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分析点式感烟探测器、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地铁电缆夹层、高大的车库空间、装修方案复杂的车站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等场合应用的不足,通过对吸气式烟雾探测技术与传统的火灾探测器在地铁环境中的应用特点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吸气式烟雾探测系统具有安装灵活、易维护等特点,推荐在地铁上述重要或特殊场所采用吸气式烟雾探测报警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地铁建设中,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地铁设备区走廊取消了吊顶,由于设备区走廊没有了吊顶,给传统点式探测器安装及维护带来诸多问题。对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技术及其优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通过典型火源燃烧试验分析了地铁车辆段内的烟气蔓延特性,对高大空间常用火灾探测器在地铁车辆段内的探测性能及抗雾霾干扰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光截面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相结合的探测方式,可有效实现地铁车辆段内的火灾早期探测。  相似文献   

4.
田裳  戴永钧 《中国铁路》2002,(10):63-65
介绍了VESDA极早期烟雾探测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通过对比分析VESDA与传统战式探测器的本质区别,阐述了VESDA在铁路通信、信号机房等重点部位“防火于未燃”的特殊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的特殊环境给火灾探测装置选型带来很多困难,光纤测温系统的出现为解决地铁隧道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的原因、特点,针对地铁隧道的环境特点,对火灾探测器的功能、作用和选型进行分析,给出地铁隧道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利用动态火灾模拟软件,通过仿真模拟试验,获得地铁站台典型区域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对不同火源的报警响应时间,研究不同火源工况下站台区域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响应性能,搭建简易模型进行实体试验。将2种试验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的火源类型、火源位置和火源功率对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均有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火源类型。油池火的实测报警时间与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对较吻合,而聚氨酯火和棉绳阴燃火的实测报警时间则明显长于数值模拟的报警时间。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应考虑适当减小探测器纵向间距并在关键区域增设探测器,并引入可视图像早期火灾报警系统以辅助火灾探测,提高地铁站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7.
具有恒定灵敏度的智能型光子探测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于铁路车辆热轴探测的红外探测器,无论是热型红外探测器,还是光子型红外探测器,都是属于温度敏感器件,因而能有效探测热轴。但是这类器件的灵敏度会随环境温度而变,这给热轴判别和定理检测工作造成很大麻烦,本文介绍采用环境温度实时采样跟踪,数字化电位器自动增益调整和单片微机智能化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光子探测器灵敏度基本恒定,整个系统都内藏于探测器小盒内,使用方便,有利于高速车辆的热轴探测。  相似文献   

8.
地铁车内空气参数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外建筑室内环境品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铁路空调客车空气参数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地铁客车车体自身特点和运行特点以及车内空气参数的具体条件,对车内空气参数的热舒适性指标、空气品质指标和气流组织指标的选取进行分析。指出对地铁客车热舒适性指标的温、湿度需严格控制。同时对地铁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参数指标涉及的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地铁车辆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火灾报警系统的选型要求,介绍了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参数、功能、电气接口、试验方法、运用试验等,并给出了系统选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铁通风网络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地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引起空气流动的特点,采用通风网络理论,对空气流动现象进行合理简化,对于复杂的地铁网络系统,利用图论中“树图”理论形成独立回路,并利用电路理论中有关定律解算回路中的风量,风阻。发展和完善了地铁空气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某轻轨地下部分环境控制设计的任务,对地铁系统速度场,温度场进行了预测,并对不同的环境控制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的实施对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设计影响比较大,结合地铁设计情况,对GB 50116—2013新规范引起的地铁FAS系统的保护对象等级、列车火灾信息上传方式、消防控制室、消火栓按钮启泵、电梯联动、防火门联动、可燃气体报警接入方式、区间隧道保护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为地铁项目的 FAS设计提供借鉴。新规范对地铁的保护更加全面可靠,同时也增加了地铁FAS造价,地铁FAS应综合考虑地铁的维修维护、造价、实用性和有效性综合考虑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地铁车辆火灾发生原因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天津地铁2号线车辆火灾报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通过采用一系列措施,防止地铁车辆火灾报警系统误报现象,不仅提高了地铁车辆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还保证了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3.
地铁防灾救援系统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分析了地铁火灾的特点,并从火灾预防、监控与报警、人员救援、火灾扑救与灾后处理等方面对地铁火灾救援系统进行了阐述和概括.  相似文献   

14.
走行部作为城轨列车的关键部件,其服役状态对列车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城轨列车走行部实时监测系统尚在起步阶段,且多数集中在轴箱监测,监测功能单一。研究并设计一套城轨列车走行部地面检测系统,针对轮对尺寸、车底关键部件异常及轴箱、电机等部件温度异常具有检测报警功能,此外还具备系统自检、自动防护、测轴计速和车号识别读取的辅助功能。系统实现了对城轨列车走行部关键零部件的通过式检测,并能针对检测结果做出故障预警。该系统已在北京地铁9号线投入使用,对现有列车检修工作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对城轨列车在途监测的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北京地铁1号线国贸站环控系统(BAS)现状和地铁运营管理要求,提出了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解决方案,方案包括在发生火灾时节能排风系统尽快切换至火灾报警系统(FAS),实现消防排烟功能。方案以不改变原有操作习惯为原则,具体采用智能控制策略,建立适合地铁车站环控变频节能方法,达到节能及提高旅客舒适度的环保要求。最终使地铁车站内的中央空调水系统和风机系统能耗降至最低,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北京地铁车站节能工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深度集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结合重庆3号线西门子设备详细描述其具体设计方法。实践表明,综合监控系统中的深度集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缩短应急事件的处理时间,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比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独立组网以及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就现代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构成、功能实现以及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建立以适应现代地铁发展而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救灾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的间隙探测,是地铁交通行业的疑难问题。目前国内地铁主要采用激光对射、红外对射和车尾设置瞭望灯带的探测方案,但这些方案存在误报率高、定位精度低以及探测盲区等问题,从而降低地铁运行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目前间隙探测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全自动运行线路更高的安全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间隙防夹探测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可克服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实现障碍物的可靠、精准、智能识别,继而提高未来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运营效率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经过研究发现,火灾的发生机率具有双重性,即随机性与不确定性。而运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火灾信号,就是将不确定的一面转化成比较准确的一面。基于此,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计算和探测火灾图像的形成规律和信号特征,给出神经网络的具体结构和输入输出单元的设计方案。并对一系列的火灾样本图像和干扰图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更有效地减少火灾的误报警率,提高火灾报警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