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荣文  张国强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2):158-159,172
跳频通信是扩频通信的一个分支,它的突出优点是抗干扰性强,因而很适用于军事领域。跳频电台组网应用可以提高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提高跳频通信的可通概率与战术应用的灵活性,介绍跳频技术发展现状,着重研究跳频电台组网的原理、方法以及组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短波跳频电台通信对抗效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短波跳频电台是现代军事通信中应用最广泛的通信工具之一,对跳频电台通信对抗效能进行评估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短波跳频电台效能进行评估,明确短波跳频电台的通信对抗能力,对于超短波通信对抗效能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跳频电台组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跳频通信组网技术的深入研究,讨论了同步组网和异步组网方式的特点,改进了组网过程中各状态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实现了跳频电台的有效组网.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上超短波跳频通信最先进的技术当属美国国防军事通信技术,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各国军用领域使用广泛,该类电台目前也开始广泛用于商业、特别是在用于各财团或跨国公司,以保证信息的安全。该文阐述了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围绕超短波跳频电台系统的需求、方案设计等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并给出电台的工程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未来数字化战场对军事通信的要求、现有军事通信电台的局限性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来提高海军通信能力的方案,并讨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海军通信中的的优势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曦  高强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31-32,45
文章从运用跳频佯动战术、结合ECM、使用有效战术、合理配置电台位置、加强战场频谱管理、完善功率控制管理等六个方面对跳频组网抗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得出了部分跳频组网抗干扰的结论,对于组织抗截获、抗干扰、抗摧毁能力强的海军跳频通信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了跳频电台的原理及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受到的影响,分析了跳频电台通信抗干扰的性能,提出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提高跳频电台抗干扰能力的技术、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符策  王惠 《中国航海》2004,(1):34-37
为探索软件无线电技术在海上通信中的应用,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船舶移动电台的理论结构,并结合船舶通信的特点详细讨论了软件船舶电台的关键技术,展望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航空通信跳频电台同址干扰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研究航空通信跳频电台间复杂、严重的同址干扰,建立阻塞干扰和减敏干扰的判断模型。通过对典型航空通信跳频电台间同址干扰进行计算和仿真得到其量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解决跳频电台同址干扰的具体措施,为多部跳频电台同址配置时的电磁兼容问题和抗同址干扰能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跳频通信侦察识别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频通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低截获概率及灵活组网能力,开展对跳频信号侦察的研究,寻求截获、估计、分选跳频信号的方法,已成为当前无线通信侦察领域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之一。文章分析了跳频通信的特点,结合跳频通信侦察现状,探讨了一种截获、分选跳频信号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无线射频通信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小华  陶德馨 《中国水运》2006,4(12):102-103
研究了无线通信中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技术,选用nRF905射频收发芯片和PIC18LF4580单片机设计出一种能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模块,并详细给出了软硬件设计方案.该模块通信稳定可靠,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有效距离在空旷地可达300米以上,可满足许多工业场合的无线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当前短波差分跳频研究的现状及其基本原理,分析了差分跳频的基本特点,对比研究了短波差分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得出了短波差分跳频具有抗跟踪干扰的绝对优势和依靠较大跳频带宽相应提高抗阻塞干扰能力结论.对我军短波跳频电台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跳频通信在舰艇通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概述了跳频通信的特点,讨论了对舰载跳频通信信号的侦察概率进行分析的数字式步进搜索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在给定数据下,得到了通信侦察机驻留时间、分波段带宽、侦察概率之间的关系,对正确应用通信侦察机和提高其战斗效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提高无线信道容量为目的,对基于分集、MIMO及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的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对基于分集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及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的多天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不同阵元之间的信号相关性、发射端的编码技术及接收端的信号处理技术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各自的特点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基于分集技术、MIMO技术以及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的多天线系统均比SISO系统有着更高的信道容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系统特点并结合不同需求加以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扩展频谱通信和软件无线电已广泛应用于舰船通信。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一种应用于舰船信息中心的调制器,并且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器件构成调制器的核心。根据舰船信息中心建设要求,给出整体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过程。在硬件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编程验证多种调制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宋鑫  叶家玮  陈远明  梁富琳 《船舶工程》2007,29(6):18-20,32
传统无线电台实现数据通讯,主要是利用少数具有辅助功能口的电台,限制了普通型无线电台的利用.基于船用普通型无线电台,提出一种新型的数据通讯实现方案,不依赖电台辅助功能口,且在传输信号处理上采用了数字滤波、Modbus协议编码等技术及海域电子地理信息等系统构成了功能强大的数字通讯平台,实验结果证明方案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18.
王智  胡菠 《中国海事》2014,(10):58-60
"GMDSS复审和现代化"是近几年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导的提升全球海上遇险安全通信水平的重要议题,目的是通过对已经实施20余年的GMDSS各要素的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方案,以适应海上遇险安全通信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GMDSS的复审分为高级复审和详细复审两阶段,在高级复审阶段,将对相关的公约、规则条款进行评估,提出修订意见。本文对拟在本次复审中研究修订的"常规无线电通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惠忠 《中国修船》2006,19(Z2):34-35
通过对船舶危险区无线电通讯中继技术的研究,在常规中继系统中加设有本安认证的防爆隔离栅和改用泄漏电缆,可使卸货通道内的无线电信号达到本安级别,泄漏电缆既是传输信号的同轴电缆,同时又是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者,在通道内形成均匀的信号覆盖.本系统除了适用于危险区域的中继通讯外,还可加以扩展用于危险区域的视频信号、控制信号等多种信息流传输,更可将无线工业以太网扩展到有应用需求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20.
在海上通信系统中,由于气候环境及噪声的复杂性,对通信信号的调制调解方式很难利用固有的硬件处理方式来统一实现,并且由于海上潮湿的气候环境及海风风浪等浸蚀,对电子硬件设备的伤害较陆地严重,所以构建统一的平台来实现海上无线通信功能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现有软件无线电平台技术及海上通信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海上通信信号调整调解及信号空间分析的方法,最后给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海上通信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