地铁车辆牵引系统的控制策略。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牵引系统领先的电制动性能在试验及试运行中得到验证,同时地铁车辆牵引系统和地面制动电阻之间配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北京地铁9号线的工程概况,阐述了9号线地面GPS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及数据处理,积累了GPS技术建立地铁施工控制网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6号线新华大街站地处通州新城核心区,为使地铁车站与周边建筑、地下文物等建构筑物相协调,建筑设计时将民用建筑理念应用于地下工程中,采用了无中板的大空间"中庭"式建筑型式,对结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新课题。重点介绍了"中庭"式车站钢结构中柱的地面拼装、焊接、定位、吊装、混凝土顶升、监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4号线高架车站的建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车站与环境结合、建筑模块化、“以人为本”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架车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介绍了广州地铁4号线沿线8座高架车站的建筑设计。地铁高架车站应充分体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建设目标;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根据车站特点因地制宜确定车站中心位置;应最大限度地考虑车站与地面建筑合建的可能性,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铁出入口作为联系地上、地下城市空间的载体,其结构布局、建筑形式与城市功能、规划、景观息息相关。作为北京首次采用8A编组的地铁线路,地铁16号线不仅可满足更高的交通需求,更对车站附属地面建筑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关系等问题高度重视。结合出入口功能、占地及外观体量,全线出入口建筑类型主要分为标准直出口(含带室外排烟风室)、侧出口(含带室外排烟风室)、出入口和无障碍合建口、独立无障碍口、安全出口等,分别对其地面建筑外轮廓尺寸进行标准化设计。同时,对地下通道高宽、爬升段楼扶梯布置形式进行了统一,为地下出地面基础部分提供了预留预埋的接口条件,也为今后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建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北京轨道交通5号线、13号线、15号线、八通线、机场线、大兴线、房山线、亦庄线等8条地面线较为集中的区域,周边违法建设、黑车运营、保护区施工将全部清理。此前,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曾强调,北京市地铁要严格落  相似文献   

14.
龙阳路枢纽将形成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7号线、11号线、18号线和磁浮示范运营线等5线换乘的大型公共交通枢纽和市级公共活动中心。通过轨道交通线路优化调整使其总体布局更加紧凑,设计了地面公共换乘大厅以联系各条轨道交通线和磁浮示范运营线,同时对周边各种交通方式进行规划整合,达到换乘功能最优,体现了人性化的现代交通枢纽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地铁、轻轨的高架车站区间,地面及地下车站区间三种不同敷设方式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讨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车站区间及附属建筑———人行通道入口、风道风亭同城市地面环境空间结合或协调的问题。以广州地铁1、2号线和机场快轨为例,着重讨论了风亭的景观。紧凑的空间尺度,丰富的形式及与周围建筑物整体的连续性是风亭和周围环境融合的基本原素。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4号线地面制动电阻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4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制动过程和制动能量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地铁4号线的工程设计,系统地给出了地面制动电阻设置的基本要求、电气参数及其计算方法、制动电阻网络的控制要求,比较了4号线3个典型牵引变电所地面制动电阻的技术参数,提出制动电阻应根据各地面制动电阻在其工作的有效区段内列车的制动特性、行车要求及线路特征分别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
<正>1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特点北京地下直径线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前三门大街下方,沿线地面建筑密集,周边环境异常复杂,施工风险极高,地面沉降控制标准高,被北京市列为"最难、风险最大的在建地下工程",被铁道部列为"极高风险1号工程"。工程特点:(1)北京市首次采用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的  相似文献   

18.
盾构隧道穿越条基框架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都地铁1号线穿越某条形基础框架结构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选取侧下方穿建筑物和正下方穿建筑物两个不同截面进行计算,分析盾构隧道穿越建筑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建筑物变形、差异沉降及建筑结构内力.研究表明:盾构穿越施工引起的建筑沉降大于设计要求,侧下方穿越建筑物情况下建筑变形较大.通过采取地面跟踪注浆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建筑沉降,对建筑物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富水卵漂石地层盾构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过程中,易导致既有地铁线路上方土体不规则沉降超出控制范围,进而可能引发地下水喷涌和地面塌陷问题。为此,需要对富水卵漂石地层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新建成都地铁17号线凤溪大道站盾构下穿既有地铁4号线为案例,在阐述工程概况的基础上,选取了4个地面沉降测点和4个深层土体沉降测点,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的沉降变化规律。采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采用38 m超长管棚与斜向注浆相结合的加固施工进行模拟,对4号线隧道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明确了地面跟踪注浆的时机,进一步分析了地面跟踪注浆的效果。[结果及结论]该加固措施有效提高了4号线结构底部土体的整体性,改善了4号线结构的受力状况,有效控制了4号线的结构沉降。  相似文献   

20.
以西安地铁双寨站为例,探讨未预留换乘条件的既有高架站与新建地下站的换乘方案设计。分别从站位选择、换乘方式、换乘流线组织及既有车站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3号线既有车站改造规模后,得到如下改造方案:拆除车站东侧楼扶梯及电梯,增设地面换乘厅;西侧拆除3号线附属北侧楼梯;在南侧设置进出站厅,将3号线既有车站主体内部空间均转换为付费区。这样14号线便可采用通道结合地面换乘厅的形式进行换乘,并与3号线站厅层连接。客流模拟验证表明,该方案设计较为合理且改造工程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