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针对内河船舶全面实施“零排放”后生活污水贮存柜在加装、改造时的容量争议,附属设施配置不规范,检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MATLAB对调研数据拟合分析,得出推算公式。以最低安全配员为计算基准,明确规范建造舱容大小,并提出了粉碎泵、液位检测、排岸计量、控制箱等附属设施的规范建议以及生活污水贮存柜维护保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修改通报)对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做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内河船舶应设置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系统,并具有《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本文从法规要求出发,简要介绍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以及检验发证,为内河船舶正确选用防止生活污水污染的配套设施、获得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73/78公约》、《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及《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0年)中对船舶油污水舱舱容的规定,分析船舶油污水总量的确定;通过对各国推荐的油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的比较分析,提出油污水收集、贮存方法和设备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河船舶生活污水防治是船舶污染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文中通过梳理国内外公约、法规有关要求,结合国外内河流域船舶生活污水防治经验,以长江张家港段内河船舶生活污水防治现状为例,为内河船舶污染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述内河小型船舶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呼吁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加快船舶更新换代,提出改进结构、增设污水舱及舱底水排放系统,合理布置管阀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日常检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法规要求出发,分析了哪些内河船舶需要船舶检验机构签发《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以及检验发证时需特别注意的问题等,为内河船舶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设施的检验以及获得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目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上岸处置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便为系统化解决内河船舶生活污水上岸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叶俊 《中国海事》2021,(4):47-50
该文结合新发布的《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法规(2019)》等法规内容,就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对目前生活污水处理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简单分析,指出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保护水资源意识淡薄、船舶防污染管理手段软弱、港口城市配套建设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内河船舶防污染进程缓慢,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负面效应。江河湖泊的五大污染源(面、点、移动、固体废弃物、其它)中,内河船舶属第三大(移动)污染源,向水中排放的主要是机舱含油污水、油船压载水、洗舱水、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危险物质、生活污水、固体垃圾、事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仅对我国内河船舶在运行、停泊、检修等正常操作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研究。船舶正常操作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废气、船舶垃圾等。笔者通过对我国内河船舶污染途径进行分析,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结合监测技术的可行性、指标选择的合理性、代表性和可评价性,初步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核算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废气和船舶垃圾,在整合分析国内外对污染物总量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内河船舶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的相关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加强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从事长江运输的内河船舶数量的不断增加,船舶的油污水、洗舱水、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对长江的污染有日益加重的趋势,而当前的船舶安全管理中,船舶安全管理部门往往偏重于对船舶航行安全等管理,忽视船舶的防污染管理。从有关船舶技术规范及船舶防污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入手,分析了目前内河船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船舶为应对各国对生活污水和灰水的排放限制,选择通过改造压载舱来储存生活污水和灰水。为规范这一做法,国际船级社协会向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8届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并引起广泛关注。介绍船舶压载舱改造为污水临时储存舱的实际案例,分析改造原因和在压载舱临时储存污水存在的违规风险,并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新标准生效后,船舶在港内、锚泊期间,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极易排满(每人每天产生70升生活污水)因此增设集污舱迫在眉睫。2018年7月1日,国家生态环境部下发的《船舶水污染排放控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生效实施,其中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高于现有法规、MARPOL公约。该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下的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于198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1989)对内河船舶防污染工作作了明确规定:船舶防污染设备的配备应符合国家船舶防污结构与设备规范的规定;船舶检验机构按照防污染规范实施对油水分离设备及其排放系统、污油水(舱)柜及泵、管路、标准排放接口实施法定检验,并负责签发证书;港航监督(海事)机关负责对内河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侯轶仁  杨祥国  陈辉  管聪  李睿 《中国航海》2022,(3):87-93+98
为解决目前内河船舶营运中生活污水排放实时远程监测问题,依据我国现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标准,提出船舶生活污水排放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生活污水排放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的整体架构,利用传感器协同技术、远程数据传输技术、云计算技术开展基于云平台的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测系统设计。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由船载终端与岸基监测平台组成,系统不仅具备生活污水关键参数监测、违规排放分析与报警、违规排放量计算、移动及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PC)端的远程监测等基本功能,而且能够实现远程传输方式切换,避免因区域变化造成系统丧失监测能力。经过试验环境测试,系统稳定、功能完备、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船舶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主要涉及到船舶上的生活污水、舱底油污水、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船舶水污染物是长江内河主要污染物之一,在船舶水污染物中生活污水因其产量大、水质差、混合物多、处理难等原因,将其列为治理重点。本文通过分析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现有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简单的选型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新实施的《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特点,分析当前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船舶生活污水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关防治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如今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随着从事运输的内河船舶数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内河船舶在行驶过程中会向水中排放大量的机舱含油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垃圾等等,还有装载化学品船舶由于翻船事故造成的化学品倾入内河造成的污染,使内河水域水资源质量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加强内河污染问题的有效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详细列举了内河船舶污染的几种类型,随后就当前防污染治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基于目前现状给出了一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半舱货船是内河常见船舶类型,具有多种颇受船东欢迎的特点。本文针对半舱货船在船舶检验证书中船舶类型表述混乱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船舶类型规范化表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