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2月10~12日,第三届铁路隧道年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复杂山区铁路隧道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10日-11日,城市隧道及水下隧道技术交流会暨第六届铁路隧道年会在温暖的南国城市广州召开。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赵勇处长介绍了我国铁路隧道的建设形势,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约9 000座,总长度超过6000 km,在建2 500座,总长度4 500 km,规划即将开工的铁路隧道超过5 000座,总长度超过9 000 km。  相似文献   

3.
信息     
复杂山区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交流会暨第二届铁路隧道设计年会在成都召开   2 0 0 4年 12月 16~ 17日 ,第二届铁路隧道设计年会在成都召开 ,年会的主题是“复杂山区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会议安排了专家讲座 ,王梦恕院士作了“复杂山区铁路隧道设计理念和原则”的讲座 ,西南交大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16~17日,第二届铁路隧道设计年会在成都召开,年会的主题是“复杂山区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会议安排了专家讲座,王梦恕院士作了“复杂山区铁路隧道设计理念和原则”的讲座,西南交大关宝树教授(仇文革教授代)作“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设计与施工”的讲座,部工程管理中一心齐景岳高工作“对我国铁路隧道工程技术的思考”的讲座。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突出成就和巨大需求,从而提出了在新的铁路建设形势下,我国的铁路隧道工作者面临的工作目标和研究课题,对在新的铁路建设高潮中,指导隧道建设的创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在铁路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之中,一旦发生工程事故就会给国家及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然而,在实际过程中,铁路隧道建设的风险又是不可规避的.如何加强对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是当前铁路隧道施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当前铁路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完整的铁路隧道风险评估的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结论:通过对风险管理理论方法、铁路隧道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对铁路隧道风险分级标准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铁路隧道风险指标体系可以使得以后工程实践中的风险识别变得简单易行,可以省去很多重复性的基础工作且不易遗漏部分因素;(2)铁路隧道风险评估及管理的流程及铁路隧道风险分级标准可以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距离既有铁路小间距二线隧道的建设经常会对既有铁路建设时间较早隧道的安全使用及新建隧道的安全、质量、工期、建设投资等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新蛇皮沟隧道通过爆破监控安全顺利通过近距段施工,并引伸所有软弱片岩施工,提出粗浅建议,以供探讨及提高,并尽快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8.
5月13日,迄今为止中国华东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全隧贯通。该工程自2006年开工建设,为新建福建龙岩至厦门铁路的重点工程,隧道占龙厦铁路全线的近十分之一。据了解,龙厦铁路是一条全长约171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国铁1级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该铁路子2006年12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最初概算总投资64.8亿元,后调整为74.63亿元。象山隧道的贯通为龙厦铁路尽快完成全线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今年年底铁路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龙厦铁路建成后,将与赣龙铁路、韶赣铁路相连,使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地区,更加紧密地与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2002年8月16~17日,由铁路工程定额所主持,在成都召开了“铁路隧道工程预算定额修订”项目划分征求意见会,参加会议的有铁道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中铁二局、五局、隧道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技术标准所派员到会指导。 此次会议就铁路隧道工程预算定额项目划分和对隧道定额影响重大的编制原则进行了认真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必将促进西北地区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而黄土地区隧道在铁路建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章以正在建设的神延铁路为切入点,就黄土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运输通过积极发展内燃、电力牵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运营控制与管理水平,开发推广行车安全技术,大规模开行重载列车,全面实施提速战略,使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显著提高。铁路建设以艰险山区铁路施工和快速铁路建设为重点,成功攻克了在路基工程、隧道施工和桥梁建设中遇到的多种技术难题,建成了一批干线铁路和大瑶山隧道、秦岭隧道、芜湖长江大桥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了最高时速200km的广深准高速铁路,并正在建设我国第一条京秦沈客运通道。我国铁路建设施工技术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经过几十…  相似文献   

12.
大断面隧道工程补充单价分析编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铁路建设标准不断提高,隧道断面随铁路速度目标值的提高而增大。现行隧道单、双线定额已不适用于新隧道结构,需尽快颁布出台大断面隧道定额。此针对大断面隧道工程在暂无定额可用的情况下,对大断面隧道工程补充分析编制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隧道电力照明施工技术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隧道照明工程是隧道投入运营后为铁路的正常巡视和故障检修提供照明及动力电源的附属工程。一般当铁路隧道长度超过3km时都设有铁路隧道照明工程。参照以往隧道照明施工方法。结合在西合铁路桃花铺二号隧道及东秦岭隧道照明工程实际情况,对隧道照明施工技术工艺规程作初试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宜万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的修建过程,研究分析了在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并存的工程工况条件下,机械施工装备在建设过程中的研发和应用,体现了工艺指导施工,装备决定效率和质量的现代铁路修建特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今后铁路隧道设计应重视的方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让今后隧道工程设计更好地适应铁路建设发展要求。 研究方法:采用科研、试验及广泛调研、专家咨询的方法,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科研、优秀标准和已建工程的成功经验。 研究结果:结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在隧道设计理念、洞口工程、隧道支护及衬砌结构、隧道防排水、隧道防灾及救援等方面与时俱进,得出了今后隧道设计应重视和完善的新内容。 研究结论:重视本文提出的几方面内容,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运输、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环境友好”的理念,将能设计出更多安全、可靠、经济、耐久的百年隧道工程。  相似文献   

17.
39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技术条件 对国内外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在总结国内外隧道防排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的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防水板及止水带产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全面系统地提出防水板和止水带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合理确定防水板及止水带的技术指标,制定铁路隧道的防水材料技术条件。研究成果于2007年7月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评审。  相似文献   

18.
铁路隧道热湿环境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铁路隧道作为铁路交通线路的重要工程结构物,建设投资巨大,具有重大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对铁路隧道热湿环境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热湿环境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以及隧道施工期和运营期热湿环境控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对下一步铁路隧道热湿环境研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铁道部委托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牵头组织编纂的大型专业史书———《中国铁路隧道史》,历时6年,现已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这部史书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实况载入史册,总结了铁路隧道百余年来建设的成就、经验教训和技术创新,为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史书内容包括: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铁路隧道建设;铁路隧道勘测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铁路隧道运营;铁路隧道科学技术与教育等6篇。另有隧道大事记、长隧道一览表、隧道获奖项目汇总表、隧道之最等10个附录。总计约110万字。铁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建设,新建铁路以隧道的方式下穿既有铁路越来越多的出现且在大量的工程当中且影响越来越严重。结合京石高铁下穿既有石德铁路工程,对下穿隧道暗挖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隧道下穿施工时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轨道沉降、轨道水平偏差及轨向偏差的变形规律,得出了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线路的影响,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