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军 《铁道学报》1995,17(A01):32-35
本文针对牵引供电系统的AT、BT、直供、单线、复线等型式和各种供电方式的牵引接触网的电气特性,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即四端网络级联网络,该模型及其仿真算法适用于牵引电系统仿真器(TPS)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20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中广泛采用。随着运量的快速增长,复线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能力已按满足同型列车以最小追踪间隔时分连续追踪运行进行设计,从而使牵引网电气负荷呈现出周期性。本文从周期性负荷的等效原理出发,对复线牵引网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与计算,求得牵引网负荷合成的内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效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复线直供牵引网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追踪间隔数与上行(或下行)列车平均电流的乘积;并联供电时供电臂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近似等于分开供电上行(或下行)等效电流的3/4加上分开供电下行(或上行)等效电流的1/4;上下行并联供电对供电臂载流能力的改善程度,随上下行电流的差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改善程度为单面坡负荷条件下降低1/4;分区所等效电流主要与上下行列车电流的差距有关,当上下行列车电流大小相等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小,当有一个行车方向无车或列车电流为零时,分区所等效电流最大并近似等于有车方向分开供电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3.
依据高压短路暂态分析理论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接触网故障定位的新思路。它充分利用了接触网悬挂点密集的特点,能将短路故障范围定位在一个跨距之内。该系统能适用于目前所有的牵引供电方式,包括DN、BT、AT以及一些新建铁路干线所采用的复线全并联直接供电、复线全并联AT供电等。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牵引变电所接线方式及接触网故障判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接触网供电除在供电臂末端实现常规并联外,还在供电臂中间进行并联,直接供电方式设置并联点,通过网上开关实现上、下行接触网并联供电,AT供电方式在AT所设置并联开关,实现接触网并联供电。对客运专线接触网采用并联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及分区所、AT所接线方式,以及相应的接触网故障的判定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常规的复线AT牵引网结线方式为上下行并联供电。所谓上下行反相供电,是指上下行线馈线供电电压有180。相位差,即上行T线与下行F线并联,而上行F线则与下行T线并联。这种供电方式对AT牵引网技术经济指标可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反相供电的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6.
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仕斌  王伟 《铁道学报》1993,15(4):19-27
电气化铁道AT供电牵引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变化大,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发生短路故障时,其故障总阻抗与距离的关系为非线性特性。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文献1-3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讨论了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故障测距原理及其应用,并研制出AT供电牵引网新型微机故障测距系统。该系统具有投资少,测距精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复线电气化铁道供电臂末端设置分区所进行上下行并联供电,能有效提高牵引网电压水平和降低牵引网电能损耗.如何合理选择分区所的电气设备容量,确定电气设备的负荷能力,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分区所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的计算方法,为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分区所最大电气负荷出现在重负荷行车方向列车按追踪运行,同时轻负荷方向无列车运行的情况下;分区所的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均与供电臂追踪间隔数呈线性增长关系; 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少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近似按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30%取值,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多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取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8.
供电牵引网运行方式多种多样,在常规的单线、复线供电方式中,传统的电抗法、电流比法在实际应用中均能满足要求。对于全并联直接供电牵引网短路故障,采用两相对称分量法,分析电路特征,得到短路阻抗表达式。根据阻抗表达式绘出电抗距离曲线图,证明全并联直接供电牵引网短路时,故障点仍然可以采用电抗查表法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9.
在铁路复线施工中,为保证行车安全和不干扰站场改造,利用现有吊机进行16m的架设。本文介绍了在兰新复线使用KATO汽车吊架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气化铁道在现代铁路运输中发挥作用的日益增长,向牵引网安全、可靠供电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对牵引网保护技术性能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本文就复线区段BT和直供方式的牵网保护做了某些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同相AT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全并联AT的双边供电(或多电源供电)的牵引网供电方式,对其电能损失在理论上与现有的AT分区所并联的单边供电系统进行了比较,优越性显而易见,并进一步对其供电臂的保护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该牵引网供电方式能使负荷在上下行以及多个供电臂内进行均衡,有较好的供电质量,满足高速、重载的牵引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杨志军 《中国铁路》1999,(4):22-24,35
提出在解决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存在问题的各种技术措施中,通过在变电所和分区亭安装可自动投切并联电容器组是一个有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提高牵引变电所故障测距装置精确度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牵引变电所故障测距装置的精确度是动态变化的,应根据接触网、变电所设备及装置运行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故障测距整定值,以提高其精确度,提出电气化铁道复线并联供电时避免线路互感影响牵引变电所故障测距装置精确度的简便方法即复线单线化。  相似文献   

14.
邹振民 《中国铁路》1999,(11):41-44
综述了日本既有高速公路(新干线)列控系统(ATC)的发展历程,ATC-1A型,ATC-1D型,ATC-1G型,ATC-1W型,ATC-SH型的功能与特点,既有列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数字ATC的主要特点及试验结果,由此得出几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负荷特点入手,针对山区电气化铁路的特点,提出采用直供全并联供电方式解决200km/h及以上客货共线山区电气化铁路供电难题,并从载流能力、牵引网电能损耗、牵引网电压损失等3个方面对全并联供电应用到山区电气化铁路中的供电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山区大坡道线路上,采用直供全并联供电方式供电能力基本同AT供电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上下行AT牵引网在ATP实行并联的电能节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详细分析了复线AT牵引网在ATP实行并联时的牵引网电力损失,与常规的ATP不并联方式相比,本方式可减少电能损失10%。  相似文献   

17.
瓦日线鹤壁时丰分区所兼开闭所为无人值班所亭,该所除承担相邻变电所馈线环供功能外,还承担向鹤壁北供电臂供电的功能。目前该所作业时操作程序复杂,容易造成非作业必须的鹤壁北供电臂停电。因此,建议对其接线方式进行改造调整,对相关隔离开关操作方式及操作程序进行优化,旨在降低对安全和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双线电气化分区亭的接线方式,保护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个MATCH(n,k,λ)-设计就是完全图Kn的一个k-匹配集合,使得Kn中的每一对独立边恰好出现在λ个k-匹配中。本文将利用拉丁方完备化方法构造一个MATCH(15,3,1)-设计。  相似文献   

20.
1 钢轨实物弯曲疲劳试验受力方式的选择钢轨实物弯曲疲劳试验方法已纳入铁道部标准(TB1354—79)。这个标准规定,“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和材质的实物钢轨在弯曲应力作用下疲劳试验”。但是对于断面不对称的50AT、60AT钢轨来说,如果真的使用该标准,就显示出有一些不合理之处。1.1 钢轨实物疲劳试验受力方式的讨论TB1354—79规定,施加在钢轨上的荷载,为交变负载应力对称循环系数为γ=-1,即γ=PminPmax=σminσman=-1。γ=-1,试验当中,在钢轨轨头向上,轨头、轨底全面承受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