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城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城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的在线非接触式检测,对城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对采集系统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图像滤波,滤除原始图像中的混合噪声;然后,采用基于直方图凹度分析的自适应Canny边缘检测方法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检测出图像内受电弓滑板边缘;最后,通过相机标定和曲线融合获得实际的受电弓滑板磨耗曲线,以判断受电弓滑板磨耗是否超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原始图像中的受电弓滑板磨耗曲线,能有效地实现城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的在线非接触式检测。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轨列车受电弓滑板磨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测量技术的受电弓磨耗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激光获取受电弓滑板轮廓畸变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操作从而计算出受电弓滑板的磨耗最大量。首先,当机车驶入指定区域,自动触发摄像机采集受电弓滑板实时状态的光条纹图像;然后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光条纹中心,计算滑板的磨耗量;最后根据计算的磨耗量对机车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从而保证机车安全运行。采用磨损后的受电弓滑板实物为检测对象,实测最大磨损量为8.500 mm,使用本文磨耗检测技术得出的受电弓滑板最大磨损量最大绝对误差为0.300 1 mm,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满足铁路技术标准要求的最大绝对误差值0.5 mm以内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LV2600型受电弓滑板剩余磨耗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电弓是给电力机车及动车组提供能量的主要部件之一,为保证车辆行车安全必须对受电弓进行安全检测。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在LV2600型受电弓滑板剩余磨耗检测中的应用,首先利用滑板图像的特征对图像进行剪裁,大大减少了运算量,然后使用滤波等技术去除图像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最后对滑板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有效滑板边缘,通过摄像机标定参数计算得到滑板剩余磨耗量。该技术有效的监测了滑板的运行状况,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列车供电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受电弓滑板磨耗问题,设计了一款预测模型对地铁受电弓滑板磨耗趋势进行有效的拟合和预测,弥补了现有的检测系统只能对受电弓进行实时检测的不足。利用线性支持向量回归(SVR-Linea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和优化后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MI-LSSVR)对检测系统得到的受电弓滑板数据进行训练和拟合,并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实现滑板磨耗的预测,其中,MI-LSSVR的拟合精度最高,达到97.3%。此外,利用地铁行走的里程数据进行预测,提前得到下一次运行后的滑板厚度,在滑板即将磨耗到限时进行预测,可得到滑板还能承受的运行里程,减少受电弓检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受电弓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部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检测受电弓滑板磨耗量的图像都是采用俯拍的方式获得的,该方式对于某些复杂的弓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提出采用一种较好的仰拍方式来采集受电弓滑板图像,首先由CCD摄像机拍摄受电弓的滑板图像,由视频采集卡将其传输,存储到检测主机,然后对保存的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受电弓滑板边缘和接触导线。通过该检测方法可以为受电弓滑板磨耗检测提供关键数据。  相似文献   

6.
在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桥梁支座滑板进行线磨耗率检测过程中发现,试样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磨耗之后,质量不减反增。针对这种异常现象,在确定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及检测环境等相关因素均符合现行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分别对经过预处理和未经过预处理的滑板进行磨耗试验,对试验各个时间段的磨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硅脂填料在检测过程中嵌入滑板试样表面是导致检测后试样质量上升的原因。据此提出预先对试样进行涂抹硅脂并预压的处理措施,以使检测结果更接近真实磨耗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确定了光学图像处理检测滑板磨耗最的技术更能确保行车安全,提出了使用同态滤波的方法改善拍摄滑板图像时光照不均的问题,针对难以免服的铝包边问题,使用二次样条小波算子提取滑板边缘.实际检验表明,文中方案可以克服铝包边问题,精确地找到滑板的上下边缘,从而准确计算出滑板剩余厚度,提高了列车检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弓网异常磨耗会给列车正线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掌握受电弓碳滑板实际磨耗状况,对于制定应对措施很重要。文章针对郑州地铁1号线弓网异常磨耗现象,以列车碳滑板统计数据为基础,阐述碳滑板万公里磨耗计算方法、碳滑板轮廓分析方法,分析了碳滑板最低厚度分布值与磨耗的关系,以及碳滑板偏磨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弓网异常磨耗时期特点提出了受电弓检修计划。  相似文献   

9.
受电弓滑板磨耗测量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受电弓滑板磨耗测量,提出一种受电弓滑板磨耗测量算法,结合边缘提取、形态学图像处理、Hough变换、聚类分析等方法,实现从图像上测量计算出受电弓滑板实际磨耗厚度.该算法由起点定位、边缘跟踪和厚度计算构成.其中,起点定位用于确定滑板上下边缘的起点坐标;边缘跟踪结合Sobel算子和Canny算子的优点获取滑板磨损面的边缘信息;厚度计算利用物-像固定比值计算滑板磨耗厚度,并采用均值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受电弓的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营安全和效率。在日常维护中,检修人员需要对受电弓滑板磨耗程度以及滑板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压力进行检测。介绍了一种列车受电弓在线自动检测系统,阐述了其组成、原理和工作流程。该系统可实现对受电弓关键特性参数(如滑板磨耗、中心线偏移、接触压力等)的非接触式检测,提高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11.
线阵列CCD摄像技术在铁路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电力接触导线磨损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和轨道磨损非接触式动态检测,上海铁路局科研所采用高速线阵列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技术研发了非接触式动态检测平台,应用到上海局鹰厦线电力接触导线磨损检测.以此为背景,介绍了CCD传感器成像过程,描述了非接触式电力接触导线动态检测和非接触式轨道磨损动态检测技术的原理、数学模型、设备配置、软件开发环境和线阵列CCD单色图像处理用户软件类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测距原理在受电弓磨耗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方便地检测出电力机车受电弓的磨耗状况,针对我国主型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弓面曲线特征,设计了一种利用超声波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的新型受电弓磨耗检测装置。对该装置的检测原理、总体结构以及下位机的电路工作过程和上位机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运行中闸瓦、车轮及受电弓碳滑板的磨损量分析,确认广州地铁一号线车辆选用交流传动、轮轨参数及弓网参数等关键技术的正确和合理性及由此获得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几何特征的钢轨磨耗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高速动态条件下车体振动对钢轨磨耗检测带来的问题,在大量调研国内外利用激光技术进行钢轨磨耗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标准钢轨轨廓固有曲线曲率的钢轨磨耗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的传感器得到组成钢轨全断面轮廓一系列点的空间坐标;其次利用L-M优化算法进行数据处理,采用Hough变换方法检测钢轨轮廓固有几何特性;最后进行钢轨轮廓匹配后实现钢轨磨耗高精度检测。该方法已经运用在轨道检测小车上,试验数据表明:钢轨磨耗检测系统的重复性精度能到达0.005 mm,其高精度性和快速性能满足铁路部门对钢轨磨耗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近些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病害检测技术为对象,总结目前针对不同隧道病害所采用的常用检测技术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其中新型检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检测技术、数字照相检测技术、激光扫描检测技术以及多功能集成的隧道检测车技术。详细介绍这几种新技术的原理,对比这几种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检测病害类型)以及在环境条件、检测频率、处理速度、费用、人工依赖程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表明自动化、实时化和集成化将是未来隧道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人工+设备的检测模式将逐步转化为设备自动检测,技术人员的主观判别将逐渐被自动化检测代替;而集成化的检测设备也必将成为未来隧道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地铁刚性接触悬挂弓网磨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弓网间的磨耗包括机械磨耗和电气磨耗,而且大部分同时伴随着这两种类型的磨耗.从地铁刚性接触悬挂布置、悬吊结构刚度以及弓网电接触等方面,分析弓网磨耗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有效改善弓网间的磨耗,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综合考虑整条线刚性接触网的布置,增加特殊区段悬吊结构的弹性,选择与接触网相匹配的受电弓,精心进行接触网施工和检修等.  相似文献   

17.
提速DF4型机车轮缘磨耗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列车提速中DF4型机车轮缘磨耗、非正常换轮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找出了因提速而导致轮缘磨耗加剧的原因。并针对即将到来的第三次提速就缓解轮缘磨耗、减少非正常换轮、提高机车质量,尤其是走行部质量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