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接触网的受雷情况和结构特点建立接触网的雷击模型,分别给出线路遭受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基于广义积分法,提出计入感应雷击的计算接触网雷击跳闸率的方法。以常见的复线接触网为例,按照给出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接触网的跳闸率,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网遭受感应雷击时的耐雷水平较低,因感应雷击造成的接触网雷击跳闸次数占总雷击跳闸次数的31.6%,感应雷击对接触网的跳闸影响是明显的;计入感应雷击计算的总跳闸次数更接近实际运行值。  相似文献   

2.
雷击会造成牵引变电所停电,从而影响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借鉴风险管理思想,提出牵引变电所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通过确定变电所各部分雷击危险区的面积,考虑防护措施对雷击概率的影响,对雷击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铁路鹰厦线上某一牵引变电所进行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架空接触网供电和接触轨供电是地铁线路常见的两种供电方式。运用CDEGS软件建立了接触网线路和接触轨线路模型,仿真分析两种方式下雷击位置及高架桥高度对耐雷击水平的影响,以及接触轨供电方式下避雷带架设高度对耐雷击水平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供电方式下的耐雷击水平差异并解释了原因。结果表明,两种供电方式下,雷击点距接地点越远,耐雷击水平越低;高架桥越高,耐雷水平越低。接触轨供电方式下,避雷带越高,耐雷击水平越高。接触轨供电方式下的耐雷击水平较接触网供电方式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信号系统承受雷击电磁瞬态干扰能力弱,要掌握雷击电磁脉冲对信号系统影响的程度,需研究雷击电磁脉冲在信号系统的瞬态传输特性.研究基于黑箱技术的铁路信号系统雷击瞬态过程建模方法,以调谐匹配单元为例,详细分析其雷击瞬态建模过程,并采用雷电冲击差模传递特性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建立多设备级联模拟试验系统,开展多设备级联雷电冲...  相似文献   

5.
根据接触网的特点建立雷击悬挂系统的等值电路,提出悬挂系统波阻抗的计算方法。建立雷击回流线时的物理模型和等值电路,得出雷击回流线任意部位时接触网的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基于等值引雷宽度法和雷击距理论建立接触网的引雷范围模型,提出直接雷击条件下承力索和回流线分别遭受雷击几率的计算方法。对于典型接触网进行计算的结果为:悬挂系统波阻抗为233.8Ω;集中接地方式下的接触网耐雷水平有很大差异(1.25~26.37 kA),如采用分散接地方式,其耐雷水平将达到26.75~43.69 kA;雷击典型接触网悬挂系统的几率为14%。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雷电形成的原理和发展过程的介绍,分析铁路供电线路的雷击水泥杆事故和雷击引起频繁跳闸故障的原因,结合铁路实际情况,针对这些雷击故障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并验证高速铁路27.5kV电缆分布式参数等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ATLAB软件仿真研究接触网避雷器经接地电阻接地、避雷器故障导致绝缘子发生雷击闪络2种工况下,雷电流波经接触网入侵电缆线芯导体时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对电缆金属护层雷击感应电压的影响,以及电缆长度、雷电流波陡度对电缆金属护层雷击感应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缆金属护层的雷击感应电压最大值随避雷器接地电阻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关系,当接地电阻增加到10Ω时,入侵电缆线芯的雷电流最大值约为13kA,说明避雷器发挥的保护作用受限;避雷器故障导致绝缘子发生雷击闪络时,如果土壤电阻率大于800Ω·m,电缆金属护层的雷击感应电压最大值超出外护套冲击耐受电压,可能导致击穿外护套;长度为500m的电缆其金属护层的雷击感应电压最大值最小;电缆金属护层的雷击感应电压最大值随着雷电流波陡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雷击风险,选取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为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条线路雷击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跨越区域广的特点,各站雷击大地密度年分布及密度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不论是地上站还是地下站,雷击大地密度和雷电流强度均是影响评价结果的2个重要因素;地上站的防护核心是直击雷防护,地下站的防护核心为雷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防护;地上站的雷击风险为一般风险级别,地下站为较低风险级别。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单线区段与复线区段雷击次数与雷暴日的关系,给出了雷击接触网不同位置的过电压类型及不同类型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幅值计算式,分析了接地电阻、避雷线和避雷器对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雷击类型下接触网现有的耐雷水平及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雷击发生时,雷击放电诱发雷击电磁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经站场电源系统、通信信号传输通道、接地系统及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系统,通过传导、感应的方式损坏站内通信信号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造成严重损失。宜万铁路站场雷电防护主要采用了直接雷防护(避雷针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方案,详细介绍了两种防护方案的设置要求和主要设备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暂态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电磁暂态分析软件系统搭建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暂态模型。分析了不同雷击点对接触网耐雷水平的影响和不同避雷器安装方式下的防护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雷击跨距时雷击位置对不同避雷器安装方式防护效果影响很大,在避雷器安装方式1下,雷击点距支柱15m时接触网耐雷水平减小约80%,为13kA。随着距离增加到一个跨距时耐雷水平下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近年来,雷击引起高速铁路牵引网跳闸事故增多,严重危及铁路运营及人身安全.本文意在利用击距法模型对高速铁路高架桥段牵引网典型布置方式下雷击特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研究结论:计算结果表明,牵引网典型布置方式下发生雷击总跳闸次数很高,达25.378 78次/(100 km·年),其中,雷击正馈线引起牵引网跳闸为25.150 8次/(100 km·年),占到总跳闸次数的99.1%,牵引网跳闸明显由雷击正馈线引起;提出了牵引网优化改进方案,以方案一为例,牵引网总的雷击跳闸次数仅为13.257 9次/(100 km·年),比典型布置方式下牵引网总跳闸次数降低了52.2%,对今后实施防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铁路变配电所的雷击危害及防雷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铁路变配电所雷击的危害,介绍了防雷技术的应用情况,以达到减轻雷击对铁路变配电所的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戴璋 《铁道通信信号》2002,38(12):36-38
介绍了雷击损坏设备的机理,雷击类型及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接触网多架设在高架桥上,受雷击概率较高,动车组将会受到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威胁,因此需探讨雷击接触网时沿接触线入侵至动车组高压系统的雷电过电压特性。通过建立牵引网-动车组整体仿真模型,研究雷击接触网时传播至动车组高压系统雷电波波形特征与车载变压器雷电过电压范围,探究雷击点位置对雷电波传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击承力索/接触线时,动车组雷电侵入波波前时间在10~20μs,波尾时间在30~50μs;随着雷击点和动车组距离的增加,雷电波幅值逐渐降低,波前时间逐渐增加,波尾时间逐渐减小;车载变压器雷电过电压与避雷器保护水平的比值不大于1.34。雷击馈线时,接触线感应电压波尾时间小于标准雷电冲击波尾时间;车载变压器雷电过电压波形近似为平顶波,波前时间大于标准雷电冲击波前时间,波尾时间小于接触线感应电压波尾时间。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现场雷击故障的发生原因、入侵途径,并结合现场实际环境进行仿真建模,仿真结果显示此处雷击会对信号电缆产生绝缘破坏,支撑雷击故障的整体分析。最后,提出动车所应提高建设标准,同时建议修订当前电缆引入室内成端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7.
铁路信号设备防雷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论述雷击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危害,并从实际施工的角度阐述如何在施工环节中,通过特定措施有效防止雷击对信号设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在运用电气几何模型对接触网捕雷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地阻抗对导线参数及场线耦合的影响,利用修正的电报方程对雷击时接触网上的电压、电流分布进行求解。建立了绝缘子闪络模型,对雷击过电压下绝缘子闪络进行仿真,分析了支柱通过钢轨接地、支柱上架设避雷器等方式对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地阻抗会对接触网雷击过电压的幅值及波形产生一定的影响,应根据设备实际的绝缘配合水平来配置避雷器。  相似文献   

19.
本书为“高速铁路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丛书”之分册。随着铁路信号设备中电子元件的不断运用和铁路运输的日益繁忙,针对我国高铁运行环境和设备特点,开展高铁信号系统雷击电磁瞬态防护理论和方法研究迫在眉睫。本书主要从解决雷击电磁瞬态定量分析和雷击电磁瞬态多途径耦合定量分析2个问题切入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0.
5T探测设备在全路的安装实施,对保证铁路车辆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雷击导致的探测站设备损坏,无法正常探测的事例仍有很多。为了使5T探测站设备少受雷击的影响,查找防雷系统的薄弱环节,使探测站尽量少受雷击的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