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由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通中心")负责完成的《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获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二等奖,此前,交通中心完成的"深圳市整体交通规划"曾获2007年度该奖项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王海英 《城市交通》2007,5(2):99-99
本书是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技术体系及工作指引方面的实践总结。该中心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形成了实施导向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体系和工作机制,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和机制创新。本书包含从宏观到微观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技术体系说明,概括了城市整体交通规划、分系统交通规划、分区交通(改善)规划、片区交通(改善)规划、重要交通设计建设、详细规划(改善设计)及交通影响分析、交通专项调查研究等各类项目的规划设计任务、规划技术路线、成果构成及要求等工作指引,并精选该中心的工作实例作为辅助说明。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2006,4(1):89-89
深圳市龙岗规划交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4月24日,是深圳市规划局直属的事业单位,是城市建设行业的咨询、设计机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城市交通规划设计、规划的前后期咨询、土地利用研究、政府城市发展建设项目咨询、信息化建设等。中心的发展和战略定位为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决策支持中心;城市经营策划的平台;学习型、创新型、高效率的组织;想作为者、能作为者成就梦想的地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中心目前设有研究咨询部、行政管理部、信息咨询部共三个部门。承担完成的主要项目包括:龙岗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研究打造深圳东部绿色海岸深惠路沿…  相似文献   

4.
正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创建于1996年,一直以来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重要的交通咨询机构,是深圳市交通综合治理和轨道交通建设重要的技术支撑单位。近年来,中心立足深圳、引领行业、服务全国。中心致力于提供先进的城市交通技术与服务,提供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以协同规划为引领、以品质设计为支撑、以集成建设为实践、以智慧运维为反馈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结合深圳市莆田·雅颂居项目实例,对片区交通需求预测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交通规划策略,期望为片区交通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2012,(2):101
凭借雄厚的人才优势、过硬的技术力量、丰富的规划业绩,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近日顺利通过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核,获得"城乡规划甲级"资质资格,成为交通规划研究行业中较早取得该  相似文献   

7.
1导入企业形象(CI)工程的背景 深圳市公交集团公司拥有员工近10000人,营运车辆3 400多辆,营运线路100多条,年客运量5亿多人次.深圳市公交集团多年来狠抓两个文明建设,多次荣获广东省、深圳市、市交通系统先进单位和荣誉称号,2002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殊荣.  相似文献   

8.
正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19年登陆A股资本市场,是一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具有城乡规划、建筑工程、市政道路、风景园林、工程咨询资信甲级资质以及给水、排水、桥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部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深圳文化百强企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单位、深圳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单位、信用评价AAA级企业。近年来,公司设计项目获得了7项国家级荣誉、54项省级奖项、65项市级荣誉。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市2015年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报告"。今年深圳将从政府引导基金预算中调整出300亿元,新增作为轨道交通三期调整主体工程项目资本金,拨付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深圳轨道交通三期工程7、9、11号线已全面开工建设,6、8号线也将陆续开工建设,三期调整建设规划8条线路(段)已报国家发展改  相似文献   

10.
城市机动车拥有量是城市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的依据。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为手段,预测未来年的城市小汽车拥有量。并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算例。同时对其它预测方法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8日,深圳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在市民中心召开,表彰我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深圳巴士集团派出近50人的代表团参加大会。会上,巴士集团董事长余钢、深港公司出租车驾驶员马波荣获"深圳市五一劳  相似文献   

12.
<正>深圳市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的第一家航运企业,具有33年的水上客、货物运输经验,在行业领域屡获国家及省市地区多项殊荣,并编写了一系列国家高速客船管理规范。1997年参与《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水上旅游交通规划》、《大鹏新区海上客运航线及码头专项规划》、《深圳市公共游艇码头规划》等多项规划编制。  相似文献   

13.
小汽车限购、限行政策引发各界讨论,但是缺少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角度出发阐述并反思政策推出背景和调整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讨论深圳市历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小汽车限制政策规划内容及实施情况。探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层面,面向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应当提出的小汽车限制政策内容及要求。在战略层面提出小汽车发展政策,强调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强化管理政策的法定地位。最后提出,要持续加快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并通过更严格的限制小汽车拥有、使用措施,继续深化道路空间使用管制。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或避免高强度开发地区未来可能遇到的交通拥堵问题,在规划初期应明确其交通发展模式.以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例,分析城市与区域中心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确定各类交通方式的合理规模,探讨可行对策,最终确立适宜的交通结构,并把规划方案反馈于城市与区域中心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利用Logit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具备城市规划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设计乙级资质,是国内同类专业机构中专业配备最齐全、人员规模最大的交通专业研究机构之一。现根据中心战略发展规划和业务拓展的需要,面向社会公开诚聘工程设计、交通模型、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等专业英才。我中心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及良好的发展空间,具体内容面议。招聘计划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产业转移升级趋势明显、土地资源加剧紧张的状况下,如何将经济部门的物流产业及园区规划、运输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部门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者协调统一,是各大城市亟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30)》开展了以重新组织城市货运空间为重点的货运规划实践。首先对深圳市货运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货运系统在用地、运输方式、场站布局、货运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梳理深圳市货运交通规划面临的行政管理、规划编制和落实、规划方法适应性、物流用地空间等方面的挑战。最后,以物流功能集聚为出发点,拓展货运枢纽的功能和属性,提出枢纽分级、立体化布局、公共空间共享专营等规划方法与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交通模型为多用户与多场景提供共享服务是大数据背景下交通模型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深圳市交通仿真系统三期工程为例,提出以交通模型体系为核心、以多源交通大数据为底座、以模型参数与规划决策指标自动标定为支撑、以模型共享服务为导向全流程集成的信息化仿真系统架构,以实现复杂交通数据环境下模型高效共享服务的目标。以交通土地在线协同系统为例阐述模型共享服务的技术方法,面向法定图则修编、城市更新规划两类存量用地规划需求,构建中观尺度多种交通方式评估模型;从简化模型操作、保障数据安全的视角,交通模型系统采用基于B/S的云服务架构,包含用户端的项目评估申请、评估管理、评估结果和项目审核,以及服务端的数据与地图服务接口、模型与方案数据中间件转换、平台数据存储管理、交通模型仿真调用等功能。实践表明,共享服务理念下的深圳市交通模型系统扩大了模型应用范围,能较好地支撑规划多场景、多用户定量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18.
《广东交通》2001,(2):19-22
深圳市运输局作为主管全市交通运输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城一交”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模式,承担着全市交通邮电行业规划,协调和行政执法等工作,多年来,为搞好深圳的交通,深圳市运输局始终以“货畅其流,人便于行”为发展目标,秉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抓规划,抓管理,抓落实,促改革,促提高,促发展,促繁荣,使深圳的交通运输业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面对土地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的制约,TOD成为深圳市积极谋求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充分理解TOD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各层次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提出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TOD框架体系.详细阐述深圳市TOD规划策略:宏观层面制定TOD总体发展目标及策略,中观层面进行差异化分区并提...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长期坚持数据和模型驱动的交通规划理念,经过20年的积累,建立了面向规划决策支持的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体系,在多元数据融合与大数据挖掘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深圳市交通大数据平台包含的三类数据:偏静态的城市空间数据、传统调查数据、偏动态的交通多元数据,阐述大数据对交通规划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大数据对交通模型和运行仿真的影响,深圳市积极推动交通规划技术创新,建立区域–宏观–中观–微观一体化的交通仿真模型体系、融合实时数据的交通运行和评价系统,也使得绿色交通优先等规划理念更易实施。最后,对车联网、智慧交叉口、交通主动控制、个性化信息交互等影响交通规划创新的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