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金林 《中国水运》2008,8(1):255-256
船舶优先权是一项重要的海事法律制度,它的法律性质还是尚待于研究,本文先对船舶优先权的法律性质作一个简要的分析,然后简述了影响船舶优先权优先顺序的因素,以期能够进一步更好识别船舶优先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船舶优先权作为海商法领域中一项特别的法律制度,历来为各国航运界、律师界、司法界及海商法学界所重视。因为它具有最优受偿序位,是否享有船舶优先权对于权利人来说有着切身的利益。本文就船舶优先权的含义、性质、特征、项目及受偿顺序、行使和消失等有关问题作一番浅析。  相似文献   

3.
关正义 《船艇》2005,(6):50-52
对船舶实行司法扣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赋予海事法院行使的专门权力。法律做这样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船舶同一般的财产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比如,船舶具有附随其上的船舶优先权,这种权利一旦产生,就会随船走,除非依法定的程序进行扣押并拍卖,对该权利进行清偿,或者进行船舶优先权催告,该优先权是不会因船舶转让而消灭的。  相似文献   

4.
李洪 《世界海运》1999,22(5):38-39
船舶优先权具有债权物权公的性质,有着法定性,依附性,秘密性等特点,并从其性质入手,谈及行使权利过程中遇到的司法程序。作者试图通过对船舶实施扣押,拍卖债权人登记,按优先权受偿顺序分配价款等司法程序进行探讨并阐明使船舶优先权得以实现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合同纠纷中,船员中介机构使得船舶优先权的实施复杂化。本文从船舶优先权法定担保物权的性质出发,基于原存的海事请求权和保障海事请求权优先受偿的考量,对劳务合同纠纷案中船舶优先权权利主体进行分析,以保障船舶优先权原债权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航道养护费能否列入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刘一展 《世界海运》2005,28(1):45-47
船舶优先权作为海商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海事清求相关人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一则新的司法解释将航道养护费列入产生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范围。本文通过对船舶优先权概念、法律特征的分析,从船舶优先.权适用的地域范围和船舶优先权的客体两方面,对航道养护费的缴付清求能否适用船舶优先权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孙瑛  宋建侠 《中国水运》2006,6(8):248-250
船舶优先权的客体,也就是船舶优先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其范围直接影响到船舶优先权人的受偿。对于被打捞的船舶或拆解船能否作为客体?运费作为客体的范围有多大?保险赔偿金能否作为客体?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各国虽对船舶优先权客体都有规定,但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王炜 《水运管理》2004,(6):21-23
船舶优先权的转移,是船舶优先权权利主体(船舶优先权人)的变更。法律一般认为这种转移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转让,即船舶优先权人把船舶优先权的权益转让给第三人;二是代位,即第三人为船方清偿债务后,获得了原船舶优先权人所有的各种担保和利益,可代位其向船方行使船舶优先权。尽管一些国家在船舶优先权转移的问题上采取了一定的保留态度,但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海商法和一些国际公约的立法实践来看,船舶优先权的转移还是得到承认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海商法>第21条规定,船舶优先权是指海事请求人具有<海商法>第22条规定的海事请求事项,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出海事请求,对产生该海事请求的船舶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根据<海商法>第25条第2款关于船舶留置权的规定,修船留置权是指修船人在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时,可以留置所占有的船舶,以保证修船费用得以偿还的权利.根据同条第1款的规定,当产生海事请求的船舶附有船舶优先权,同时又设有修船留置权时,船舶优先权先于修船留置权受偿.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海上商事贸易发达的今天,船舶作为商事活动中一种重要的运载工具,所有权人在其上设立、产生的船舶担保物权对交易活动正常高效的运转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船舶抵押权和船舶留置权的冲突可以依据《物权法》的一般性规定,而对于船舶优先权与其他的船舶担保物权的冲突仅依照《海商法》的旧规定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本文试从权利的冲突原因,提出对于平衡船舶担保物权之间的冲突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谷浩  齐燕雯 《世界海运》2022,(11):37-40
在《海商法》规定的船舶优先权制度及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中,船舶优先权人主张债权时将受到责任人海事赔偿责任限额的约束。对于享有船舶优先权担保的非限制性债权人能否对当事船舶主张权利以及基金分配顺位是否受到船舶优先权影响等问题,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分析船舶优先权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冲突的原因,尝试为债权的受偿顺位冲突提供解决路径,认为应从整体把握《海商法》第210条的规定,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所产生的债权相较于非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请求不具有绝对优先性。而对后序船舶优先权担保的非限制性债权的受偿,应仿效瑞士的“空白担保位置制度”对船舶拍卖价款进行分配,以尽可能协调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与船舶优先权制度之间的冲突,达到两种制度在受偿顺位上的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12.
高源 《中国水运》2007,7(6):244-245
可扣押船舶范围是船舶扣押制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拟扣押的船舶是否属于可扣押船舶的范围,是申请扣押船舶的实质要件之一。明确界定可扣押船舶的范围,并在实践中准确掌握,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界定可扣押船舶范围时,各国因不同的利益需要和法律传统而导致多种不同规定。目前的两大扣船公约为各国制定或修正各自立法提供了参考。本文在详细阐述两大扣船公约的相关内容后,依据扣船的目的、性质及船舶权利归属关系,总结出两个层面作为分析的出发点,依次递进,从学理上对扣船范围做出具体划分。同时比较我国现有的扣船范围规定来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谈杰 《世界海运》2003,26(4):37-38
船舶优先权是海商法赋予某些海事债权人的一种特权。船员工资及其他待遇列在船舶优先权的第一项。但在航运实务中,船舶所有人拖欠船员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船员各种待遇的界定、船员劳务合作公司的法律地位、船员申请扣船、船舶优先权消灭时效等几个方面如何行使船员工资船舶优先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李光春 《中国水运》2008,8(1):242-243
船舶所有权登记是一项重要的物权公示制度,对船舶有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某些船舶登记机关在从事具体船舶登记工作中,以发布船舶所有权登记公告的方式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针对这一做法,本文试图根据我国有关船舶所有权登记的现行法律规定,对其合法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5,(8):51-54
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又叫船舶优先权的位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优先权竞合时,如何决定其效力的优劣次序问题。完备的优先权制度以及合理的受偿顺序定能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在研究船舶优先权性质的基础上,就船舶优先权外部和内部受偿顺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优先权受偿顺位调整方案,以保证船舶优先权及其他船舶担保物权充分发挥其担保作用,避免法律冲突,更好地保护受偿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26年和1967年,国际上就曾有过《1926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和《1967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规定的国际公约》,以前称为海事抵押权和留置权公约,现统一称为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公约。我国海商法已经采用了公约的有关规定,但在新公约生效之前,处理海事案件仍然是执行1967年公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国际公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26年和1967年,国际上就曾有过《1926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和《1967年统一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某些规定的国际公约》,以前称为海事抵押权和留置权公约,现统一称为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公约。我国海商法已经采用了公约的有关规定,但在新公约生效之前,处理海事案件仍然是执行1967年公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在海商法学术界,对船舶优先权到底是属于债权还是物权曾有过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对船舶优先权的内容、效力、特征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这都是学者们对船舶优先权实体法内容的关注。对于实现船舶优先权的程序问题,学者们却鲜有研究。本文作者就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有关实现船舶优先权的个别程序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对为行使船舶优先权是否可以重复扣船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船舶优先权是海商法中特有的制度。船舶优先权的消灭除了考虑我国《海商法》中的特别规定以外,还应考虑适用民法的一般理论和国际上通行的作法,也期符合时代潮流。另《海商法》第29条规定的期间的性质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和一般法理,其性质应明确为除斥期间。  相似文献   

20.
王晓玲 《中国水运》2007,7(12):241-243
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赋予保险人的一项特殊权利,而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又是保险代位求偿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许是因为这项法律制度的确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较长时间以来,保险、法律以及实务等各界一直对其给予极大的关注,法律理解和适用上的重大分歧因此而产生.本文中笔者将从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方式和行使范围入手,同时通过将其与《合同法》的代位权进行比较,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对代位求偿权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