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12月14日上午,长江航道测量中心水文测验处自主立项项目"河心比降观测方式的改进研究"在枝江测量工地"试水"。长江航道测量中心副主任胡其武、质量技术处副处长孙再刚到现场对该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据了解,"河心比降观测方式的改进研究"是长江航道测量中心2017年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第一代新型河心比降器的生产制作已经完成,目前正处于设备测试论证阶段。项目测试场地选在枝江芦家河水道进行。长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我国长江上游重要支流金沙江向家坝电站库尾段和岷江宜宾市、眉山市市域段重要航道原型观测项目的试验数据,论述了千寻知寸高程异常预算法、千寻GPS浮筒法和临时水尺悬线法等3种新型测绘方法在西部航道原型观测中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千寻知寸高程异常预算法获得的全测区高程异常值能够代替传统RTK点校正测量水准高;应用千寻GPS浮筒法可代替传统全站仪前方交会法求得表面流速、流向,并得到河心比降;临时水尺悬线法可代替传统临时水尺法进行水文观读。试验数据证明,新型测绘方法的测量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传统测绘方法,满足勘测规范和设计的质量要求,相比传统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曲线坐标对赤水河鲢鱼溪码头河段计算域进行了坐标拟合,用有限体积法(SIMPLEC程式)对拟合坐标系下的水流基本控制方程进行了离散,在求解过程中采用了欠松弛技术和逐线迭代法。分析了鲢鱼溪码头工程前后河段内水位、比降及水流流速的变化。研究了码头前沿船舶泊稳条件和码头工程建设对洪水位的影响,得出了在赤水河鲢鱼溪弯道凹岸建港可以将岸线适当推向河心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刘东 《港工勘察》2000,(41):73-75
介绍天津港第五代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监测实施过程以及采取的监测手段--引张线及铜尺直线丈量观测系统,对观测系统的观测精度、码头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估算。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线阵的系统,给出了定位模型,并简要介绍了其定位原理.利用由时延间接引入的距离、高低角和观测得到的方位角信息,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仿真分析了基线长度和时延精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定理分析了该系统,得出了系统可观测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检验北方海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效果,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精度检测方法对其精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通过在系统理论覆盖范围内合理布设若干网内网外控制点、车载测试线路和船载测试线路,进行网络RTK实时观测和事后处理,分析内、外符合精度,有效地解决了系统精度评估问题,满足了实际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INS/GPS两组合导航系统因观测信息不完整造成的姿态误差发散、系统稳定性较弱的问题,本文利用CNS搭建了基于INS/GPS/CNS的全观测信息导航系统。通过建立以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及平台失准角误差为观测量的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INS/GPS/CNS的全信息导航滤波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导航精度,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两组合滤波算法,各导航参数的精度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长航时条件下姿态误差收敛、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位置势导航滤波时,观测值的方差阵是影响导航滤波精度的重要因素。对于海上运动的舰船,由于观测值是动态变化的。提出了一种无需设置参考系统求解观测值方差阵的动态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SINS(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Two-antenna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组合系统,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模型和系统观测模型,特别是组合系统下的GPS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模型.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硬件集成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改善了系统性能,提高了导航定位的精度、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水利枢纽船闸改扩建是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以右江金鸡滩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原型观测实践为例,对船闸改扩建原型观测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比降观测、表面流速流向测量、断面流量和流速流向观测、泥沙测验和底质取样等5个观测方法。通过现场实践生产,在枢纽上下游多维度同步观测和采样,并对观测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为枢纽船闸改扩建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建设技术方案提供水文基础资料,为模型试验、航道整治工程提供准确的工程实施数据,值得类似项目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甬江隧道变形观测的实践,论述了沉管隧道变形观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观测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提出了影响观测精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提高沉管隧道变形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SINS(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Two-antenna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组合系统,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模型和系统观测模型,特别是组合系统下的GPS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模型。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硬件集成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改善了系统性能,提高了导航定位的精度、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高薪  卞鸿巍  张和杰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70-72,167
文章针对车载GPS/DR组合导航系统工作环境复杂,其观测噪声相应复杂多变的特点,引入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这一方法基于方差匹配的思想,通过模糊控制器在线调整观测噪声方差,以改变滤波器的自适应性,从而提高导航精度。文章最后对GPS/DR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后的滤波精度优于常规Kal-man滤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海技术》1998年第3期上刊登的译文《六分仪的垂直观测与天体高度精度》,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了天体高度观测方法与观测精度,指出了译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高精度系统的可靠性(维持性能或性能退化)问题,并以应用了故障检测和冗余技术的惯导系统为例对其进行了论述。 在惯导系统中,通常用陀螺性能监控器来实现机内精度检测技术。当导航系统由多个等精度的惯导子系统构成时,利用这些子系统的可观测输出变量的表决监控可得到几种软件故障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北斗定位系统定位定姿的精度及性能,利用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姿态信息进行辅助,建立BDS/INS组合定位算法。通过INS输出信息与BDS观测信息紧组合的方式,以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伪距以及伪距率作为子系统状态量,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将卫导观测信息与惯导导航参数融合在一起进行计算。通过实际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原系统算法,组合后的算法能有效地提高BDS定位的精度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刘波  王直 《船海工程》2006,35(1):75-77
对SINS/DGPS/Magnetometer全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模型和系统观测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改善了系统性能,提高了导航定位的精度、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七参数法(布尔沙模型)是测绘坐标系统之间转换的主要方法,在三维坐标的转换中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强的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七参数法坐标系统转换的原理,以及七参数法在2018年汉江中下游固定断面观测项目中的应用以及精度比测情况,结果表明,七参数联合湖北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在汉江中下游河道观测中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通过能力日益增长背景下的多线船闸输水系统设计问题,以西江长洲枢纽四线船闸群为例,总结了不同阶段通过能力需求引起的船闸设计规模变化。针对二线船闸规模小、一线船闸闸室宽度大、三线四线船闸并列布置同步建设且规模巨大的特点,分别介绍了各船闸输水系统的设计理念。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手段,提出了二线船闸采用消力槛强迫消能、一线船闸采用双明沟消能、三线四线船闸采用互通省水布置等创新成果,并通过原型观测验证了创新成果实效性。提出两条建议:多线船闸总体布局应将高等级船闸布置在河心侧、低等级船闸布置在河岸侧,输水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结构形式、水力指标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系统观测目标误差渗透着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分离与溯源理论和应用一直是误差分析的难点和热点。文中基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互相关系与传递特征,提出了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误差传递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将复杂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分析了各子系统在观测目标误差中的主次作用(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sition a-nalysis,PSPA)。算例表明,该理论能够分析得出引起观测误差灵敏度较高的子系统,这对于误差溯源、分析和控制误差,提高观测目标的精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