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钎焊是常规激光焊接的扩展,是一种高质量和高精度的焊接方法。文章主要针对介绍焊接生产线激光钎焊系统的工艺原理、系统组成和工程应用,以及激光钎焊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刘嘉  林科  陈鑫 《北京汽车》2021,(6):41-44
汽车车身的焊接质量是整车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不断提高和优化焊接质量是车身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作.通过建立车身PQI (Process Quality Intelligence,焊接过程质量智能)系统,对车身电阻点焊焊接过程中的焊接飞溅、电极帽磨损、参数更改、故障信息等进行动态监控,通过PQI系统进行质量预警,不断提高和优化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钣金零件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较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机器视觉的汽车钣金零件焊接系统,该系统通过视觉传感器测量汽车钣金零件的二维焊缝尺寸,并在焊接后通过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实施焊缝质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机器视觉焊缝质量好、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提高汽车钣金零件焊缝尺寸的激光焊接精度,有利于实现汽车钣金零件激光焊接的过程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新品推介     
多用途点焊系统 PR-8型电阻点焊系统可以满足用户所有焊接需求,包括双侧点焊、单侧点焊、手锤点焊、垫片焊接、螺栓-螺母焊接等多种焊接作业。该系统有以下特点:智能型点焊枪、715V输出功率,空气冷却以及微处理器程序设计。(ProSpot) 新型四柱举升设备 新型123系列中的四柱举升设备(SMO123-EL2)可提高维修生产率。其主要创新特点在于:举升高度提高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改进后的焊接清枪系统在汽车工业现场机器人弧焊工作站中的集成运用,并结合机器人系统的可编程性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及结合现场实际对焊接清枪系统在焊接质量提高等方面的优点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柔性化生产的要求,机器视觉被广泛应用在激光焊接中。文章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在汽车制造业激光焊接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视觉激光焊接系统的组成,并重点分析了视觉技术的应用,如标定、焊前检测、焊缝轨迹控制及焊后质量检测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液力变矩器上盖连接块焊接接着形式、动平衡使用特点、焊缝金属高性能指标、焊接质量零缺陷控制要求,采用机器人+变位器柔性焊接系统,解决了焊缝几何尺寸一致性、空间位置对称性、填充金属均匀性的技术关键。并阐述了机器人系统的焊接电源、变位顺和送丝机构的合理配置,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液力变矩器上盖连接块FCAW工艺参数以及防止焊接缺陷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8.
侯木 《交通科技》2015,(2):174-176
基于知识库的船体焊接工艺设计方法是随着智能化普及应用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船舶焊接工艺设计方法。为了提高焊接设计的效率,克服以往工艺方法依赖焊接专家经验的问题,分析了基于知识库快速化、智能化实现焊接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实现了船体焊接工艺知识库及工具包的系统设计,并给出了船体焊接工艺知识详细构成。该方法可同时为大型船舶、桥梁和海工装备的焊接工艺设计制造提供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9.
孙树韬  刘洋  杨威 《时代汽车》2021,(7):139-142
汽车螺柱自动焊接 质量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板材尺寸变化、表面清洁度、焊接参数、焊接轨迹等均可能造成螺柱焊接不良,因此存在螺柱焊接开焊、内部存在瑕疵的风险较大。2019年,根据大众"康采恩质量标准",汽车螺柱焊接检验标准除三检件时可利用力矩检查外,其余零件只可用目视检查,不允许使用橡胶锤敲击螺柱。但目视检查无法对存在问题的螺柱准确进行检测,也因此提高了汽车螺柱的质量风险。本文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生产焊装二车间实际项目使用经验,汽车螺柱焊接质量监测系统在汽车制造业使用的应用实例与分析研究,重点介绍汽车螺柱焊接质量监测系统基本构成、工作方案,尤其该系统对汽车制造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白车身的制造过程主要以冲压件的拼焊为主,由于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变形、夹具的定位精度等因素产生焊接误差,使白车身焊接质量较难控制.为了更好地对白车身的焊接质量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在解放J6主焊线十二工位(M12)采用了激光在线检测系统,对前风窗和左/右车门洞的30个关键点的空间坐标尺寸进行在线检测.该系统具有效率高、与加工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智能制造整体能力成熟度等级评价出发,探讨了整车制造车身车间智能制造评级的方法以及针对某个车身车间的评级结果,得出整车制造车身车间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是焊接设备监控以及焊接质量控制智能化。文章推荐采用边缘计算框架作为车身车间的智能焊接系统标准规划,搭建了某个车身车间智能焊接系统的网络框架,并详细说明了智能焊接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相似文献   

12.
朱海良 《隧道建设》2022,42(Z1):413-419
为解决当前盾构管片钢筋骨架焊接主要以人工焊接为主,存在劳动强度高、焊接环境差、焊接质量不稳定、焊接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采用自动焊接的方式取代人工焊接。结合自动焊接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就实现钢筋骨架自动焊接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基于2步法,同时配套自动焊接生产线及工装夹具设计,即先完成钢筋网片自动焊接,再基于钢筋网片实现整个钢筋骨架的自动焊接。考虑到装备的经济性和灵活性,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方式。结果表明: 1)钢筋骨架自动焊接系统具有对电力系统要求不高、产品焊接质量均匀可控、系统安全可靠等特点; 2)钢筋骨架自动焊接技术改变了钢筋骨架制作以人工焊接为主的传统加工方式,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盾构管片钢筋骨架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盒式梁车架总成主要靠焊接连接,焊缝复杂,弧焊后变形量大,影响悬架、转向、发动机等系统的后续装配精度。为了保证车架的焊接质量,文章夹具结构、焊接顺序和焊接设备等方面提出对盒式梁汽车车架的焊接变形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重卡驾驶室焊接生产中,由于制作工艺要求需要采用单极点焊,所以单极点焊的焊接电源不同于普通点焊焊接电源,本文对单极点焊机器人焊接系统的结构以及其使用当中的设备维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冷却水循环系统应用日益广泛。冷却循环水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是用水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循环冷却。本文对汽车工业循环水系统的做了探讨与研究,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对工业循环水系统的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冷却水循环水系统的发展。针对汽车厂焊接生产线点焊设备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点焊热能而需即时冷却的问题,提出一种效果可靠、成本经济、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的焊接生产线系统设备冷却用解决方案,该方案对冷却循环水系统中的各个单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此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到汽车厂各类焊接生产线中。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转向架焊接车间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集控管理需求,开发设计了集PDM、QMS和MES为一体的焊接车间现场管理上层系统,基于转向架焊接产线数字化的机器人智能集控操作,借助数据接口实现对所有生产系统数据的有效流转与链接。该技术系统采用了集中管控、生产执行控制与可视化监控等模块,针对转向架焊接工艺特征与转向架焊接产线数字化生产需求,研发应用智能传感RFID、交互集成M2M、在线质量监测、集群控制和Digital Twin等诸多关键技术工艺,形成了高度柔性化、数字化、自动化合高效率的转向架焊接管控车间,实现了对夹具/胎位、设备、人员以及所有零部件等资源的实时调度、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17.
阎功杰 《世界汽车》1997,(11):15-17
从工艺设备,生产线,夹具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大发的轿车车身总成柔性焊接生产线。该焊接线采用焊接机器人,夹具托盘,日本大福公司的电动单轨输送系统等,实现了轿车车身总成的柔性焊接生产,被认为是轿车车身柔性焊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纵梁平板点焊线是目前国内首创的中厚板点焊生产线,采用先进的数控及自动编程系统,实现了上下料、进出料、定位及焊接完全自动化。采用创新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技术,提高了板材的焊接质量,消除了汽车纵梁压形过程两层板材流动不均匀而造成内、外板腹面孔出现边孔错位等缺陷。  相似文献   

19.
蒋涛 《隧道建设》2022,42(10):1789-1796
为解决人工焊接钢筋骨架时存在的焊接质量不均匀、生产效率低下,以及示教型焊接机械人焊接中存在的对钢筋骨架总装要求高、定位困难等问题,首次将基于3D结构光相机的机器视觉技术引入隧道衬砌管片钢筋骨架自动焊接中。首先,分析钢筋骨架结构特点,制定具体焊接策略;然后,通过钢筋接头特征的抽象提炼以及小型验证试验,完成控制软件和图像处理算法的开发和编制,再将其移植运用到实际钢筋骨架焊接测试中。结果表明,机器视觉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对钢筋骨架焊接点位的成功纠偏,引导了机械手精准焊接。相比于原示教型焊接系统,3D结构光相机的引入使钢筋骨架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激光飞行焊接系统在白车身车门上的应用。通过对激光飞行焊调试方法的研究及激光焊接参数的优化,达到了激光飞行焊接质量认证的目的。激光焊头通过CAN总线的方式与机器人通讯,实现激光飞行焊接的功能。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相对稳定的激光焊接参数,并确定激光的离焦量,激光功率是影响激光焊接质量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