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述武广客运专线最大坡度的研究和确定经过,提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最大坡度选用应考虑造价、能耗、线路走向以及与其他技术标准之间的合理匹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运专线桥隧相连段桥式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西成客运专线勘察工作,探讨了铁路客运专线桥隧相连段桥式方案的选择,分析了不同桥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特点,对类似客运专线及普通铁路、公路的桥式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肖少军 《交通科技》2004,(4):113-115
新建武昌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广州铁路枢纽在广州北火车站与既有铁路衔接。通过分析广州北站站场布置及疏解形式.探讨武昌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广州枢纽内既有车站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合理安排高速铁路客运站布局可以提高铁路通过能力,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文中阐述铁路客运专线客运站布局的一般方法;为估算高速铁路客运站数量引入了合理站间距的概念,介绍车站数量计算方法及站间距对车站布局研究的影响。为了评估客运车站布局方案,分层建立了客运站布局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该模型对西安-成都客运专线车站布局的方案进行优选,得出最优方案,优选结果与实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的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体积稳定、耐久性强、工作性良好等特点,对铁路工程客运专线工程施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关系,介绍了控制和修饰高性能混凝土外观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的原理,结合客运专线合武铁路红石岩隧道,介绍了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过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了TSP超前预报技术在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大断面开挖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该项技术在合武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方兴未艾,迅速建立起了与之配套的设计、施工标准体系.为解决客运专线铁路预制整孔箱梁架设通过隧道宽度受限的问题,采用组合箱梁的方式代替整孔箱梁,并率先在合武铁路发布实施.从模板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施工控制等方面,研究制定了合武铁路组合箱梁预制施工工艺,确保组合箱梁施工过程有序合理,施工质量处于可控状态.该项技术在合武铁路湖北段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3标DK650+213.4~DK674+464.69段冬季桥梁桩基础的施工实践,着重阐述了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冬季桥梁桩基础施工中注意事项、重点及相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州至新塘市郊铁路客运组织及站点布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文胜 《交通科技》2005,(4):110-112
利用国有铁路的富余能力为城市交通服务是我国铁路发展的政策之一。结合广深线运量增长情况.通过能力分析,提出广州至新塘市郊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和线路站点布局。  相似文献   

10.
李华月 《路基工程》2007,(5):131-133
介绍西安南京铁路客运专线合宁段双线整孔箱梁大型运架设备的结构特点、关键技术及运输、架设施工工艺,对我国客运专线大吨位铁路箱梁运输和架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是铁路客运枢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设施也是铁路客运枢纽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在铁路客运枢纽内的空间布局和衔接研究,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布局和衔接的策略、形式,以实现铁路客运枢纽集约布置与衔接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横向交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剧增,使得纵向交通与横向交通的冲突愈来愈突出,导致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机动车的运营速度大幅下降,尤其是公交车,行人与非机动车穿越纵向交通流越来越不方便,安全系数低,纵向交通与横向交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针对这一交通现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使用效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来分析横向交通,又建议在所有的道路上逐步实现横向交通与纵向交通的彻底分离。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的基础参数。山地城市交叉口通行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平原区交叉口通行能力差别较大。通过分析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口,对其几何特征、交通特征进行观测,分析计算车头时距和启动延误数据,得到交叉口进口道的可能通行能力,发现山地城市交叉口一条进口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比普通地区交叉口通行能力低200~400 PCU。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东西向交通被铁路分割,尤其是市区中部东西向交通没有联系,造成市区南部和北部地道桥交通压力过大。公和立交桥跨越电气化铁路,由于现状地形和铁路净高的要求。使主桥与东西两侧地面相对高差大,如何降低非机动车系统高程是设计的关键。此外东西两侧道路交通又相当复杂。针对这一情况论述了该立交桥交通功能需求及其解决办法。立交桥竣工后,充分发挥了它沟通铁路两侧交通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4种计算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饱和流率模型、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停车线法、冲突点法),以一个典型十字型信号交叉口为例,计算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将结果与实测通行能力进行比较,探讨最适合我国交通条件和混合交通流特性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初步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旨在使国内有关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城市快速路建设的速度远不及交通量的增长速度,且目前我国缺乏对其交通流特性及控制技术的系统研究,大量车流从入口匝道无序的汇入主线,严重影响了城市快速路功能的正常发挥。文中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设计学原理,分析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交通流特性及其对主线交通流的影响,得出在快速路匝道上的车速特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一种"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它是一种没有红绿灯的、全过程无干扰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方案或方法,它包括无干扰干道网络设计和无干扰区域网络设计。该方案通过采用熊氏无灯交叉通行法的关键技术、单向通行技术、环形道路设计,创新网格区域车流和干道网车流的无干扰交互模式,规避了各种道路交通干扰因素,实现了道路交通全过程无干扰运行模式,避免了道路交通的梗塞效应,从而大幅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行能力,彻底避免目前的高峰时段恶性塞车情况,大幅提升汽车通行速度,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该设计同时提供了两种方案,能够同时满足新城规划和老城改造的需要。同时,该方案的实施成本非常低廉,是解决当代城市交通难题的绝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重要任务是充分利用道路路网资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持交通畅通,确保交通安全。该文在研究城市道路网和分析交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编制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必要性,探讨设计内容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月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1):51-53,58
为了探讨城市交通网络拥堵产生机理,在分析城市交通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城市交通网络模型,构建了交通动力学模型,并引人累计到达目的地的车辆数目和网络瘫痪时刻2个参数来刻画交通网络拥堵相变。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网络拓扑结构、车辆生成率、道路交叉口能力和网络规模对网络拥堵相变临界值的影响,运用车辆到达数目对时间的导数将网络划分为自由流、亚拥堵和瘫痪3种状态,并给出了对应的区间值。研究表明,对于随机出行网络和无标度出行网络来说,都存在自由相到拥堵相的相变,相变点的值可以用来衡量网络能力,且车辆生成率、交叉口能力和网络规模对网络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对影响其通行能力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服务水平等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试图找出改善道路通行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