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 MDD方法,提出了住宅报警系统开发的模型分析方法,涉及开发过程中需求与分析2个阶段。功能性需求通过用例建模搭建。非功能性需求用自然语言文本表述。系统结构用 UML类图建模,系统行为通过状态图描述。建模实践说明,MDD方法是实时和并行控制系统模型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无偏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模型 ,该模型消除了传统模型和无偏模型中由于使用大量现有数据建模而带来的偏差 ,而是选用对预测值影响最大的几组数据进行建模 ,因而可称为无偏最优维数灰色预测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我国公路货物运量的发展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建模技术在复杂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和测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3I仿真测试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准确、有效地描述系统元素间的交互并快速建立系统原型模型.文中从UML的需求、结构、行为和实现模型来描述C^3I仿真测试环境的基本结构、组成元素、系统和对象间的交互以及从模型到具体设计的实现,从而完成基于UML的C^3I仿真测试环境的系统建模过程.该建模方法已在某测试环境中实现,缩短了系统的开发时间并确保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自动机的软件开发模型。该模型利用有限自动机的理论,将单个工业设备的行为映射为自动机的状态变迁,当工控设备更新后,用户只需开发相应的子服务组件或模块,便可进行系统扩充乃至系统重构。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交通流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交通流仿真的热点,构建城市道路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框架,阐述模型的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动态内存管理和实时视景仿真技术开发了城市道路微观交通流仿真原型系统.介绍了该原型系统软件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通过仿真应用表明,开发的原型系统仿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开发方法难以很好满足企业的决策需求,复杂性和高效性是数据仓库系统开发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在模型驱动体系架构(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框架下,提出了一种模型驱动的数据仓库开发方法,从而实现了以模型为驱动的数据仓库模型开发过程.最后通过为某企业采购价格差异分析主题数据仓库建模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现实的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仿真建模技术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以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为对象,对基于虚拟现实下的该系统仿真建模有关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的离散性、随机性,采用面向对象和Petri网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复合建模,同时对系统进行了三维场景建模,并经系统复合模型实时驱动三维场景的动态显示,最终实现基于离散随机事件的港口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实时可视化、参数化仿真。将Petri网和面向对象两种建模方法结合起来用于现代港口物流系统的建模,即保持了面向对象建模中的优势,又很好地表达了系统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又能利用Petri网模型中的数学分析方法对系统模型进行验证,与单纯使用其中一种建模方法相比有了很大改进,文中选用的可在微机上运行的虚拟现实仿真建模软件MultiGen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场景的实时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的Petri网建模方法,将其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运营安全性建模。该模型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将轨道交通车辆子系统分为三个对象处理模块,各个对象类之间通过消息库所连接,从而形成较完整的车辆子系统运营安全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柔性制造系统中资源重组引起的布局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柔性制造系统的虚拟仿真系统.该虚拟仿真系统通过对制造系统中各设备进行几何和行为建模,建立虚拟设备模型;采用生产计划流建立车间布局方案和调度模型.通过仿真,不仅能验证加工代码的正确性,还能根据加工工艺仿真结果分析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布局进行优化.最后,对2种布局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系统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基于聚类的PWARX模型依赖先验知识和子空间划分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次聚类的PWARX辨识模型改进算法,并将其应用于驾驶行为建模。首先通过近邻传播算法在样本空间上进行聚类,在所得类簇上用线性模型进行拟合,并通过K-means算法在线性模型的参数空间上进行聚类,以获得PWA子模型的区域划分,最后在各个子空间上对PWA子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合理利用了近邻传播算法和K-means算法的特点,通过在样本和参数空间上的两次聚类获得了良好的子模型区域分割效果。并对10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的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模型辨识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1.5%。  相似文献   

11.
交通仿真研究中利用传统数学建模进行微观仿真难以表达由于系统中各实体的相互作用而体现出的一种综合性的行为,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面向对象的Agent技术的仿真具有很强的协作性和智能性,它将为MTSM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时空分布特征是网络化协同运输组织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在系统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的基础上,基于Multi-Agent建模技术,构建了网络客流分布动态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乘客的网络出行过程,统计分析得到路网的客流分布特征.该模型既能反映乘客网络出行行为全过程,又能满足大规模路网仿真需求.最后,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仿真系统,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实际数据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先进机场场面引导与控制系统(A-SMGCS)中滑行道运行控制建模,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层次Petri网(EHPN)的建模方法。将滑行道分为交叉口和直线段模块,然后对模块内部的航空器行为进行封装,形成基于扩展Petri网的过程层通用模块,并进一步采用同步合成技术建立过程层模型。利用面向Agent的着色赋时Petri网建立决策层通用模块,同时将场面运行控制知识与模块的库所和变迁集成,增强模型的智能决策能力。采用某机场12h滑行道运行数据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HPN模型的仿真,其直线段和交叉口冲突次数分别为6次和11次,滑行道系统总延误为346s,与SIMMOD仿真模型效果相近,因此,该建模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4.
元胞自动机已广泛应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行人疏散,但对常态下行人的有序活动行为研究得很少.在排队理论、元胞自动机模型、有限自动机模型以及可视图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人的排队行为和活动驱动的寻路行为进行了建模.另外,考虑到行人活动的有序性、目的性以及方向性,提出了基于目标方向的行人运动行为模型.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C#对轨道站的入口、售票口、闸机以及非收费区通行空间等物理环境和仿真行为模型进行了建模和实现.当修正夹角敏感因子取0.03时,仿真动画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模拟常态下行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对混杂系统的建模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连续变量动态系统用扩展的线性加续Petri网(LCPN)建模,离散事件动态和离散Petri网建模。该方法不仅简化了原来用一般Petri网建模的复杂性,又充分描述系统内加续变量的动态变化,从而使该模型更接近混杂系统的原型。  相似文献   

16.
排队行为模型是常态下行人交通仿真系统模型的基础。本文利用排队论、有限状态自动机原理以及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排队系统进行建模。排队行为模型以邻居方向与目标方向间的修正夹角作为主要因子构造了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转移概念率函数。利用C#对行人排队行为模型进行实现,并构造了两个不同数量的售票服务台的仿真场景。从仿真动画来看,该模型逼真地模拟行人的排队活动;从不同场景的队长与时间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增加一个售票服务台明显可以减少队列长度,排队系统性能得到改善。由此说明该模型具有模拟行人排队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AKIMA方法进行交通流量趋势预测.建模是利用现场调查得到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数据处理、建模.并根据AIC准则进行模型定阶,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ARIMA模型能够获得较好的中短期预测精度,因而可用于动态交通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18.
依据技术经济的原理与方法,统计学原理及建模技术,从产品的效益及技术两方面探讨了工业产品结构评价的数学模型,并研制及开发出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在实际项目的应用中,证明了模型及系统的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潜变量是提高交通出行行为预测精度的有效方法,潜变量的提出为出行行为 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解决目前出行行为中缺少潜变量概念认知及潜变量应用的问题,本 文从社会心理学入手,分析已有出行行为建模方法的特点,提出潜变量研究的必要性,对 出行行为中潜变量内涵、应用领域、模型构建进行系统梳理,明确潜变量研究的三个核心 问题是识别、有效性验证及计算.评述与研究涵盖潜变量的出行行为整合模型的机遇、难 点和挑战.并揭示潜变量测度方法与SP/RP 调查的关联性,综述潜变量模型检验判定标 准,最后总结出行行为潜变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从控制体积的离散思想出发,利用有限元的加权余量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中观交通流建模方法。并利用此思想建立了基于速度-密度关系宏观交通流LWR模型的中观交通流模型。研究了该中观模型的数值解法并且基于多分辨率仿真系统平台通过C++实现了该算法,通过仿真案例对模型的物理特性、实际效果进行了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该中观模型的结果符合经典的流量、密度与速度曲线规律与实际场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