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变编组动车组是我国中车集团研发的新型动车组列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动车组列车的编组数量。本文首先给出了可变编组动车组的定义,结合传统固定编组动车组运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研发可变编组动车组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可变编组动车组运用时在改编作业环节的特殊性;最后分析了可变编组动车组在城际线路、长大高铁线路等不同类型线路上的合理运用方式和适用范围。总体来看,可变编组动车组在运能充裕的城际线路和长大干线的适用性更强,可为未来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提供更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当城市轨道交通重联列车出现故障救援时,依靠单一的3节编组列车,将无法完成对重联列车的救援工作。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采用的列车编组形式分为3节编组列车与6节编组重联列车2种,详细介绍和分析了重联列车救援方案及应对措施;建议在安排重联列车出库运行时,后续尽量配备1列重联列车,以提高故障救援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李轩睿 《综合运输》2023,(5):82-88+102
基于半自动公交能够实现多辆公交单元协同行驶的特点,本文提出半自动公交编组与调度模型。考虑编组公交动态运行特性、乘客特性等因素,以公交公司运营成本与乘客出行时间成本为优化目标,优化发车间隔和编组规模,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成都市116路公交线路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非编组模式相比本策略能降低35.9%的乘客出行成本与20.0%的运营成本,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半自动公交编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货运市场新形势下,为保障货物运到期限,本文提出考虑运输时效性的货物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基于多商品网络流的思想,将货物列车开行方案抽象为网络优化问题,在已有研究的目标函数中引入不满足运到期限的延误费用,同时将编组辆数设为灵活取值的决策变量,以车站改编能力、列车开行频率等约束建立货物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以此确定货物列车的开行区段、开行种类、编组内容和开行频率等内容。针对构建的模型,设计了A~*和遗传算法的组合优化方法求解,并用构建的简单路网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优化模型能够满足车流运到时间要求,同时相较于固定编组能节省集结消耗时间成本,加快货物送达。  相似文献   

5.
<正>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将采用快慢混跑的混合运行方式.既有最高速度140公里/小时的站站停列车,也有200公里/小时的直达快速列车:行车组织采用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行车最小时间间隔2分钟,这一目标的实现将  相似文献   

6.
史汝亮 《综合运输》2010,(11):67-70
本文提出打破班列固有组织方式,开发切合市场需求的客车化、高密度、小编组集装箱班列,利用沪宁线黄金通道的比较优势,实现海铁联运班列产品的标杆效应,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地铁3号线为例,阐述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车辆的选型,以及如何确定轨道交通制式、车辆最高运行速度、车辆编组、车辆动拖比、车辆受流方式、制动电阻设置等主要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管道中运行的直线电机驱动的新型接入运输系统——管轨运输系统(TUBE-RAIL),集合了铁路编组灵活、时速快、运输运量大和管道运输无污染、高安全性、密闭性、全天候运行等优点,是非铁磁货物理想的中短途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运输能力及行车交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是城市南北向骨干线路,采用跨座式单轨交通模式,通过对客流预测、线路通过能力、列车编组、运能储备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初步确定了该系统的输送能力,并提出了行车交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枢纽机场目前已广泛应用“主楼+多指廊”的航站楼构型,两指廊间的港湾区因空间资源紧张、航班流线交织等不可避免的矛盾,已经成为阻碍机场空侧高效运行的关键节点。本文在量化了“L”型、“U”型两类港湾的结构参数后,结合港湾区内航班的运行状态及其航班属性提出了机位相关因子,并在分类量化了相关因子的基础上运用动态编组方法建立了机场港湾区运行优化模型。而后,基于滑动时间窗与频谱分析两类方法设计了港湾区内机位间的动态编组方法。实例验证的结果表明改方法能够在保障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航班在港湾区内的滑行时间,进而提高机场空侧运行效率。机场空侧港湾区优化模型的建立也有助于智慧机坪的运行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陕西旅游轨道建设为研究背景,介绍了旅游轨道技术标准选取的原则,分析了其客流规律和需求特征及服务定位,提出了旅游轨道技术及服务标准:旅游轨道干线应建成准轨或米轨,支线可选择1 000 mm或762 mm轨距;干线一次建成双线或预留双线,支线可建成单线;线路长度超过200 km时设计行车速度应在100 km/h以上,长度在200 km以内时速度可在100 km/h以下;最大坡度和最小曲线半径根据行车速度比选确定;列车宜采用动车组模式,电力牵引;列车开行实施"小编组、高密度"的方案,同时打造良好的乘车环境,服务水平和票价指数可比照高速铁路。  相似文献   

12.
<正>7月,湖南省第二批PIP示范项目名单公布,株洲市有轨电车2号线一期项目赫然在列,预期投资额30亿元,拟采用PPP+EPC(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其中,所用低地板电车将由中车株机公司提供,拟采用3节编组营运。随着李克强总理出访将高铁等技术推向国际市场,核电、高铁、通信、电站等装备出口渐成为政府、金融等部门重点支持对象,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要积极推广使用PPP模式,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4,(4):I0003-I0004
<正>我国铁路成功实现3万吨重载列车试验运行日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大秦铁路组织实施的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次试验的成功实施,不仅对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推动了我国铁路重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4月2日6时31分,一列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编组320辆、总长3971米、满载3万吨煤炭的试验列车,由北同蒲线袁树林站始发,经过12小时25分、738.4公里的运行,于当日18时56分安全顺利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14.
蒙内铁路作为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条客货并行一级线路,对肯尼亚国内以及东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巩固中-肯关系和中非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较为特殊的地理原因使得蒙内铁路全线长大坡道占比超过50%,使得长大坡道上的行车安全成为蒙内铁路安全运营的重中之重.本文以11.7‰的长大下坡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以DF11机车牵引,17辆编组时以118km/h进行紧急制动试验的情况,制动距离为890m;紧急制动前有充足的充风时间,制动实施至列车管压减为0用时3s,符合规定要求.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和软件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计算结果指出为了使17辆编组列车在800m制动距离以内完成制动,当坡度为12‰时,建议其制动速度不高于112km/h,坡度6‰以下时,建议其制动速度不高于118km/h.本文的分析和计算结果旨在为蒙内铁路长大下坡道的安全行车运营以及整体安全控制体系的制定提供有效可靠的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机场捷运系统是服务机场内部的轨道交通系统,其运输组织方案应考虑机场服务水平的要求,同时兼顾轨道交通运营经济性。本文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为例,对捷运系统的车辆选型、列车编组、运营组织模式、站台型式、配线方案等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适应于机场捷运系统的运营组织模式、配线设计方案,供机场捷运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有关部门或科研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更切合实际的铁路技术站取送车计划的合理编制方案,文章在考虑调机牵引能力、装卸线容车限制的约束下,以取送照顾编组为前提,在取送控制时间窗内,对站存车组及陆续到达车组的取送优化建立了以调机取送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概念模型,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求解,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应急门是轨道交通车站站台门设施上的应急装置,紧急情况下,当乘客无法从滑动门正常进出时,供乘客由车内向站台疏散。以上海轨道交通崇明线列车选型及编组方案为例,介绍和分析了站台门系统的应急门设计方案,可为今后单节列车单侧车门对数少于5对的轨道交通线路和市域快速线路的应急门布设方案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高铁建设工程中,通过现场测试,可以直观地反映振动响应情况,从而为相关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实际依据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南站与沪杭客专十字交叉运营为背景,探讨高铁振动波沿车站上方地表的衰减规律分析了车辆类型、运营车速以及车辆编组等因素对衰减规律的影响,同时对沪杭客专列车引发的振动对地表、地下结构中人体的影响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成渝间的运距只有351公里,运行时间不到5个小时,52~81元的票价,加上双层空调软、硬座车厢,舒适性不比豪华大巴差多少,竞争力明显优于公路客运."成都铁路局重庆火车站徐建副站长春风得意地说,"虽然目前城际列车每天对开只有三班,但随着重庆铁路基础设施工程的完工,我们将以高密度、小编组的模式,为旅客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国内山地旅游轨道交通发展,提升齿轨旅游交通系统生命力,助力交旅融合大发展。基于对国内山地旅游交通工程地形特征、环境特点、客流等级、投资模式等工程特点的分析,提出满足国内齿轨旅游交通小运量、高环保、低造价需求的车辆小型化目标,并对车辆小型化总体方案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类比研究、数值计算等手段,对齿轨车辆轨距、车体尺寸、轴重、编组等关键指标展开研究,提出两种小型化车型及相关指标的取值建议,可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