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她们,是海军北海舰队某舰船装备技术保障大队女子抢修队,6名成员,平均年龄33岁,被战友誉为绽放在大洋上的"蓝玫瑰"。  相似文献   

2.
根据虚拟仪器技术的特点和某型罗经工作原理,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某型罗经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能够通过外加激励、信号检测、功能检测等方式实现该型罗经的各个主要功能的测试,方便了实际装备的维修保障,可对装备内场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南海油气资源开发面临的物资补给问题,提出一种大型深水浮式保障平台概念。系统地呈现深水浮式保障平台的设计和分析流程,包括设计基础、关键系统设计和各项性能分析。通过研发、应用该深水浮式保障平台,有助于填补深远海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大型物资保障装备技术空白,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进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极地区受北极海域环境低温、作业窗口窄、环保要求高等限制而油气勘探开发装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温带平台做适应性改造以满足北极作业需求的评估技术方案,分析极地低温对海洋钻井平台结构、设备及作业环保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温带平台极地作业适用性评估技术流程体系,对南海作业的某平台进行评估分析,其原结构满足极地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日,南海海区首座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基站--钦州港三墩VDES基站在北部湾海域正式投入使用。该基站位于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最南端,可充分发挥VDES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扩容AIS通信信道,提升数据交换效率,保障通航安全。南海海区首座VDES基站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北部湾海域航海保障服务水平,为北部湾港打造国际枢纽港、纵深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以后南海海区VDES基站规模化建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开发300 m以上的深水海域,传统的导管架平台开发方式已经不适用的问题,对南海某气田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进行总结,该套水下生产系统已经在南海使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深水井场工程勘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田 《中国造船》2005,46(Z1):62-70
本文依据我国将实施对南海深水石油资源勘探战略的重要部署,阐述了深水勘察的重要意义,并详细论述了深水勘察的内容和技术要点.深水勘察旨在为海上深水勘探、开发平台和钻井装置提供作业海区水文环境、工程物探和工程地质基础资料.根据不同的钻井装置和结构物类型,分类论述了其作业海域所应勘察的项目和必须查明的灾害性地质特征及调查方法.分析了我国当前在深水勘察设备和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提出了我国深水勘察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要求.深水勘探,设备先行,我国作为拥有广阔深水海洋石油资源的大国,发展深水装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拥有深水装备和技术,将会在推进南海深水石油资源开发方面取得更大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信号模型的舰船电子装备测试性分析和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艇电子装备测试性设计特点,结合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系统建模表示方法多信号模型,提出采用一种基于多信号模型的舰艇电子装备的测试性分析和评估方法.并以某型舰船电子装备为例,应用TEAMS软件平台,从系统的多信号模型建立、测试性分析和测试性诊断能力评估三个方面介绍了舰船电子装备的测试性分析与评估技术应用,为对舰船电子设备进行测试性设计指标进行评估探索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EXTEND的鱼雷技术准备过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准备过程是制约鱼雷装备战斗能力生成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分析鱼雷技术准备保障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应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以EXTEND软件为仿真平台建立了鱼雷技术准备保障过程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得到各保障环节平均排队长度等仿真统计结果,进而分析找到关键环节进行改进。最后,以某型鱼雷装备为实例,表明该方法对科学分配保障资源、提高技术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31日,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在广东湛江外海海域成功举行。该演练是中国—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合作项目,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首次进行大规模海上搜救实船演练,共动用各类船舶20艘、飞机3架、参演人员1 000余人。演练模拟在南海某海域中国籍客轮与柬埔寨籍散货船发生碰撞,造成客轮大量进水,有人员落海,散货船进  相似文献   

11.
舰船装备技术保障指挥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装备技术保障指挥能力评估是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详细介绍了评估原则,在分析舰船装备技术保障指挥能力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评估指标的模糊性,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评估模型,给出了详细计算步骤.该方法通过将初始评估数据逐层综合,最后得到总的评估结果.该模型计算简单,适用性强,能够较好地解决评估中的模糊性问题,可为舰船装备技术保障指挥能力评估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五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南海边一直活跃着一支海事测量队伍,正是他们用“宁愿一队人的辛苦,换来所有行船人的安全保障”,也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劳书写着中国海事南海海域测绘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揭牌,标志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正式开始运行。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承担实施三沙周边海域应急救助和抢险工作,为区域内救助船舶、航空器实施救助任务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正式运行,将进一步优化南海救助力量布局,为建立中国救捞24小时管辖海域应急救援网络夯实基础,对保障南海海上人命环境财产  相似文献   

14.
翁辉  周浩 《中国修船》2007,20(Z1):44-48
文章阐述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资源可视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过程,该设计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决策支持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结合起来,实现舰船技术保障资源的可视化管理,为舰船的技术保障提供决策支持,大大地提高舰船装备技术保障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崔燕 《中国船检》2009,(11):62-65
2002年7月7日,随着"南海奋进"号FPSO成功地用于南海珠江口西部海域的文昌油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文昌油田正式投入商业生产.作为海洋开发项目的关键设施,"南海奋进"号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船舶深海停泊技术,即使在强台风等恶劣环境中也能保持岿然不动、安全作业.她的成功建造,无论对我国海洋石油工业,还是造船业,都是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应用DNV-SESAM软件,对某特种工程船在规则波中不同浪向角下的波浪载荷传递函数进行了计算.分别使用东海、南海、渤海、南美洲及北大西洋五个海域的海况数据,对该船的调遣工况和作业工况进行了垂向波浪弯矩和剪力的长期预报.最后将所得的长期预报结果与CCS规范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林华春 《船舶》2015,(1):86-89
"南海自安装试采平台"是一种多功能的油田开发设施,主要用于滚动开放南海北部湾海域多个年产量小于25万m3、开发年限少于5年、周围无依托设施的边际小油气田,主电站是影响该平台技术方案和运营成本的关键设备。文中根据该平台的功能和用电负荷,结合拟开发边际油田的燃料来源情况,从技术性与经济性两方面比较论证适用于"南海自安装试采平台"的主电站方案。  相似文献   

18.
“南海1号”古沉船整体打捞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某潜水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省台山上下川岛外海域进行沉船调查施工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一条满载中国宋朝时期瓷器的沉船,该船就是以后被正式命名为“南海1号”的古沉船。2001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救捞局的协助下,对“南海1号”进行了进一步的探察,基本确定了沉船的埋  相似文献   

19.
现代舰船装备有高度复杂的电子系统,电子装备快速诊断是舰船保障技术的重要环节.虚拟仪表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在仪器仪表领域内应用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仪器种类,在工业设计与系统测试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舰船装备电子设备测试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测试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思路,详细论述了该测试系统的模块化软硬件设计方法.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操作简便,分析精度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常鹏  杨清玲 《水运管理》2018,(2):6-8,15
为更好地保护我国南海水域的海洋环境和航行安全,阐述特别敏感海域(Particular Sensitive Sea Area)制度,分析特别敏感海域的认定标准及其基本制度,并结合我国南海自然环境现状、生态环境面临的风险等基本情况,指出在我国南海采用特别敏感海域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采取多途径申请特别敏感海域制度及在南海建立特别敏感海域过程中起牵头作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