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研究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加宽后的重庆牛儿河桥的工作性能及其跨中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现场实测,并建立三维弹性有限元模型模拟实桥.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能够与旧桥共同工作,组合梁加宽旧桥整体性良好;采用刚性横梁法计算旧桥加宽后的跨中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钢-混凝土组合梁与旧桥之间的跨中横梁数量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跨中横梁对跨中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以栓钉剪切破坏为表征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破坏机理及疲劳损伤过程,制作3根钢-混凝土组合梁试件进行疲劳试验,研究组合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挠度以及混凝土和栓钉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寿命对疲劳荷载相当敏感,疲劳荷载幅及荷载峰值都会显著影响组合梁的疲劳寿命;以栓钉剪切破坏为表征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疲劳损伤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部分剪力较大的栓钉发生疲劳损伤,但栓钉群的整体抗剪性能无显著变化,组合梁的挠度无显著变化,第2阶段,随着疲劳荷载持续作用,部分栓钉发生严重疲劳损伤甚至断裂,栓钉群的抗剪性能劣化,组合梁的挠度明显增加,第3阶段,大部分栓钉被剪断,钢梁与混凝土板退出协同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混凝土浇筑早期水化反应引起的温度变化对钢混组合梁桥变形和应力的影响,以一简支梁桥为试验对象,测试了混凝土桥面板和钢梁在混凝土浇筑前后温度和应变变化数据,并对钢梁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进行了解析。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温度先升后降,在升温阶段结束后,混凝土板获得足够的刚度来约束钢梁的变形,在降温阶段结束后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变形协调。混凝土板在降温阶段的收缩受到了钢梁顶板的约束,拉应力开始产生。降温阶段结束后混凝土板中拉应力的大小与升温阶段结束后钢梁横截面上的温度梯度以及混凝土板与钢梁顶板的温差有关。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一座上跨一交通繁忙路口的钢一混凝土组合连续箱梁,详细介绍钢一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结构设计、施工工序,并采用合理的计算理论、模型进行结构安全分析,总结了钢一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优点,对今后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桥面板会产生徐变变形。但由于受到钢梁的约束,组合梁截面会产生应力重分布现象。基于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徐变应力重分布的增量微分方程,并通过与有限元法分析进行对比,验证了推导的增量微分方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现代交通建设中的节点工程,桥梁建设需要实现管理、设计、施工及装备转型,同时还要解决交通流量日益剧增的需求,因此走桥梁工业化之路和快速施工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公路桥梁的结构组成,重点从桩基础、下部结构、主梁的创新,以及厂内制造、运输、预拼装、现场安装等多个工序,探讨了快速施工的新思维、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钢混组合梁相比混凝土梁具有自重轻、建筑高度低、强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采用钢混组合梁拼宽混凝土旧桥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拼宽方式。以江苏省高速公路改扩建为工程背景,对其中一座既有支线上跨混凝土桥梁采用钢混组合梁进行两侧拼宽设计,解决了混凝土桥梁拼宽净空不足、施工周期紧等问题,对今后同类混凝土桥梁拼宽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2种新型双管翼缘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形式:钢梁上翼缘为圆形钢管混凝土、下翼缘为矩形钢管混凝土(DFCG-1)与钢梁上、下翼缘均为矩形钢管混凝土(DFCG-2)的管翼缘组合梁。为研究此2种双管翼缘组合梁的抗弯性能,对1根DFCG-1和1根DFCG-2进行了跨中双点对称加载试验,分析了试验梁的变形、应变变化规律。依据试验梁弹性、弹塑性状态下的实测受力性能,采用简化弹塑性理论及结合应力-应变协调的弹塑性理论推导了双管翼缘组合梁屈服弯矩、极限抗弯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破坏时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弯曲破坏特征,其破坏过程可分为弹性、弹塑性与破坏3个阶段;加载过程中,试验梁未出现平面内与平面外整体失稳,且未发生局部弹性失稳破坏;梁端钢管与内填混凝土间无相对滑移,管翼缘与混凝土翼板间最大滑移小于1.3mm,钢混组合截面各部分协同工作性能较好;DFCG-1,DFCG-2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为3.68,4.53,体现出较好的延性性能;DFCG-1,DFCG-2在抗弯刚度、承载力、破坏形态等力学性能上总体表现基本一致,但当翼板混凝土因压溃而退出工作后,DFCG-1更低的腹板高度使其较DFCG-2具有更好的腹板屈曲稳定性;所提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用于双管翼缘组合梁抗弯承载性能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钢-轻骨料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成了两片直线配筋体外预应力钢-轻骨料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的试验,对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应变、位移和破坏状态进行分析,并把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梁下部为钢梁,上部为CL35轻骨料混凝土.该类型梁按塑性理论分析的极限承载力比弹性计算值高73.1%,试验得出的极限承载力比塑性理论计算结果高大约20%.钢-混凝土之间发生了相对滑移,说明对此类型梁的分析应按部分剪力连接.梁的弹性阶段能够维持到总荷载为250 kN以后,可知梁的弹性承载力高于弹性计算值36.4%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小跨径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快速装配化,在传统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中引入胶结连接件。为了研究小跨径装配式混合连接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力学性能及连接可靠性,设计并制作了2榀10 m跨径组合梁足尺试件,并进行了抗弯性能静力试验。通过对组合梁整体及界面的破坏模式观察,及加载过程中试件的承载力、下挠程度、界面滑移与应变值的测定,得到了荷载-挠度曲线、荷载-界面滑移曲线、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曲线,分析了试件的抗弯承载力、刚度、界面滑移性能和平截面假定的符合性。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合连接组合梁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其刚度和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钢梁与混凝土板连接界面的滑移很小,计算时可不考虑连接界面的滑移影响;在3倍工作荷载内跨中和1/4跨的截面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最后,结合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 50917—2013)与国外相关文献中的公式,给出了该装配式混合连接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给出了预应力钢-混凝组合梁有凶非线性分析中的钢与混凝土分层板壳单元,栓钉剪力连接件和预应力钢索的线性单元模型,以有限变形理论为基础,同时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笥,数据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设计桥梁,讨论分析了一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的设计要点.通过合理的控制连续梁中间支座顶升的方法,可以使连续组合梁得到很好的预加应力效果.通过增加中墩附近底板混凝土,可以增加桥梁结构的刚度,降低钢梁下缘的应力,并提高局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钢-混凝土组合梁中混凝土翼板的收缩应力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忽略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滑移,认为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横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由此建立混凝土收缩内力平衡方程和收缩应力计算公式。提出考虑混凝土收缩影响的组合梁混凝土开裂弯矩计算公式,以及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组合梁挠度计算公式。算例表明,在进行组合梁混凝土的抗裂分析时,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不容忽视。混凝土收缩引起的组合梁挠曲变形随组合梁跨高比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大跨度组合梁的收缩挠度可以得到跨度的1/1000以上。对于混凝土翼板恒定的变截面组合梁,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基本不随截面变化。组合梁混凝土收缩应力随混凝土翼板配筋率的提高而增加,但总的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4.
在既有混凝土旧桥加宽技术上,针对新建桥梁的水泥砂浆改性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单壁碳纳米管(SWCNTs)改性水泥砂浆相比普通砂浆有较好导电性能,对SWCNTs改性砂浆抗压和抗折强度性能进行研究。直接添加未分散SWCNTs到砂浆时,浓度增加会降低砂浆的强度。当使用TritonX-100分散SWCNTs后,砂浆的强度随SWCNT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TritonX-100的使用会对砂浆的密度、强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另外,SWCNTs的加入能改善砂浆的早强性能。  相似文献   

15.
将连续梁分解成有端弯矩作用的简支梁,对简支梁沿界面分离成有界面力作用的钢梁和混凝土梁,假定界面力为沿切向和法向的任意分布函数,建立分离体在界面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轴力方程。根据分离体挠曲变形协调,导出界面切向力与法向力关系方程,联立连接件的剪力滑移物理方程,解得界面力及滑移分布函数。以连续梁内支座截面两侧的滑移应变及挠曲线的二阶导数相等为补充边界条件,求得考虑界面滑移的连续组合梁挠曲线方程理论解。  相似文献   

16.
陈海兴  周捷  李亮亮 《公路》2020,(9):102-106
综合考虑防撞、景观、跨堤坝及桥梁位于枢纽变宽区等因素,七都大桥北汊桥永嘉侧引桥采用4×56.25m+60m变宽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形式。组合梁由下层钢槽梁和上层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通过剪力钉连接而成,通过支点顶升和合理的桥面板与钢槽梁叠合次序达到给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压力的目的。钢槽梁水中段采用平潮位浮吊整体吊装;跨堤变宽段分两个大节段,近江段采用浮吊整体吊装,远江段在高潮位整体吊装,再通过特设滑移轨道滑移至设计位置;预制桥面板采用运梁车和特设架板机施工。  相似文献   

17.
蔡德凯 《桥梁建设》2007,(A01):106-108
介绍钢-混凝土组合梁体外预应力钢索施工中技术难点及施工内容。  相似文献   

18.
钢 -混凝土组合梁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型式。文章分析了该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并阐述了其发展和应用推广状况  相似文献   

19.
对简支和连续组合梁,按照全截面法基于有效模量比计算收缩徐变所退化的混凝土翼板面积和惯性矩,推导了各种收缩效应的计算公式。对比欧洲混凝土模式规范的新旧模型,结果表明:在简支梁的收缩自应力和挠度上,高强和普通混凝土几乎相同;在连续梁的收缩次弯矩上,高强略小于普通混凝土;按照MC1990收缩徐变模型将显著低估这些收缩效应,由此低估钢筋用量将可能引起混凝土开裂等结构的使用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曲线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弯扭耦合效应。当组合梁采用直线+圆曲线+直线的线型组合,无缓和曲线段,且直线段占比较大,中支点位于曲线段中部区域时,其弯扭耦合效应特征与常规曲线梁有所区别。为研究此种特殊线型的组合梁的受力特征,以上海市临港新片区集疏运中心市政配套工程两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为背景,建立实体有限元模型,区分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组合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数值分析,总结出此类组合梁的总体受力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