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两方面,就振动成型级配碎石基层的强度和模量进行研究,并对试验路进行了跟踪观测.研究发现,振动成型级配碎石的CBR值较重型击实有大幅提高,回弹模量高于相同应力状态下重型击实试件.采用振动成型级配碎石铺筑的基层现场CBR试验结果与同等压实度条件下室内CBR值吻合较好.这充分说明了振动成型级配碎石基层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路用品质.  相似文献   

2.
黄土路基强度控制指标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关中地区粘性黄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浸水时间、压实度与cBR值关系,含水量、压实度与回弹模量的关系.提出CBR测试条件对黄土填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不适应性,浸水4天的CBR值变异系数较大;含水量、压实度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很大,回弹模量的实测、压实时黄土含水量和施工压实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级配碎石材料标准振动成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级配碎石的室内试验目前均采用击实法成型,不符合振动对无粘结粒料压实有效的原则且反映不出级配类型的差别;在自行研制的振动成型设备上,对3种结构类型的级配碎石进行振动压实试验,考察了频率、离心力、振幅对压实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频率、离心力保持不变时,存在最佳振幅;激振强度对压实的影响存在阈值。给出了各结构类型级配的最佳振动参数和室内振动压实试验标准参数,并比较了击实法与振动方法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类SMA骨架原理及筛分试验方法,得到通过重型击实、振动压实、现场碾压后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参数及关键筛孔通过率,得到三种压实方式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级配的衰变影响规律:重型击实振动压实碾压成型。室内振动压实得到物理指标指导现场施工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压实度是基层施工的关键控制指标,室内标准密度大小直接影响压实度。通过对室内重型击实试验与振动压实试验中不同成型方法对级配和密度变异性影响的研究,得出悬浮-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用重型击实和振动压实法成型混合料时,对初始级配和最大干密度改变都不大;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用重型击实成型时,对初始级配和最大干密度影响较大,用振动成型法成型时对初始级配与最大干密度的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重型击实成型和振动压实成型两种方式,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铣刨料的物理特性和路用性能,并与现场施工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振动压实成型方式下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高于重型击实成型方式,二者强度比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合取芯芯样试件内部集料排布和空隙率状况,振动压实成型方式与实...  相似文献   

7.
研究振动和击实成型方法对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和抗剪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强度差别产生的原因;试验中应用高精度静三轴仪对选定的级配碎石进行振动成型和击实成型的抗剪强度研究,揭示不同成型方法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振动成型级配碎石的峰值应力、残余强度和初始模量较击实成型分别提高了22%、20%和90%,破坏应变有所降低,下降的幅度为10%;对强度参数来讲,内摩擦角φ提高2°,振动成型法的粘聚力C比击实法的提高了38%;振动成型试样的抗剪强度比击实的提高20%;振动成型试样的颗粒定向作用明显优于击实成型,使其抗剪强度高于击实成型试样。因此,在工程中要加强级配碎石的振动碾压,以提高级配碎石的抗剪强度潜能。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路基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静压成型方法制作不同压实度、含水率的标准试件,采用室内承载板法进行路基回弹模量测试,分析了压实度及含水率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路基回弹模量随路基压实度的降低而降低,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路基回弹模量增加幅度逐渐降低;而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路基回弹模量降低幅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路基含水率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比路基压实度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大,压实度一定时,含水率每增加2%,路基回弹模量降低10~15 MPa;含水率一定时,路基压实度每降低2%,路基回弹模量降低3~7 MPa。  相似文献   

9.
压实度和含水量对于压实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勤  赵发章  张洪亮 《公路》2006,(1):67-70
通过压实黄土的室内回弹模量试验、湿陷试验、动三轴试验和抗剪强度试验,分析了压实度和含水量对压实黄土的静态回弹模量、附加压缩变形、动模量、动阻尼比和抗剪强度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发现,在常用的95%的压实度基础上继续提高压实度对于提高压实黄土的回弹模量和抗剪强度仍然很有效;当压实度达到90%以后,压实黄土浸水以后产生的附加压缩变形基本可以消除。试验结果为黄土地区路基压实标准确定以及回弹模量、抗剪强度等取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土压实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黄土路基沉陷变形是黄土地区公路的主要病害的现象,通过激光粒度试验、能谱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图像处理系统、振动压实试验和标准重型击实试验,从内部因素(黄土的物质组成、显微结构)和外部因素(压实方法、压实功)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黄土压实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干密度与粒度成分的关系较复杂.具体应用时,要考虑黄土的工程地质分区、黄土的时代等多种因素加以确定;压实并不改变黄土的化学成分;随着压实度的提高,黄土由原来天然状态的粒状、架空、接触结构,逐渐改变为粒状、镶嵌、接触-胶结结构;在推荐参数条件下,黄土振动压实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都略小于室内击实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随着压实功能的增加,黄土的最佳含水量减少,最大干容重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继续增加压实功也不会明显降低最佳含水量和增加最大干容重.  相似文献   

11.
对压实度标准和室内成型试件方法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美江 《公路》2001,(12):81-83
通过对动力和静力压实方法的机理分析,指出重型压实标准的实验方法巳不能模拟施工现场的振动压实工况,其击实功也不能适应现代压路机的压实功能,从而提出改进确定标准干密度方法的思路;由于振动成型和静力成型形成材料的内部结构不同,室内成型试件的方法也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压实均匀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压实不均匀的问题,探讨了振幅、频率、碾压速度对压实度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轮宽方向振幅均匀是确保压实均匀性的最基本要求:压路机振动轮激振力作用中心面与振动体质心的重合程度是影响振动轮振幅均匀性的关键因素;在振动轮直径一定时,碾压速度主要由振动冲击间距决定。建议对压实均匀性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对悍马DV08V振荡压路机振动性能,尤其是在低振动作业许可环境下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类似机型,在现场测试了两者引起的建筑物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值和压实度值,分析论证了悍马压路机压实效果和对建筑物低振动影响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振动压实时土体的不对称滞回特性和振动压实过程中振动与波在土体中传播及其压实效应的基础上,给出了土体的不对称滞回力模型,建立了振动压实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运动方程并求其解。研究发现用考虑了不对称滞回特性的振动压实系统来描述土体运动规律,与实际振动压实工况相吻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温岭某地城中村改造的房屋拆迁建筑垃圾填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组分构成的基础上,对砖,混凝土块和石块进行点荷载强度试验,分析其强度差异性;进行重型击实和振动击实试验,从击实特性曲线和击实前后颗粒破碎等方面对比两种击实方式的差异性;进行CBR试验、浸水条件下的回弹模量试验,分析再生填料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砖、混凝土块和石块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是引起颗粒“二次破碎”的关键;振动击实后的填料干密度远大于重型击实;填料CBR值和浸水后的回弹模量值满足路基设计技术水平。建筑垃圾再生填料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能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振动压路机的振动特性、土的压实和振动在土中的传播三类问题,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机—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详述了建模中的若干问题,讨论了压路机的振动特性、土的应力分布和振动在土中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为了建立振点间距和振动时间的计算方法,对振杆密实可液化地基加固范围进行理论预测.针对已有基于能量法的液化评估方法不适用于地基密实设计的现状,发展了基于地震容量曲线的液化评估能量方法,并对其应用于振杆密实设计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振杆密实模型来预测液化范围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门槛剪应...  相似文献   

18.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静压法与振动法成型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结构和性能与成型方法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击实方式对混合料级配和结构的影响,对同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别按振动法和静压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成型试件的物理性能和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振动法成型的混合料物理性能和结构性能明显优于静压法成型的混合料。以工程实例对试验研究进行了验证,振动法更适合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以该方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来控制现场施工质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