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大兵  陈爱红 《隧道建设》2012,32(3):388-392
为解决目前山岭隧道施工方案优化多局限于单项内容的问题,实现从总体和全局层面进行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的目的,结合隧道施工实践,从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的原因、目标及原则谈起,全面探讨了隧道施工主体结构(洞口工程、开挖支护方案、二次衬砌方案)、辅助坑道、作业环境、组织管理(运输方案、管理方案)、成本管理的优化内容,通过优化,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从事隧道施工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能提高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密度的优化方法。通过设计一台样机,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空载和负载性能进行仿真,并利用motor-CAD软件E-mag模块进行优化设置,优化方案与原电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证明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对方案优化后的样机进行台架测试,试验结果为优化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某带热泵系统的微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为对象,开展低温 CLTC-P循环工况下的续驶里程测试,通过综合研究 测试数据并分解整车能量流,探讨提升续驶里程的潜在方向。基于AMESim平台建立包含热管理系统的整车动力经济性 模型,经校准后仿真对比不同优化方案,制定组合优化方案。试验验证结果显示,组合优化方案可将低温续驶里程提升 12.6%,其中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的贡献显著优于整车阻力优化方案和控制策略优化方案。为提升纯电动乘用车低温环 境下的续驶里程提供参考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Synchro进行干道信号协调优化时选取较好信号配时方案,应用Vissim模型搭建了基于最小延误、最少停车次数和最小PI值3种不同优化目标方案的仿真平台.以行程时间、延误、平均排队长度以及停车次数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3种优化目标方案.以北京市首都机场东区四纬路为例,研究结果表明,以行程时间、延误、平均排队长度以及停车次数为评价指标时,基于最小延误的优化方案均为最优.建议在利用Synchro进行干道信号协调优化时,采用基于最小延误的优化方案而不是默认的基于最小PI值方案.此外,基于最小PI值的优化方案在除停车次数之外的评价指标对比中,明显优于基于最少停车次数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深基坑优化选型时权重的选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模糊数学相关理论进行基坑优化选型中涉及的目标权重向量,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深度优化,达到增加优化选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迁移性。通过对2个基坑支护工程实例的方案选型,进一步说明此优化方案的必要性及实用性,提高决策者在方案选型过程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上海长江隧道联络通道冻结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超  岳丰田 《隧道建设》2012,32(6):843-848
上海长江隧道共设置8条联络通道,全部采用冻结法施工。为了优化联络通道的冻结设计参数,通过对1#联络通道冻结过程的现场实测,分析冻土帷幕厚度、冻土平均温度、开挖面温度等参数的演化规律;以冻结效率为考察指标指出了原冻结方案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联络通道冻结设计的优化方案;运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采用优化方案时联络通道的冻结温度场发展过程,并以采用优化方案的5#联络通道的冻结实测数据为例,对比分析了优化方案的冻结效果。实践表明,优化方案下形成的冻土帷幕有效厚度大、平均温度低、冻结效率更高。对冻结方案的优化设计为后续7个联络通道冻结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西宁文汇桥为主跨158m双塔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采用"先梁后缆"法施工,加劲梁采用逐节段支架现浇法施工。该桥加劲梁体系转换原方案为三轮吊索张拉,由于原方案施工周期长、施工措施费用高,提出将原方案优化为两轮吊索张拉(优化方案)。为分析优化方案的优化效果,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优化前、后2种体系转换方案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结果表明:与原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在第1轮吊索张拉时,吊索的竖向位移均在控制界限范围内,无需临时接长,可节省施工成本;主缆和索鞍间的抗滑移安全系数和桥塔应力均变化平稳,简化了计算分析过程;优化方案可以减少一轮吊索张拉,并在缆索架设阶段进行部分二期恒载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南昌市洪都高架桥PM28~PM31号墩上部结构采用3×35 m多幅变宽连续梁结构,主梁预制后采用2台架桥机在墩顶0号块处同侧同步吊装、“S”形架梁方案(原方案)逐跨拼装施工。针对原方案造成结构局部应力及扭矩过大等问题,提出3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1:“内外交错”架设;优化方案2:“先内后外”架设;优化方案3:“先外后内”架设)。为选择合理的优化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从结构受力及变形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选。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案2施工时,各施工阶段的墩顶位移差均接近0,桥墩受力最优;PM29号墩墩顶0号块底部的压应力储备最大;主梁1-2的应力变化幅值最小,且成桥后梁底压应力储备最大。洪都高架桥后续同类桥梁均选择优化方案2施工。  相似文献   

9.
景观桥兼有桥梁的功能性及艺术性,近年来成为城市桥梁设计的趋势。景观桥在兼具景观美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桥梁方案的可实施性。以实际工程为例,论述连续钢拱桥结构方案,并且结合结构体系、桥面系支座布置和拱脚处理,讨论了桥梁方案的优化思路。城市景观桥方案初创阶段重点关注桥梁方案整体景观效果,方案优化阶段应以桥梁结构工程师视角进行方案优化,从而指导后续施工图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永川 《上海汽车》2017,(12):55-59
安全气囊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员安全的重要模块之一。首先根据安全气囊静态点爆试验分析气袋展开过程中出现偏斜的原因。进而提出优化折叠方式和优化结构参数的2种优化方案,采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种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然后综合2种优化方案,加工气袋样件,通过试验验证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极限平衡法对广东某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原治理方案进行了天然、暴雨、地震三种状态下各工况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各工况下整体稳定性验算。比选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比原方案具有安全稳定系数高且造价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车辆巡航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并编制了遗传算法优化程序,分别对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方案1)以及隶属度函数形状(方案2)进行优化,并比较了两种方案对模糊控制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优化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方案1)取得更令人满意的巡航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对广州机场第二高速大观路隧道间距受限路段的交通标志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既有设计方案,从是否取消出口300 m预告标志和解除布设于隧道出口前150 m或250 m的禁止超车标志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四种标志优化方案。通过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了56名驾驶人在四种优化方案和原始方案下的运行速度、横向稳定性和换道平顺性指标,最终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间距受限路段的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下的行车安全风险量化值最高,安全性最低;四种优化方案有利于提升间距受限路段的行车安全性。四种优化方案内,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移动至隧道出口前250 m、取消出口300 m预告标志的方案较其余方案行车安全风险量化值低,故推荐为最佳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隧道浅埋暗挖段软土深基坑围护结构特征,提出深基坑开挖支护优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基坑支护优化前后钢支撑轴力和桩身侧向变形,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市道路网中短间距交叉口引起的蓄车能力低、交通拥堵问题,提出针对该类交叉口进行交通组织方案优化,并运用信号协同控制方案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中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交叉口改善方案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用APDL参数化有限元语言编制用户程序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在满足围岩稳定性要求基础上的优化结果,通过对不同优化结果的分析,对优化结果进行适当调整,给出了几种较为合理的优化方案;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对给出的几种支护结构优化方案进行围岩位移场和应力场、支护结构受力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较为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信号交叉口方案优化时,渠化组织优化研究与信号配时优化研究相分离,从而影响了研究的整体效果。文中以北京市怀柔区的典型交叉口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特性分析,利用Synchro仿真软件对信号交叉口的现状信号配时方案进行分析,并对配时方案进行优化。结合分析结果,判断渠化组织的合理性,再根据渠化组织确定相应信号配时方案。将信号配时优化与渠化组织协同考虑,最终确定推荐的渠化与信号配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某纯电动轻卡为研究对象,在保持动力传动系统方案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整车控制,提出续始里程优化方案。基于CRUISE-MATLAB联合仿真平台搭建整车模型,对各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过度影响车辆驾驶感受的前提下,通过电机制动扭矩优化、及电机功率衰减可以有效的延长车辆的续驶里程,其中电机制动扭矩优化效果较为显著。综合优化方案可以提升28km续驶里程,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许涛  张建操 《北京汽车》2011,(3):21-22,32
文中首先介绍了氧传感器的作用以及布置要求,然后通过CFD软件StarCD对氧传感器在排气系统的原始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原始方案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某电动车的驱动电机转子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针对强度分析结果进行结构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分析,优化后方案与原方案相比减重18.8%。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转子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