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牵引电动机是电传动机车动车产生驱动力的重要部件。在可靠性方面,由于牵引电动机不良造成的机车故障占机车总故障的30%左右。由此可知,电传动机车动车是否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牵引电动机是否可靠。国外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牵引电动机的可靠性,做了大量的研究统计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想在概略介绍国外牵引电动机可靠性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异常振动的形成原因、对牵引电动机的危害以及防护办法,常发故障环火的预测及保护,并在“预防修与可靠性预测”一节中叙述预防修的优点,推荐两种简便的可靠性推算方法,最后对如何作好在用的一万五千台牵引电动机的维护提出几点看法。这些内容不一定都对,仅供参考,并欢迎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东日本铁路客运公司(JR东日本)制造了新型电传动内燃动车,用来替换国铁时代制造的キハ40系内燃动车。电传动内燃动车是JR东日本新推出的由柴油机和发电机供电驱动牵引电动机运行的车辆,它采用公司众多电力动车上的成熟技术和维修保养方法,以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输和高品质服务为目标。介绍正在新潟地区进行性能试验的GV-E400V系样车的设计特点、车体结构、客室设备、动力装置等。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从1965年算起.至今已采用三相交流电传动技术的机车动车共有94台,总牵引电动机输出功率约为145000千瓦。其中46台机车,总功率约为100000千瓦;48台近郊动车,总功率约为45000千瓦。各国所占的功率数如下: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牵引电机是机车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机车功率的发挥.牵引电机的运用工况较为恶劣,在机车运行中,它不仅要承受强烈的机械振动,还要承受大幅度的电流变化及机车负载的变化.因此,牵引电机容易发生电机环火故障.环火发生时,电机发出巨大的响声和飞弧,轻则烧坏换向器的刷握,使换向器升高片和电枢绕组连接处的焊锡熔化,造成甩锡和电枢绕组匝间短路;重则将电枢绕组烧断、甩出,造成电机"扫膛"和换向器表面烧损等事故,其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5.
德国发动机调速器和控制装置制造商Heinzmann公司最近推出它的专门用于电传动和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牵引系统的Pegasos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干线机车、调车机车、内燃动车和诸如轨道维修装备的专用车辆。  相似文献   

6.
一、综述换向器是直流或脉流牵引电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性能。从国内外技术发展的趋势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传动机车动车牵引电动机主要还是采用直流或脉流的。为了改善这类电机的换向性能,除合理选取电机的电磁参数外,还必须对换向器包括刷架刷握系统在机械方面予以仔细考虑。其中一个主要的要求就是要保证换向器工作面的机械稳定。一般说来,在长期运行期间,由于绝缘材料的收缩和永久变形,换向器的固紧力会逐渐下降,换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逆向加载是指牵引电动机在运行中换向并加载,此时改变的仅是牵引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方向,其转向不会立即改变,牵引电动机处于发电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在机车运行速度较高时),主电路中的6台牵引电动机和1台牵引发电机都将工作在发电机状态,而负载短路,使得包括牵引发电机、牵引电动机在内的全部电器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烧损.  相似文献   

8.
机车牵引齿轮是机车走行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它不仅承受着巨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 ,还刚性的承受来自钢轨接头、道岔和线路不平顺等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机车通过轮对实现牵引和制动 ,而牵引齿轮则直接传递 ,因此轮对牵引齿轮是一个受力复杂 ,负重很大 ,工作条件恶劣的部件。其状态好坏 ,直接涉及到行车安全 ,因轮对牵引齿轮的损坏可能导致整个列车发生事故。电传动内燃机车一般采用单侧齿轮传动 ,齿轮的状态决定了牵引的工况好坏。在东风 4型机车检修工作中 ,分别有三个规程对牵引齿轮的检修做了技术规定 ,它们分别为《东风 4型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9.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铁道机车动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永磁同步电动机因其效率高,现已广泛用作电动汽车牵引电动机和空调压缩机电动机等.在铁道机车动车上,直流牵引电动机用了很长时间.但近些年来已被逆变器供电且只需要较少维护的异步电动机取代.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一种交流电动机,所需维护也很少,而且效率比异步电动机高,体积和重量可以更小.为了充分发挥其效率高的特点,开发了直接驱动式和全封闭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文章从铁道机车动车上的应用出发,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要将机车动车牵引电动机所有的出厂试验都自动化一般讲是困难的,这是因为试验项目的范围极广且内容依电动机和机车动车的种类而异。然而今天阻碍自动化的问题由于能适用于试验过程自动化的,配备了适当软件的微型计算机的问世得到了解决。这个时期我们研制了一种重点在测量的机车动车牵引电动机自动测量试验装置,作为试验过程自动化的第一步。这个装置能进行线圈电阻测量,温升试验,速度—电流特性试验和换向试验。虽然它的操作仍然是手动的,但像操作程序的指示测量、各种参数的计算、检验这些参数是否符合规格等方面的功能则完全是自动的。这个装置还能检测出规定值和运行中实际值之差,并且能对电动机的过流、超速和过热进行监视,因而大大地减轻了操作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机车交流传动试验系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介绍了集机车供电、变流器、三轴转向架滚动负载试验台、异步牵引电动机试验台、微机自动控制于一体的机车交流传动试验系统的功能、主要技术参数以及主要设备。运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准确度高,运行可靠,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运用条件的特殊性,牵引电动机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强烈的动力冲击作用,对于目前仍在广泛采用的抱轴悬挂式牵引电动机尤其是如此。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机车运行中轮对通过轨道接缝时,轮对的垂直冲击加速度可以达到重力加速度的15倍到20倍。这时,抱轴悬挂式牵引电动机的各零部件要承受相当于自重几倍到十几倍的冲击力。因此,我们在进行牵引电动机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冲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5电气设备 5.1传动技术 EG3100型机车的电传动设计及有直流中间电路的变流器和三相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组成的主电路基本上与BR152型机车的一样,仅稍作了改进(图3).EG3100机车每个转向架的3台牵引电动机拥有1个变流器.  相似文献   

14.
赵中喜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Z1):126-127
简要介绍了机车当量公里对提高机车技术经济效益的作用和电传动内燃机车当量公里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电力机车与内燃机车的差异,提出了以牵引电动机电枢电流为参考的电力机车当量公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电传动内燃机车各牵引电动机的负荷电流大致相同,有一个电流分配均匀度的要求。其目的是使各动轴所产生的牵引力均匀,不致使某一动轴产生过大的轮周牵引力,发生空传现象;也不致使某一个牵引电动机因承受过大的负荷电流而影响牵引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机车的直接传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设计人员希望能简化电力机车动车的传动装置,尤其是希望去掉传动齿轮.为此对直接传动作了许多研究试验.牵引电动机去掉传动齿轮,必须按传动比发挥相应大的转矩.转矩大小对电机的体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不是所有类型的电机都适用于直接传动.文章在永磁同步电机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弹性悬挂和非弹性悬挂的机车直接传动.  相似文献   

17.
从GTO变流器到IGBT变流器看传动技术的发展(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道机车动车在完成其牵引和运输任务中,传动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在发挥牵引力方面,还是在与电网的关系方面,电力电子学和交流传动控制技术赋予了传动新的特征.GTO技术为交流传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最近期间IGBT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功率和电压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大,并逐步取代GTO.以德国BR423型城市高速铁路电动车组、BR185型电力机车以及瑞士联邦铁路Re484多流制机车的牵引变流器为例介绍了IGBT技术的优点和新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从GTO变流器到IGBT变流器看传动技术的发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道机车动车在完成其牵引和运输任务中,传动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在发挥牵引力方面,还是在与电网的关系方面,电力电子学和交流传动控制技术都赋予了传动新的特征.GTO技术为交流传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最近期间IGBT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功率和电压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大,并逐步取代GTO.以德国BR423型城市高速铁路电动车组、BR185型电力机车以及瑞士联邦铁路Re484多流制机车的牵引变流器为例介绍了IGBT技术的优点和新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功率可控硅元件和整流元件的迅速发展,以及由于电子控制技术的完善和推广,铁路运输所使用的电传动机车就有可能用他激电动机去代替传统的串激电动机。作为电传动机车的牵引电动机,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对不同的负荷要求能自动调节牵引力和速度; 2、输出牵引力和运行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20.
导言在工业用大功率变速电力拖动中,特别是在现代铁路运输用的电传动机车和动车上,各种型式的直流电动机一直占着绝对优先的地位。这种电动机虽然有着优越的工作特性和调节性能,但是由于整流子和电刷的存在,不仅使制造、而且也使运行和维护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因之,早从三十年代开始,人们就试图在变速拖动系统中采用交流无整流子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