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冲砂作业是涂装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实现涂装作业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涂装效率,对船舶涂装冲砂作业精细化派工进行研究。通过对冲砂作业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分段涂装冲砂作业舱室细分的因素,综合分析如何合理划分区域、定额工时。对典型船舶的典型分段进行实例应用验证,对涂装设计提出改进建议,为精细化派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派工管理是基于精益生产理论而提出的一套管理方式,它的核心在于对派工单的管理。派工单是任务包各层级中内容最详细的一层,它将工作直接派发至个人,员工每日能够根据派工单的要求进行工作,而且员工的收入也直接与派工单挂钩。对派工单的使用能够平衡船舶制造的生产负荷与节拍、提高效率、增加员工收入,这是派工管理的一次改革。基于这种管理思路建立一套完整的派工单管理体系,介绍了派工单的编制方法,阐述了派工单的整套运作流程及相应信息平台的使用,提出了一套严密的考核方式,展示了某船企在使用该管理方式后所取得的成效。研究旨在为派工单在船舶企业的推广使用提供思路,为派工管理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船舶总装制造精细化管理,改变生产过程中工时定额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分段总组装配定额管理的准确性,实现合理派工.利用TRIBON M3设计的船舶结构和舾装几何数据,对装配计划所定义零部件的装配信息与外部数据库定义的定额标准进行匹配性关联开发,形成以装配计划树为层级关系,匹配组立与零件属性的信息,关联外部相应工种定额信息的工时表、派工单,避免人工定额的粗放管理,提高船企管理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4.
船舶分段T梁焊接工位已实现机器人作业,实际作业时间与离线编程软件预估理论时间相差较大,船舶车间量化派工效益难以体现。基于此,提出一种多类型焊缝线性模型,基于机器学习,训练各类型焊缝权值,得到模型函数,预估船舶分段T梁焊接工位作业时间,并可推广到小组立、中组立、涂装等满足作业物量与作业时间呈线性或接近线性分布的车间。  相似文献   

5.
针对船舶焊接建造技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围绕现代造船模式生产实际状况,通过焊接信息定义、TRIBON M3装配计划和焊接程序二次开发及应用,实现一整套焊接智能设计技术系统。研究各类船型焊接工艺标准及规范,总结相对应的焊接规格表,建立设计编码标准和坡口标准以及标准焊接数据库;应用TRIBON M3装配计划模块,模拟分析船体分段的装配操作流程,设置合理、先进的零件流向编码体系;通过与TRIBON软件的二次开发接口,开发三维可视化焊接信息管理系统,提取三维几何模型相关信息,按照分段实际焊接制造过程,应用并统计出精确的焊缝长度、焊材消耗和焊接工时,生成焊接派工单等相关统计报表。  相似文献   

6.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管理模式,在精细化管理下,员工个人能力得到合理安排,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冲砂作业是涂装作业中重要一环,其精细化派工的实现有利于涂装效率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冲砂作业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冲砂效率影响,其中着重研究了作业环境所造成工作人员不同姿势及其对效率的影响,综合分析冲砂作业在不同姿势下的作业效率,并对涂装设计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为精细化派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船舶焊接结构件的疲劳破坏是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船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船舶焊接结构件的常见失效形式和机理,重点分析船舶焊接结构件的疲劳特性影响因素,包括焊接质量、应力集中等,结合船舶舱室焊接结构的载荷特性,基于Ansys软件进行了焊接结构件的疲劳特性有限元分析。本文研究对于提高船舶焊接结构件的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为船舶焊接结构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涂装精细化派工原理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将涂装工艺与派工单进行并行设计,把涂装部位编码与派工单编码一一对应,实现生产设计基础数据与派工信息的完整对接,解决物量与定额工时和实际工时无法对应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涂装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俞乐 《中国修船》2014,(1):16-19
受金融危机和现阶段行业市场的影响,我国的民船修理行业目前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的问题,文章从修船企业车间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几种现行派工制度的优缺点,提出"工筹派工制"这一新的车间派工管理方法,并对其在船舶钢结构工程修理中的举例应用加以阐述,在给现代修船行业车间管理方式一些参考意见的同时,也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上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开发一套适合船舶行业的船舶管系生产管控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具备原材料采购、计划管理、生产派工和报工、质量管理等功能,实现多部门多项目实时在线协同作业。该系统上线运行后,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推进智能制造奠定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有效地提高船舶工程质量,将穿透式管理引入到船舶工程精细化研制中,对工程精细化研制所遵循的质量管理要求进行阐述,结合船舶工程中精细化质量管理及船舶工程特点,从船舶管理与实施措施方面实行全链条“穿透式”管理,使其在管理措施、质量管控和原因分析、质量改进方面进行质量落地。研究表明:基于穿透式管理的工程精细化研制质量管控为工程精细化研制质量管控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法,可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程时登 《珠江水运》2014,(17):73-74
船舶主体结构安全主要取决于焊接质量与检验,及早发现焊接缺陷,客观评价焊接接头的质量,对于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船舶建造焊接质量与检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焊接接头常见的缺陷及控制措施,希望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船舶生产设计的角度,阐述了精细化思想在船舶生产设计方面的内涵、原则及应用,介绍了船舶数字信息模型的特点和优势,并展望了精细化生产设计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T型焊接接头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中广泛应用,研究T型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对于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四种焊趾形式的T型焊接接头,利用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两种方法对其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型焊趾是较优的T型接头焊趾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转筒式防撞设施的防船撞性能,本文采用PATRAN软件建立转筒式防撞设施及船舶的精细化数值计算模型,并采用LS-DYNA软件进行显式动力响应分析,研究了船舶吨位、撞击速度及碰撞角度对三种材料形式的转筒式防撞套箱防船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套箱在船撞力折减效果及船艏保护方面的性能要显著优于钢套箱和钢-复合材料套箱;对于不同吨位、速度的船舶撞击,船舶吨位越大、速度越快,三种材料形式的防撞套箱均表现出更好的防船撞性能;碰撞结束后,正撞计算工况的船舶初始动能全部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而15°和30°斜撞计算工况仍有40%~50%的初始动能停留在船舶上,碰撞结束后船舶可继续航行。  相似文献   

16.
船舶一般为大型焊接结构,焊接接头处较易产生裂纹等缺陷,因此需开展焊接接头裂纹萌生及扩展研究。首先,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对不锈钢钎焊接头模型进行裂纹萌生及扩展的数值模拟计算,获得载荷与裂纹扩展长度的关系,并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两者结果较为一致的基础上,采用相同方法对船舶典型焊接接头的裂纹萌生及扩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双线性内聚力模型的裂纹萌生及扩展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船舶焊接接头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开裂、损伤积累及损伤未积累阶段。焊接接头裂纹萌生及扩展研究可为后续进行相关船舶结构安全评定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船舶的质量重心、提高航速,某型船上层建筑首次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往铝合金材质的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采用铆钉连接,现已逐渐被钢铝过渡接头所替代,其优点为采用焊接工艺、水密性好、耐腐蚀,还使得建造工艺大为简化,但在实际建造中出现了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船舶质量。对此,阐述如何从钢铝过渡接头特性出发,对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钢铝过渡接头之间的焊接接头连接形式以及钢铝过渡接头与钢质主船体、铝合金上层建筑的连接形式进行优化;控制钢铝过渡接头焊接时焊点的厚度,焊接时不超过钢铝复合界面,且焊接点与钢铝复合界面的距离>3mm;控制复合界面临界温度,焊接过程中界面温度应低于临界温度,并留有安全裕度。通过优化钢铝过渡接头连接结构形式及焊接工艺规则,掌握了解决钢铝过渡接头分层原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宋丽霞 《船舶工程》2011,33(6):114-116
在促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视野下,通过分析研究世界船舶海工及配套业发展特点及南通船舶海工及配套业发展现状,提出南通发展船舶海工配套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船舶的质量重心、提高航速,某型船上层建筑首次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往铝合金材质的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采用铆钉连接,现已逐渐被钢铝过渡接头所替代,其优点为采用焊接工艺、水密性好、耐腐蚀,还使得建造工艺大为简化,但在实际建造中出现了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船舶质量。对此,阐述如何从钢铝过渡接头特性出发,对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钢铝过渡接头之间的焊接接头连接形式以及钢铝过渡接头与钢质主船体、铝合金上层建筑的连接形式进行优化;控制钢铝过渡接头焊接时焊点的厚度,焊接时不超过钢铝复合界面,且焊接点与钢铝复合界面的距离>3mm;控制复合界面临界温度,焊接过程中界面温度应低于临界温度,并留有安全裕度。通过优化钢铝过渡接头连接结构形式及焊接工艺规则,掌握了解决钢铝过渡接头分层原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海洋运输和船舶工业的发展促使船舶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于当前船舶均接入内部局域网络及海上互联网,其计算机网络系统易受到网络病毒攻击。为提高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的精细化技术,本文首先建立船舶网络系统,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播的SIS模型,提出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精细化防御策略,提高了船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