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建设》2011,(2):261-261
3月12日,中铁隧道集团参建的国内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首座水下铁路隧道——广深港铁路狮子洋隧道全线贯通,标志着我国长距离水下铁路隧道的施工和科研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隧道全长10.8 km,为双线隧道,是目前国内最长、标准最高的盾构隧道,同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菲迪克)2015年年会日前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在今年的工程项目评奖中,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的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荣获工程项目优秀奖。该奖项评选标准严格,入围项目必须符合3项要求:技术具有创新性、运行透明廉洁、环保并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今年入围、参与杰出奖角逐的有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法国、韩国、荷兰、新加坡、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18个项目,代表了世界工程项目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1月30日,由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投资、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最大直径水下铁路盾构隧道——珠三角城际铁路佛莞项目狮子洋隧道"狮子洋号"盾构完成1 800 m狮子洋中段掘进,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茭塘村顺利抵达东莞市麻涌镇新沙港码头,标志着作为佛莞城际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的狮子洋隧道取得重要阶段性施工成果;同时也标志着  相似文献   

4.
《隧道建设》2015,(1):78
<正>日前,佛莞城际轨道交通广州南站至望洪站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FGZH-3标)项目的招标评标工作已经结束,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即将开工建设。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直径最大的铁路盾构隧道,是国内水头最高的水下盾构隧道,也是国内首次在大直径盾构领域采用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掘进施工,而已经通车的广深港狮子洋隧道采用了盾构法"相向掘进、地中对接、洞内解体"技术施工。  相似文献   

5.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是国内首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客运专线隧道,也是国内首次在水底进行长距离掘进和地中对接施工的盾构工程.介绍了适用于狮子洋隧道SDⅢ标段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盾构设计特点及盾构的地中对接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06,26(2):92-92
2005年中铁隧道集团共荣获鲁班奖1项、詹天佑大奖2项、省部级3项优质工程。 1.集团公司承建的内昆铁路曾家坪1号隧道及重庆轻轨较新线临江门车站,荣获第五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2.渝合高速公路北碚隧道,获200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及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3.重庆轻轨较新线临江门车站还荣获了2005年度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  相似文献   

7.
越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模型试验对高速列车通过狮子洋隧道产生的复杂压力场进行了模拟。对模拟结果中的压力及压力梯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狮子洋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相关特征参数,并将最大压力值、最大梯度值与国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定量比较,表明其模型试验方法和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车辆-轨道耦合模型,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模型,得到列车轨下激振力。按广深港高速铁路狮子洋盾构隧道洞口资料,建立精细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FLAC3D软件对列车荷载引发的隧道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列车振动作用下狮子洋隧道洞口水-土耦合规律。结果表明: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增长区域位于隧道周边的一定范围,主要分布在隧道底部地层, 在左右两隧道之间的隧道下方地层,超孔隙水压力值最大;地层受振位移响应等值线呈倒钟状分布,隧道上方影响范围大,且衰减缓慢,隧道下方影响范围小,且衰减迅速;管片左侧近域地层位移响应最大,列车振动对相邻隧道附近地层的影响不明显,其位移值远远小于左侧的地层位移。  相似文献   

9.
郑清君 《隧道建设》2011,31(5):605-609
以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盾构工程为依托,通过对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带压进仓、常压进仓、泥水系统、盾尾密封等进行分析,制定了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和安全控制要点,施工中有效规避了重伤以上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细化并规范了特长水下盾构隧道施工防灾、救灾管理,以期为类似工程特别是大直径水下盾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在日前揭晓的菲迪克年度工程项目评奖中,我国渝利铁路工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获得杰出项目奖,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M1线)一期工程、广深港高速铁路狮子洋隧道等5个项目荣获优秀奖,获奖数量在所有成员国中位列第一。菲迪克是国际知名的咨询工程师组织,目前有106个成员协会。由于菲迪克在全球工程咨询行业的  相似文献   

11.
《隧道建设》2018,38(12):2081-2082
消息1:世界最大水下铁路隧道盾构成功穿越狮子洋……1934;消息2:全国首例深层隧道排水工程盾构隧道在广州贯通……1982;消息3:首条地下高速隧道亮相洛杉矶……2057;消息4:世界首个隧道日诞生〓国际隧道协会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世界隧道日”……2062。  相似文献   

12.
《隧道建设》2015,(2):127
<正>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日前在北京公布,中铁隧道集团参与完成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至此,中铁隧道集团累计荣获1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盾构机械与施工等多个领域。专家表示,中铁隧道集团引领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再取新突破,功不可没。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处于高峰期,地铁施工安全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严峻,国家科技规划和支撑计划均将地铁施工安全控制列为重点研究方向。在国家科技计划和企业科技需求等课题支持下,中铁隧道集团自2006年起开展攻关研究,开发了涵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1月1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ITA)于第八届Cutting Edge大会开幕前夕,举行了2019国际隧协大奖的颁奖仪式,32项入围工程与候选人进行角逐,最终评选出了8项大奖与1项终身成就奖。年度重大工程(5亿欧元以上)——屯门隧道北段(中国香港)  相似文献   

14.
《隧道建设》2009,29(6):604-604
11月25日,“第三届中国建设工程质量论坛暨中国建筑工程质量鲁班奖颁奖大会”在深圳举行,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北京地铁五号线和石忠高速方斗山隧道名列“2009年度全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榜单。  相似文献   

15.
<正>机械化配套施工作为当前长大山岭隧道施工的新方向和组织模式,正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曾承担机械化配套施工课题,在贵广高铁三都隧道施工中进行探索,在沪昆高铁雪峰山隧道群施工中应用,在怀邵衡铁路南雪峰山隧道、昌赣客专兴国隧道等项目施工中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在怀邵衡铁路南雪峰山隧道建设中的机械化配套技术,赢得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其他兄弟单位的一致称赞。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怀邵衡铁路3标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与邵阳市境内,全长19.5 km,工程主要包括南雪峰山隧道、尖峰山隧  相似文献   

16.
《隧道建设》2007,27(2):104-104
由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隧道集团、德国维尔特集团联合生产的硬岩双护盾隧道掘进机”金星-1号”研制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盾构机制造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金星-1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断面大型隧道施工机械。  相似文献   

17.
《隧道建设》2012,32(5):674-674
日前,位于石家庄的京武客专隧道已顺利完工。以前高铁建设途经城市时,总是建高架桥越过去,这次是挖隧道潜过去的。京武客专石家庄段由中铁隧道集团施工,是国内首次在城市里面建高铁隧道。截至目前,中铁隧道集团已承建多条城市地铁线路,经  相似文献   

18.
刘小波 《隧道建设》2009,(Z1):93-95
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的加大,铁路、公路等大型隧道或地下通道项目逐步增多,大型泥水盾构机也得以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国内过江隧道施工的主流设备。如何用好大型泥水盾构关键在于提高设备的完好率,而设备完好率又取决于设备的维修保养。所以,盾构机的维修保养直接影响到盾构隧道施工的质量及施工进度,结合狮子洋隧道SDⅡ项目的泥水盾构施工实列,在全面总结并分析大型泥水盾构机的维修保养经验后,提出了大型泥水盾构机维修保养的"四化"管理模式,以此提高维修保养水平,实现用好盾构机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隧道内拆解盾构机主轴承的要点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凡  葛俊宇 《隧道建设》2011,(Z2):200-203
就狮子洋海底隧道2台盾构机主轴承在隧道内拆解过程中的吊点分布、吊点受力及吊点依附结构局部应力进行分析,确定主轴承在隧道内拆解的方法,并对本次主轴承的实际拆解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类似作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隧道建设》2007,27(1):72-72
2006年12月27日,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在薛家岛端正式开工。据了解,这是继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后,我国开工建设的第二条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项目,南接黄岛区的薛家岛,北接青岛团岛,下穿胶州湾湾口海域,总投资31.86亿元,隧道工程全长6170m,其中隧道长5550m,穿越海域段3300m。隧道采用双向双洞六车道,设计时速80km,预计建设期限3.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