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有轨电车客流不足的现状出发,分析有轨电车的运行特征和运能,指出有轨电车在路径选择时存在的问题。结合完整街道理念,给出双向4车道道路上有轨电车规划断面和交通组织的建议,以期对有轨电车规划由新区进入中心城区的路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90年代,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发展趋势是:交通需求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道路设施增长的速度,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并没有因旧城改造而减小;相反,因机动化交通的进程加快,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和中心区道路的改造困难,交通压力更大,交通堵塞更严重,交通环境恶化.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居住稠密,面对21世纪的交通,发展大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将是城市交通发展中不容置疑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旧金山市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毗邻太平洋。旧金山、柏克莱和圣荷赛等城镇座落在旧金山湾四周。 旧金山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两个:BART(湾区快速交通)和MUNI地铁(城区地铁)。 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BART线路总长167 km,共39个车站,连接旧金山和周边的柏克莱、圣荷赛等城镇,服务湾区内300万左右的居民。167 km线路中,通过市中心的30 km为地下线路,5.8 km是横穿旧金山湾的海底隧道,5.5 km是穿越柏克莱山的隧道,36.8 km是高架线路,其余88.9 km线路为地面线路。39个车站中,14个位于地下,13个是高架车站,12个是地面站。其中位于旧金山市中心的4个车站和城区地铁共站运营。 湾区快速交通干线的延伸线于2003年6月延伸至旧金山国际机场。 标准轨距的城区地铁服务于旧金山市。该系统类似德国S-Bahn系统或美国波斯顿、费城有轨电车网。其城区内的线路为平行于湾区快速交通地下线路,设8个车站。 此外,在旧金山的市区道路上还行驶着一种另类轨道交通:钢缆车(Cable Car)。这种轨道交通于1873年开通,曾盛行于美国和欧洲一些城市,现在除旧金山外,其余均已绝迹。  相似文献   

4.
构筑城市绿色交通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机动车辆的急剧增加,使城市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趋严重。此文倡导绿色交通理念,通过对城市交通方式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对城市绿色交通基本内涵的探讨,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思路,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和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消息为了控制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英国正在酝酿将燃油税和道路税综合成一个按行驶里程一次性收费的办法,同时对城区交通拥堵区域设定较高的收费标准。据英国媒体报道,拟议中的收费办法要求,英国每辆汽车都要安装卫星定位和信息传输系统,以便交通监管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相邻城市之间、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之间跨组团客流日益增加。城际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城市区域内重大经济区之间交通问题的一种交通方式,逐渐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或已开展相关工程设计建设。由于城际轨道的跨地区特性,轨道交通通道与区域间既有道路通道通常处于平行或重叠关系,因此带来了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与既有道路、市政工程及其他工程的冲突问题。如何处理好城际轨道交通线路与其他工程共用通道的关系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从线路平面、工程可实施性、规模预算等方面对与其他工程共用通道的方案进行了比选,以期为其他轨道交通工程类似方案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铁路道口对安全及其城市交通拥挤的影响等角度,对照国内外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交设置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上海中心城区道路与铁路立交的设置标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上海市中心城区铁路平交道口列车通过数量和道路交通量的现场调查结果,研究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城区道路与铁路立交布局规划框架方案与实话优先等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高架桥交叉口合理桥跨孔径布置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轨道交通高架桥交叉口孔径布置存在的问题,研究新城的规划用地性质、人口规模、增长特征、交通特点.结合轨道交通高架线建设对沿线常规交通的影响,通过对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的分析,得出大跨度轨道桥对交叉口车道通行能力影响有限的结论,提出轨道交通高架桥在不同级别道路交叉口的合理布跨原则.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城区物探环境品质恶劣,地表、地物状态复杂,不同物性的干扰源众多,常规物探方法应用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城区物探环境品质评价与对策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微动技术作为城区主要物探手段,以城市轨道交通不良地质体勘察为主要工程领域进行微动技术应用,评估、研究其适用性、准确性及可靠性,探寻一条适于城区物探环境的新的有效技术途径。研究结论:(1)通过对城区物探环境品质的综合评价和对策研究,探讨了城区物探面临的局限性和受制约性现状,表明城区物探具有方法创新的技术必要和应用需求;(2)将微动技术作为城区主要勘察手段,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成功探查并确定了多种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及赋存状况;(3)微动技术在城区物探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场地适用性和成果准确性,能为轨道交通等城区工程的设计、施工、排险提供重要物探依据,并进一步消减地质隐患,具备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当前,中国大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的现象,交通不畅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新长铁路江阴城区段线路的选线中,我们对铁路走向与城市布局、综合交通体系、水利规划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目的是使新长铁路江阴城区段线路成为江阴市多层次、立体化交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创建经济繁荣、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江阴市而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天津轨道交通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天津的轨道交通分为国铁干线、地区城际线、市郊铁路、市域线和市内线等五类,并分别对各类线路提出了规划方案.将主城区内的铁路线改造成轨道交通环线,促成五类轨道交通一体化;国铁干线走城区外围,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进入城区;建设京津唐地区城际线,促进区域一体化;充分利用市郊铁路,疏解中心城区;利用市域线形成轴向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市内线满足中心城交通需求。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体现了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与社区道路公交组成的出行系统特征分析为出发点,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社区道路公交各自的运营特点,以最优化出行者出行耗时为目的,通过概率论和计算机仿真的技术,优化二者间的运营组织,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的协同运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骨干地位,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集疏效率,为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及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然而客流增长速度并不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同步.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增长的滞后性,利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1996-2010年客流与建设数据,基于协整理论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长度以及连接度存在协整关系;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期,客流增长对于网络长度具有显著滞后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客流滞后性减弱;2011年上海城市轨道客流预测误差为9.3%.  相似文献   

15.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北京是一个超大型城市,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633万人,与此同时,北京市机动车数量增长快速,2007年全市注册机动车数量突破300万辆,北京市交通建设和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为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北京市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和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据悉,北京2009年交通投资770亿元,投资额度比去年增长一倍多,并将进一步提高市民公交出行比例。2009年北京市将抓住当前图家加大铁路投资的机遇,重点加快推进“市内地铁+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组成的多层次快速轨道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6.
4月17日上午,浙江举行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动员大会,发布了浙江未来30年交通发展的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浙江将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区、更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人民满意交通样板区建设初见成效,综合立体交通网更趋完善,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世界一流强港、智慧高速公路、高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四港"联动发展等取得示范经验,"1210"交通强省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到2035年,浙江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省,形成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和治理体系,实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互动的单向循环系统.在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不仅仅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客运交通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增长,并形成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对轨道交通引入宁波市鄞州区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具有线路长度超长、承担多重功能等线路布设特点,需深入借鉴其他特大城市的市域快线的建设模式,以更好地符合天津市市域交通需求。建议天津市市域轨道交通快线中通过中心城区的3条线(Z1、Z2和Z4线)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在中心城区段兼顾承担地铁功能的模式,根据客流分布均衡程度选择分段运行和贯通运行。  相似文献   

19.
未来15年,广州交通将如何发展?答案是,广州要做“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高效连接全球,便捷直连湾区城市。刚刚过去的2019年末,广州发布面向2035年的《广州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根据规划,广州将建设“轨道上的广州”,打造“3060”时空,即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30分钟轨道直达,广州与湾区各城市中心60分钟轨道直达。  相似文献   

20.
BRT专用道为BRT信号优先提供了必要的道路条件,为BRT快速、舒适、准点、安全运营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专用道的设置也占用了道路资源,对社会车辆通行有一定影响。平交口是交通转换的节点,控制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分析在设置BRT专用道后平交口交通转换的主要矛盾,研究各种交通条件下的交通组织方案,使道路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达到实施BRT信号优先同时又将对社会交通的影响降到最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