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从多波束测深的原理出发,以EM2040C型多波束测深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在长江安庆流域的贵池水道探寻水下沉船的具体技术进行探讨,并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精度进行分析,从而精确的体现沉船的具体位置以及沉船周边水下地貌情况,为后期长江航道的疏浚工作提供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航道水域新型扫测设备性能的基础上,结合内河航道养护需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内河航道新型扫测设备选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河航道新型扫测设备的优选顺序依次为侧扫声呐、合成孔径声呐、多波束测深系统、图像声呐、水下机器人、潜水员水下设备,并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将侧扫声呐与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搭配使用,优选结果对内河航道扫测设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几种多波束系统的性能指标,并结合测量环境、测深范围、测量精度这几个因素分析了不同工作频率多波束系统的差异性。最后,结合在界牌水道进行多波束扫测的实例,详细讲解了应用十字交叉精度评估法进行多波束系统测量精度校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力式码头沉箱安装接缝难以检测的问题,分别采用水下机器人、多波束扫测、三维声呐扫描技术进行检测。检测数据表明:水下机器人对沉箱接缝的检测效果直观、准确度较高;多波束测深系统对沉箱接缝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对于缝宽较小及距离较远的接缝分辨率较差;三维声呐探测扫测精度高,但扫测范围小且效率低。从测试原理上分析各种方法测试优缺点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检测需求自主设计了三维声呐测量支架,实现对沉箱接缝任意深度量测,并结合工程实例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为沉箱接缝检测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久  周健 《中国水运》2010,(8):35-37
文中介绍了侧扫声纳和多波束系统的成图原理和误差控制,并举实例论述了现阶段海底失事沉船探测的技术流程,说明了多种探测手段的综合应用是未来海事应急扫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16,(5):569-572
研究采用多波束测深声呐与三维扫描声呐相结合,获取水下沉船姿态数据及附近海底地形点云数据的方法。通过实例阐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过程的关键因素,并采用环境光遮蔽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了可视化渲染。结果表明,该种方式点云数据完整、沉船细节清晰,可为沉船清理作业中的风险评估和决策制定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黄睿奕  陶然 《水运工程》2019,(11):165-169
针对水下抛石施工的测深系统不能实时反馈数据处理结果的问题,对多波束测深系统的自动滤波功能进行研发,采用CUBE滤波算法,实现了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准实时处理以及抛石断面与设计断面的对比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某深水防波堤实际工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水下抛石施工起辅助决策的作用,并提高水下抛石效率和精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判读旁扫声呐声图、分析多波束测深系统水深数据,获得事故现场水下地形、地貌、障碍物姿态,为下一步的探摸、打捞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饶鸿辉 《珠江水运》2023,(21):60-62
为准确获取航道水文特征和通航条件,更新积累不同时期、不同水位的河床演变及航槽变化情况,保障船舶安全快捷航行,本文在阐述水下地形测量方法、水下地形测绘作业方式,对比传统与新扫测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以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航道疏浚工程为实例依托,利用便携式多波束测量无人船开展航道硬式扫床测量工作,结果发现:本次扫床测量范围内,航道内未发现浅点,水下航道地形可满足安全通航条件。实践表明,便携式多波束测量无人船作业效率高、受地形环境限制较小、扫测结果较精准的优势,可满足项目工期及特殊作业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产多波束侧扫声呐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中心于2021年引进了新型国产设备:Shark-S455M型多波束侧扫声呐.为科学评价设备实际性能,积累设备使用经验指导实际生产,通过对海底沉船进行扫测,组织进行了相关验收测试工作.基于笔者从事侧扫声呐应用的工作经验,分析了该型多波束侧扫声呐的分辨能力和扫宽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多波束测深系统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水深测量仪器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简要介绍多波束扫海的系统组成及作业流程。指出利用多波束系统进行扫海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波束测深技术已经成为水下地形测量工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深测量方法。由于多波束测深系统是一套多传感器的综合性测量系统,与单波束测深设备相比,其测深误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在多波束测量过程中,自然因素、仪器设备因素、人为操作因素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测量精度。为获取高精度的多波束测量成果,必须对整个多波束测量过程进行严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扫海测量主要探明扫测范围内是否存在危及航道安全的障碍物,以确定最浅通航水深并绘制水下地形图。介绍了多波束在扫海测量中的作业方法,分析了工作中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检测码头接缝的效用和技术特点,对在建的沉箱码头岸壁开展水下检测现场试验。针对检测对象的特点,改进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安装方式和设置,对采集的数据提取点云图进行分析,并对接缝宽度进行水下摄像验证。结果表明,接缝宽度检测的分辨率与船速、波束的发射频率、探测距离等因素有关,且在作业时应力求船舶的航行姿态平稳和匀速航行以保证检测质量。该系统在水下检测时能获得三维点云数据,可直观反映接缝的整体形态,为码头水下接缝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海监局海测大队1994年从德国ATLAS公司引进一套扇形多波束测深仪FAN—SWEEP。该系统安装在专用的扫海测量船上,经过4个月安装、调试,1995年初正式投产。实际使用证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工作效率高,后处理功能强,显示水下地形真实、立体感强、形象逼真,特别适用于大比例测量水下礁石、沉船等障碍物。本文对该系统作简单介绍。 一、系统的组成 该系统由三部份组成:第一部份是导航系统,由PC—386SX微机、定位设备、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及软件、航迹显示器组成。该系统能与多种定位设备相连接,例如激光定位仪POLARFIX、微波定位仪MI-CROFIX、差分卫星定位HYDRO DGPS、相位差定位系统HYPER—FIX等。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按一定格式采集定位数据,并送到电子柜中,航迹显示器可显示计划测量线和船舶的实时航迹,监视航迹偏差,指导舵手操舵。 第二部分是扇扫FAN—SWEEP,是该系统的核心设备,由电子柜、换能器、监示器、电罗经、波浪补偿器等设备组成。这部分的作用是最多可发射52个超声波波束,形成一个扇形向水底辐射,并接收回波信号。电罗经用以修正位置偏差,波浪补偿器用以平滑涌浪,减少涌浪对测深误差的影响。监示器可显示断面各点水深值、各波束信号强度和各种动态、静态数据。电子柜是该部分的核?  相似文献   

16.
随着长江航道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波束测深系统已在长江航道测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结合多波束系统的测量要求与长江航道特点,提出了基于先验水深图的多波束系统测线布设方法。并以EM2040C多波束系统应用,经过试验验证,证明所提出的测线布设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传统多波束测深系统原理、工作方式及其缺点。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代替传统多传感器设备有线连接技术,实现多波束测深系统多传感器的无线连接通信,并总结多波束测深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快速、准确地获取水下构筑物信息是声呐检测的热点,在水运工程管理、港口工程质量保障和结构防灾减灾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地理位置较深、检测目标尺寸较大的基槽开挖、基床整平等平面工程以及精度要求较高的沉箱码头直立式岸壁工程两种典型港口水下工程结构,选择波束原理相同的多波束测深系统与三维多波束扫描声呐系统进行检测,并...  相似文献   

19.
多波束测深系统是一套由多种传感器组成的复杂测量系统。与传统的测深系统相比,其测量过程复杂,因而误差来源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实际经验,对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全过程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梳理并总结其影响结果,以便在测量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小这些误差的影响,从而提高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内河船舶超吃水引发的船舶安全问题,提出单波束声呐在水下仰扫,对目标船舶回波信号的强度值进行处理并滤除干扰误差,测量内河船舶动态吃水值的检测方法。采用自适应阈值法甄别仰扫单波束声呐发射到船底的回波信号,利用中值滤波滤除回波信号异常数据得到单波束声呐到目标船舶底部的距离,用测深传感器测得的水深值减去此距离得到船舶的实时吃水值。对不同吃水值的模拟船舶进行吃水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为准确测量船舶吃水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