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案编辑器用于编写测试方案,以保障测试流程中各工步的设置和规划。其中,多格式数据转换是关键任务,以实现Web端方案编辑器生成的JSON文件与电池包测试系统生成的所需的XML格式的.sol文件之间的相互转换。本研究旨在探讨数据转换的方法和实现,介绍了df.to_xml库函数、dict_to_xml方法以及JSON2XMLConverter函数。这些方法能实现不同数据格式间的转换,并确保转换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对长短数据集的处理,我们发现JSON2XMLConverter在短数据集上表现出色,而dict_to_xml在处理大数据集时准确性较高。进而优化电池包测试系统中的数据转换过程,确保生成的文件满足Web端编辑器的格式需求,提供高效准确的数据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船舶三维可视化模型,由于计算机软件的局限性,导致船舶绘制过程中出现CAD零件图编辑处理效率和代码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应用FastCAM软件的船舶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研究。利用STEP数据交换标准,管理船舶数据及其关系,设置船舶三维可视化模型输入数据,应用FastCAM软件,清除与压缩船舶绘制DXF/DWG文件,自动编程船舶轮廓并转换编程代码,桥接多个零件实现连续切割。叠加未变形网格图和变形网格图,三维可视化显示船舶位移里程与数据滤波,实现船舶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模型相比,构建模型的CAD零件图编辑处理效率和代码转换效率数值较大,能够有效提高CAD零件图编辑处理和代码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3.
借助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对舰艇设备辐射电磁环境预测技术作了一定研究.根据等效原理及电磁场的连续性原理,由设备近场扫描数据在其辐射口径面上确立等效磁流源及设备与等效源之间联系的电场积分方程,按矩量法原理将电场积分方程转换为矩阵方程并求解,再由等效源计算预测设备辐射电磁环境,计算预测过程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代码实现.为了验证理论及演算过程的正确性,设计了验证试验,试验数据与预测结果相比较,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张聪  姜波 《船电技术》2012,32(4):35-37
为了评估蓄电池性能,实现单体电池内阻的在线实时监测,本文采用四线交流法进行测量,采用基于ARM单片机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文章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在线测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USB和FPGA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善文  王学军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9):126-129,138
文章从系统总体结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三个方面阐述基于USB和FPGA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采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实现了A/D转换芯片的控制、数据在双SRAM中的乒乓缓冲控制以及和USB接口芯片CY7C68013A的通信控制。通过USB驱动程序,动态链接库和LabVIEW实现了上位机中数据的显示,处理与存储。该系统能够满足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樊勇华  查峰  李京书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10):123-125,139
针对光纤测试组件信号输出特点,设计一种基于DSP的光纤惯性测试组件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输出信息、温度信息的A/D转换、采集、存储。针对光纤陀螺输出、温度以及加速度计输出等脉冲形式的信号,设计基于CPLD的脉冲信号计数电路,实现了固定时间间隔内的数据采样。针对加速度计温度输出为模拟信号的特点,基于24位的AD7738转换芯片通过DSP编程实现对加速度计温度信号AD转换和采集。设计了DSP与CPLD、上位机的外围通讯电路,通过对DSP内部存储器的编程,实现了对光纤惯性测试组件各信息的采集与测试,并将其发送给上位机进行存储、分析等处理。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数据集成采用将数据映射至同一中心库的方式实现数据集成,应用于异构环境下会出现数据耦合较大、处理复杂性高的问题。就上述问题,设计基于XML的舰船通信网络监控数据优化集成方法。对舰船通信网络不同来源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依据基于模型驱动的转换原理进行数据库映射,从而建立监控数据集成虚拟库。消除虚拟库中不同类型的元数据语义冲突后,利用决策树算法实现监控数据集成。仿真测试验证设计的集成方法处理时间明显缩短,集成后数据的最低利用率可达88.6%,有效降低数据耦合度,提高了数据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谢万东 《水运工程》2020,(12):191-194
在软基处理工程中,对实测沉降数据的分析通常仅局限于推算最终沉降和固结度。以Asaoka法为基础,可以利用实测沉降数据建立软基处理动态设计的完整流程。总结了采用Asaoka法推算预压荷载下的最终沉降和固结度的方法,提出进行水平向固结系数、压缩指数等土体参数反演分析和预压工期预测的实用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其应用。该流程可以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实现软基处理的动态化设计, 对设计和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数据库操作中经常出现excel及word中数据与数据库中数据相互转换的情况,本文采用可视化开发工具Delphi方便地实现了excel及word中数据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相互转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通信系统仿真中,Gauss随机变量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到的随机变量。根据Gauss随机变量产生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心极限定理、坐标转换和概率分布的基本知识,分析了产生Gauss随机变量的三类方法,即12求和法、Box-Mull-er法和极坐标法,实现了Gauss随机变量的产生,比较了三种方法和直接使用函数产生Gauss随机变量的性能,提出了检验Gauss随机变量的易实现的三个参数-相对集中度、宽度对称度和相对宽度对称度,分析研究得出:12求和法产生的Gauss随机变量相对集中,Box-Muller法的统计特性、对称性等综合性能更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徐义春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2):41-42,83
通过分析CTI软件的业务特点,指出在实现业务功能时,可采用数据驱动技术,即业务定义与过程处理相分离,而业务定义采用数据表格的技术。我们提出了两个方案来实现数据驱动技术;状态变迁表法与路径处理表法,讨论了这两个方案的具体措施。通过数据驱动技术,可以做到业务的更新只需要更新业务定义的数据表,不需要更新相关处理的代码。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降维方法有主元分析法、多维尺度法,但是此方法对于线性结构降维效果较好,而对于非线性的高维特征处理效果差强人意。等距离映射法通过原始数据与降维数据之间的关系实现降维处理,本文运用KNN加权来实现分类决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船型设计与性能分析系统数据接口的现状,提出Maxsurf与Shipcad系统数据接口的技术方案。在研究数据接口开发环境的基础上,对数据接口转换软件进行详细设计、开发和验证。实例验证所设计的数据接口转换软件打通了数据流转通道,能提高设计效率,奠定了进一步实现舰船集成设计研发平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差分进化法对一阶和二阶非线性船舶操纵KT方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采用积分的方法处理试验数据以获得辨识所需的样本,将辨识结果与前人的方法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辨识精度。另外,辨识过程采用平行处理法代替分步辨识法,解决了辨识中的参数相消现象,同时也简化了辨识流程。  相似文献   

15.
电渗法中排水固结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地基处理中的电渗法加固机理、适用性、等效加固荷载、电极材料、与其它方法的联合及相关实用技术进行了讨论。从排水固结考虑,电渗法适合加固的是电渗透系数和电阻率较大、水力渗透系数适中的土体。电渗加固中,无恒定的等效加固荷载。电渗常常需要与常规排水固结法联合以提高加固效果。研制不腐蚀的材料对电渗加固具有重要意义。电极转换和间歇通电有利于减少电能在电极与土体接触面的消耗,提高电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航线线路的规划与分析的计算速度得到了质的提升。伴随船舶航线规划的可视化,传统算法无法很好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结果转换为可视化数据进行输出。因此,研究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历史航行路线可视化中的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历史航线模型,同时对模型数据的传输信道进行优化计算,保证可视化数据转换过程中的读取稳定。采用DHZA可视化转换对模型数据进行转换输出,实现从架构上的稳定对接与转换。实验证明,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航线可视化输出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在庞大但杂乱无章的海洋流场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提出了建立三维动态可视化的World Wind平台。以Codar地波雷达采集到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了预处理,包括格式变换、提取有效数据经纬度和速度矢量信息(X、Y、U、V)和求取数据的最大范围,将处理后的每一时刻数据依据点图标映射法进行颜色映射,依照颜色映射结果,将处理后的每一时刻数据利用Direct3D技术绘制成流场箭头显示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剪辑成视频,实现在World Wind平台上三维动态可视化的显示海洋流场信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观展示流场信息的动态变化效果,并能为挖掘隐含信息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差分进化法对一阶和二阶非线性船舶操纵KT方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采用积分的方法处理试验数据以获得辨识所需的样本,将辨识结果与前人的方法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辨识精度.另外,辨识过程采用平行处理法代替分步辨识法,解决了辨识中的参数相消现象,同时也简化了辨识流程.  相似文献   

19.
赵阳  杨树耕 《中国造船》2004,45(Z1):502-507
本文的海上钻井平台智能化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针对胜利石油管理局海洋钻井公司平台生产管理研究与开发的,开发模式为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相结合,并应用了分布式数据复制,通过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与快速原型法相结合的开发方法,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海洋平台生产管理的网络化及海上钻井平台与陆地总部数据实时传输与共享.根据海上作业的具体环境和公司管理职能,该系统对平台的生产进行全方位管理与监控,并加强了陆地总部对海上平台的数据获取,数据加工,以及管理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传统舰船图像增强方法没有考虑人眼视觉特征,导致图像人眼视觉识别率较低,对此提出新型舰船图像增强方法。通过对舰船图像数据的标准化和白化操作,完成舰船图像人眼视觉化处理,提取处理图像数据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消除干扰项,提高图像特征维,根据图像H值,将升维后的图像数据,转换到RGB色彩空间中,合成图像色度、饱和度和强度,实现图像增强。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图像增强方式相比,利用新设计的舰船图像增强方法,图像人眼视觉识别度提高27%,具有应用优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