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纵摇最具危害性的船舶运动之一,为提高船舶折操纵性,选择适当减缓纵摇的方式是很重要的。虽然小水线面双体船或大型单体船操纵性较好,但其成本常常太高,因而,针对已有船船,应寻求一些稳定纵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守成 《船舶》2001,(2):37-41
本文主要述及水面舰船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遭到损伤,在严重破损状况下舰船船体结构尚存承载能力的探讨。运用常用的极限弯矩强度计算方法对破损后的水面舰船进行程序化的船体总纵强度预报。  相似文献   

3.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较多的人对甲板构件的稳定性和极限强度的衡准都有某些疑问,但是,都未能用数值给予定量地论证。笔者运用甲板构件稳定性等强度设计这一稳定性设计新观点(即依据《规范》对甲板局部强度和对总纵强度衡准的要求,分别坚首、尾和船中区域的甲板构件进行稳定性设计),对甲板构件稳定性和对总纵强度的衡量标准再一次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和数学计算,对其衡量标准得到了新的结论,可定量地与目前规范中规定的衡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舰船科学技术》2015,(11):44-48
某些设备搁置在甲板上的搁置脚为金属结构,此时与甲板接触区域压力分布具有不均匀性,直接进行均布载荷作用下的线弹性计算不合适。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非线性接触计算,通过数据处理,得到甲板纵骨接触力分布规律,即甲板纵骨接触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3个部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力平衡模型,提出了3个力分别对应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多跨梁简化模型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水面舰艇相关标准中缺少临界应力规范计算方法的问题,依据经典船体梁弯曲理论和板壳稳定性理论,对船用标准的普遍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对简化计算公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静力平衡法得到的纵骨架式板格临界荷载系数可能是简化计算法和CCS法的2倍以上,可见简化计算法和CCS法对临界应力的计算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6.
7.
为全面掌握水面舰船复杂环境下机动性情况,根据水面舰船机动性评估的主要特点,提出基于多目标的水面舰船机动性评估的流程,建立水面舰船机动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层次分析与多属性效用理论的综合评估方法,开展水面舰船复杂环境下机动性评估。实例应用表明,该评估方法适用可行,可为全面评价水面机动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利用VB6.0编制了计算甲板及平台局部强度校核的软件,读取由TRIBON软件中导出的XML数据库中的甲板及平台结构数据信息,自动识别判断板格,并进行校核计算.编制的软件界面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其自动生成的强度校核报告能满足使用的要求,从而有效地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旭  高鹏 《船舶》2015,(Z1):57-61
协调版共同结构规范于2015年7月1日正式生效,在制定该规范过程中,散货船甲板纵骨的疲劳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受到业界重点关注。文章基于2014版规范要求和2015年发布的修改通报对大型散货船的甲板纵骨进行疲劳强度评估和分析,相关分析结论对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璞 《上海造船》2006,(3):12-15
极限强度校核对于FPSO已成为必须的一种总纵强度校核手段。本文结合DNV船级社OS规范,对极限强度校核的基本准则、校核工况、载荷确定、计算步骤以及计算衡准等作了介绍,并对FPSO极限强度不同于常规船舶的特点作了说明。通过利用系数(Usage Factor)的引入,可更方便分析极限强度(尤其是剪切强度)校核的结果,为后续的结构设计提供有效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作为强力甲板的大跨度甲板板架的纵向受压稳定性计算方法,指出传统的线性计算方法偏于保守。提出了大跨度甲板板架的稳定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思路,并以某大跨度简单板架为例采用非线性方法进行了纵骨与强横梁的组合优化分析。实例证明了在保证甲板稳定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纵骨刚度可以较大程度的降低横梁必要刚度,从而减轻结构重量,提高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舱段模型的大开口甲板结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大开口舱段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对比分析3种计算模型位移载荷作用下第1层甲板纵骨轴向应力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该应力分布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均匀性,采用双层板架模型或立体舱段模型能获得较准确的纵骨轴向应力分布.同时,分析2种基于稳定性要求的大开口甲板纵骨设计理念的优劣.为合理利用结构材料,均衡各区域纵骨的稳定性储备,建议在设计甲板纵骨时要考虑大开口甲板纵骨轴向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