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5例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就其病因、诊断及心血管损害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推测本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性血管炎反应。独特的颜貌,手、足硬性水肿及恢复期指趾端膜样脱皮为诊断的重要线索,有心脏损害的4例,其中3例随访6个月至2年均已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如能及时诊断则能够完全治疗,预后良好。1972年Kavlie某曾报告本病发病率约为100万至125万分之一,我国自解放以来共报导56例。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但以20-50岁较多见。据国外1067例报导中,有68%发生于30-60岁之  相似文献   

3.
心脏粘液瘤     
<正> 心脏的原发性肿瘤很少见。至1980年为止文献报道仅约800—1000例,其中80%为良性,粘液瘤约占良性中的半数。1845年King氏首先报道左房粘液瘤一例。但由于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奇特,故漏诊在所难免;30年前无一例能在生前确诊。1952年由于心血管造影得到临床诊断。1954年首  相似文献   

4.
目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以累及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心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为早期发现、正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提供准确可行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04年至2014年诊断的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探寻其共性及特异性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有4例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另1例为寄生虫感染后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房扩大5例,其中4例为双房扩大,2例同时伴有心室扩大;5例患者均出现心内膜增厚伴血栓形成,4例为双心腔心尖部血栓,1例血栓仅出现于左室心尖部。超声心动图同时观察到瓣膜、心包的变化,均可能是本病特征性超声表现。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所致心脏损害是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发现这些特征性改变,为临床早期发现以便及时、正确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原发性大肠恶性肿瘤是比较常见的疾患,其发生率仅次于胃癌。而本病预后之优劣,在于早期诊断及彻底的外科手术治疗,但因本病早期证状往往隐不显,且部分医师对本病尚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因而临床所见的病例,多已属晚期,难以手术根治。鉴于目前国内文献对本病极少报导,故将我院近七年内所见的原发性大肠恶性肿瘤119例加以分析,并描述其临床类型,且对诊断问题也略加讨论,以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经皮肾活检病理证实的4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GPS)患者,并结合文献,就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对拟诊为本病的患者,经纤维友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肾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相当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占我院157例肾肿瘤的2.5%。术前正确诊断困难,常笼统诊断为肾肿瘤。本病系肾实质间叶组织肿瘤,因含较多脂肪组织,故X线平片肾肿块区有不规则斑片状密度减低透亮区。多发生于肾小管,肾盂及肾盏旁,生长缓慢,于肾盂造影时,可见压迫肾盂肾盏移位、分离、变形,无侵蚀破坏,肾盏数目不减少为其特征。临床表现腹痛、腰痛、腹块、血尿及胄肠道症状,约50%伴结节硬化症。本文就我院已经手术,病理证买的四例病人(不伴结节硬化症),对其临床、病理及X线特征加以讨论,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又称粘液性水肿是一比较少见之疾。尽管该疾临床表现众所周知,但经常漏诊。其漏诊主要原因:(1)本病症状多种多样,且有些症状相当含糊又不特异,尤在老年人粘液性水肿症状发生非常缓慢,临床表现延误。(2)医师没有高度怀疑本病,或寻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总结5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了本病的诊断名称和发病原因,认为它和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本质上是由于乳腺分泌紊乱所引起,与乳癌极难鉴别。为此,本文也分析总结了本病易误诊为乳癌的原因以及与乳癌的临床鉴别,最后还就治疗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发作性冷溶血性血色蛋白尿是一种由于寒冷所引起的发作性的血管内过度溶血现象,发作时患者小便中排大量血色蛋白,最易惹人注意。本病颇为罕见,综合国外文献报告约有38例,国内报告亦仅8例,足证此点。1866年pevy氏首先注意本病,并与因瘧疾所致的血色蛋白尿相鉴别。同年(Gull氏研究了本病与寒冷的关系。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许多学者对病原,临床症状,检验及血清学等方面,作了广泛的研究,使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两维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性心脏损害38例,发现这些患者存在心脏扩大、向心性左室肥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返流、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冠状动脉损害、心肌梗塞并左室室壁瘤、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等心脏病变。并伴有体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扩张、动脉瘤改变。两维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性心脏损害简便、安全、准确、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九七八年六月我室在西安市某厂子弟学校,对健康儿童进行了心脏普查。目的是了解远离病区的非病区健康儿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X线变化,以与克山病病区儿童对比,为克山病诊断指标提供参考,本文就本次普查中随机抽样的60例正常小学生对其进行的心脏X线摄片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柯兴氏综合征是一种以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如能正确做出病因诊断,给予恰当治疗,则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自从1932年Cushing氏首先描述后,对本病已较熟悉,尤其是近年来关于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不少进展,所以我们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将本院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种常见的病症,远在两千年以前,在我国最古的医书内经上对本病已有详细的记载,以后诸家对本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均有细致之描述,而至今对癫痫的治疗问题尚不够满意,仍是现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党提出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号召下,我院曾用镇痫丸治疗本病32例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因用药时间短促,部分病例的疗效尚待继续观察,现仅作一初步统计,并就祖国医学的观点略谈对癫痫的认识,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川畸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目前归属于结缔组织疾病[1,2]。本病是以全身血管炎、冠状动脉、心脏常常受累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为了探讨川畸病冠状动脉受累时心肌受损的显像价值,我们于1995年起用99mTc-MiBi对10例川畸病患儿进行了心...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同位素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包括放射性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是原子能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近代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脏器扫描目前应用范围甚广。国内在肝脏、甲状腺、脑、胃、肺、肾、骨骼、心脏、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0例腓肌萎缩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就其发病年龄、性别、遗传规律、诊断与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本病有遗传和非遗传两种类型。可依据始于下肢远端,大腿中、下三分之一以下的肌肉萎缩;肌电图有神经源性损害改变进行诊断。比较困难的病例,可用肌电图检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66例经活检和手术后病检及头颅 CT 扫描诊断为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本病发病以男性多见,好发于成年人,病程一般较长,早期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及颅脑 X 线检查等,避免误诊,并按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病残。同时还就该病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Goodpasture's综合症这一名称最初用于肾小球肾炎和肺出血合并存在的病人,并提出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在发病上的作用。目前以肾小球肾炎、肺泡内出血和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三者作为诊断依据。以前报告本病预后不良,可能因为只对暴发病例才诊断Goodpasture's综合症。随着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发现、敏感试验的进展,轻型、肾脏轻度损害的病例,可以诊断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简称EPP)于1961年由Magnus等首先报导,本病从国外报导来看发病率远比先天性红细胞卟啉病(EP)为多见,国内似尚未见于报导。本病皮损不严重,又无通常赖以诊断为卟啉病的卟啉尿,所以容易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