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6,(3):58-60
近日,国家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决定对摩托车生产企业和出口经营企业暂实行出口资质管理与授权经营管理,以遏制摩托车出口恶意竞争态势。据悉,2005年国内摩托车出口数量超过700万辆,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平均出口单价却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相距甚远。为抢夺国外市场,一些企业不计成本以低价拼装摩托车出口,加之售后服务无保障,导致我国摩托车业现已被迫退出部分重点市场,行业平均利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是我国重要的机电出口产品之一,其全球化特征非常明显。来自国家海关的统计,2003年我国共出口摩托车整车302.5万辆,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2,这说明我国摩托车工业正在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之中。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成为我国众多摩托车企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是我国重要的机电出口产品之一,其全球化特征非常明显。来自国家海关的统计,2003年我国共出口摩托车整车302.5万辆,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说明我国摩托车工业正在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之中。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开拓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成为我国众多摩托车企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何国成  王志刚 《摩托车》2012,(18):53-55
一、概述虽然汽车价格日渐走低以及诸多城市的"禁摩令"都对摩托车企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但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摩托车市场产销数量连续18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摩托车的保有量近1亿辆。所以摩托车机油仍然有着广大的市场空间,预计2013年摩托车机油的市场销量将会达到30万吨,其中小包装18万吨。  相似文献   

5.
车轮宏图     
我国摩托车车轮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车轮产量已经连续6年位居国际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第一摩托车车轮产量大国,铝合金车轮出口量已经超过1000万件.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价格适中的交通工具,无论在城镇乡村,还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摩托车矫捷的身影。截止2005年底,我国摩托车产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摩托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7000万辆,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摩托车是动力机械产品。实践证明,摩  相似文献   

7.
轶名 《摩托车》2006,(6):17-19
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飞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在1993年就以367.49万辆的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1997年则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003.7万辆。截止2005年,我国摩托车产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然  相似文献   

8.
正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系"中国企业500强"——隆鑫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企业。业务涵盖摩托车、发动机、新能源机车、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业务销售规模均处于行业前列。摩托车产销量连续11年排名行业前两位,出口量连续多年排名行业榜首。2017年,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摩托车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再创新高。截至11月,公司出口摩托车达80万辆,出口金额超过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7%和20.3%,居行  相似文献   

9.
近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了《2009年度具有出口资质的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及其授权出口经营企业目录》。根据该目录,广东继续保持拥有摩托车整车出口资质企业最多的地区.而重庆仅次于广东位居第2。2009年共有35家重庆企业取得整车出口资质。  相似文献   

10.
阮天林 《摩托车》2013,(16):83-85
经过三十多年的飞跃发展,我国摩托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在1993年,我国就以367.49万辆的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成为了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1997年则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003.7万辆,至2012年,我国摩托车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摩托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9000万辆,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消费国。由于我国摩托车工业起步较晚,行业管理不够规范,维修服  相似文献   

11.
阮天林 《摩托车》2005,(7):15-17
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环。尤其在1993年就以367郾49万辆的年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1997年则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003郾7万辆,我国摩托车产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截止2004年底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4,(1)
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飞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在1993年就以367.49万辆的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1997年则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003.7万辆,我国摩托车产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截止2002年底,我国摩托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5500万辆,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消费国,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作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重点商品,近两年呈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出口优势,2000年出口更是迅猛增长。今年以来,摩托车出口沿续去年增势,继续向好。一、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摩托车出口52.7万辆,同比增长225.7%;出口金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4.9%;平均单价289.7美元,下降30.9%。价格下降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明确对摩托车实行全球无偿招标,从3月20日起实行海关验放,因而此前企业争先出口,越南客商也  相似文献   

14.
聚焦     
重庆摩托出口继续领跑全国虽然遭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但重庆市摩托车出口并未受到较大影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发布1月~8月全国摩托车企业出口数据来看,重庆力帆以出口金额3.3亿美元,出口74.21万辆,位居全国摩托  相似文献   

15.
由重庆市外经贸提供的海关统计表明:2001年1月~4月份,重庆市出口额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民营摩托车企业出口形势喜人,力帆车出口较去年同期翻一番。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今年头4个月的出口总额为2574万美元,同比增长101%,位居重庆市出口15强企业的第二名,在重庆摩托车企业中高居榜首,在全国摩托车企业中名列前茅。力帆集团注重市场多元化发展,今年新开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O日程的临近,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已成为摩托车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手段。1999年全行业出口摩托车25万多辆,创汇近1.3亿美元,较1998年的13.7万辆,创汇0.77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2000年上半年全国摩托车出口较1999年又出现巨大增幅,呈现出良好的快速发展势头。但由于我国摩托车企业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加之摩托车出口缺乏宏观管理,竞争无序,暴露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摩托车工业出口现状我国摩托车产品在1986年以前基本没有出口,1987年以嘉陵集团、上海易初等为代表的少数优势企业开始出口摩托车,出口产品主要是50、70和250两轮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主要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信息》2010,(5):6-6
中汽协统计显示,在1月~2月摩托车出1:3量排名中,隆鑫机车以9.73万辆位居第一:在出1:3金额排名上。力帆以4970万美元位居第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88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统计。2010年1月~2月,摩托车出13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为:隆鑫机车、力帆、银翔、金城、宗申、航天巴山、广州大运、增城海利、嘉陵和建设股份,出口量分别达到9.73万辆、7.64万辆、5.99万辆、5.53万辆、5.30万辆、4.95万辆、4.14万辆、4.03万辆.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前10个月我国摩托车出口市场集中度高,出口企业倍增,出口数量、金额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成绩喜人,其增幅之大超出正常出口贸易。但在业绩的后面,蕴藏着几年前我国对俄罗斯出口悲剧的阴影。业内人士预测;我国摩托车出口如任其发展下去,不出半年,摩托车出口企业就可能被挤出越南、印尼等主市场。出口企业急呼国家有关部门,治理摩托车出口秩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张正智 《汽车情报》2007,(13):16-20
中国摩托车产量自1993年居世界第一以来,到2006年已连续14年雄居世界第一的位置。中国摩托车产量已连续几年占世界摩托车产量的一半以上。2006年摩托车产量又创历史新高峰,超过2000万辆大关,达到2144.4万辆,同比增长20.83%。中国也是摩托车出口大国,详见表13。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2011年,注定是中国摩托车行业集体经历阵痛的一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还未结束,欧债危机又带来了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国内外摩托车市场的容量整体下滑,产销明显下挫,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由此,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摩托车企业的出口因利润汇率等问题向国内转战,大量同质化产品在国内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平民化汽车、电动车、助力车等替代类交通工具步步紧逼,蚕食着零售渠道不断萎缩的摩托车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