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柱 《水运工程》1994,(7):29-30
结合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软式扫床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华东地区土质松软,水流平缓的内河航道软式扫床形式,操作,管理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饶鸿辉 《珠江水运》2023,(21):60-62
为准确获取航道水文特征和通航条件,更新积累不同时期、不同水位的河床演变及航槽变化情况,保障船舶安全快捷航行,本文在阐述水下地形测量方法、水下地形测绘作业方式,对比传统与新扫测技术方法的基础上,以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航道疏浚工程为实例依托,利用便携式多波束测量无人船开展航道硬式扫床测量工作,结果发现:本次扫床测量范围内,航道内未发现浅点,水下航道地形可满足安全通航条件。实践表明,便携式多波束测量无人船作业效率高、受地形环境限制较小、扫测结果较精准的优势,可满足项目工期及特殊作业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3.
扫海测量主要探明扫测范围内是否存在危及航道安全的障碍物,以确定最浅通航水深并绘制水下地形图。介绍了多波束在扫海测量中的作业方法,分析了工作中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前,长江航道炸礁工程验收方式主要是硬式扫床,硬式扫床通过自航行船航行、碇泊船常规六缆法布缆实施。碇泊船在较长炸礁区进行硬式扫床时如采用常规布缆需多次抛投边缆,锚缆抛投定位工作量大、耗时较长,扫床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分析碇泊船常规布缆硬式扫床特点及适用条件,优化碇泊船硬式扫床布缆方式,采用小艇动力替代碇泊船边缆作用,实施水下炸礁及清渣工程硬式扫床验收,节省了碇泊船边锚缆抛投时间,提高了碇泊船硬式扫床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多波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全覆盖、高效率等优势,使其在航道维护、工程施工、水下目标探测等方面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在长江航道应急测量中使用两者探测水下物体的实例,探讨两种设备的配合使用在内河航道应急测绘中发挥的作用及其优势,并初步探讨多种探测手段的综合在未来内河航道水下目标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3月26日,重庆九龙坡—朝天门段航道建设工程胡家滩疏浚区南槽通过水下硬式扫床验收,胡家滩单位工程顺利完成,为今年上半年全面完工打下了坚实基础。自胡家滩段航道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项目部精心规划通航航路,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合理调配船舶等资源,增加松动爆破解决砂卵石板结问题,及时处理零星基岩和孤  相似文献   

7.
水下沉船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水下特征也各不相同,近年来,多波束测深系统在航道扫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系统可以3D图片形式直观的反应出水下沉船的姿态,能快速并准确的找到水下障碍物的具体位置。本文具体描述了沉船特征,并通过多波束测深系统扫测实例分析讲解,实例概括了几种典型水下沉船的特征,期望为今后的沉船搜寻和确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船名 │长江扫测l │├────────┼─────────────────────────────────────────────┤│船型、用途 │装有电脑控制扫浏系统的钢质双舵、双可调距桨的长江航道扫浏船,执刁们坑道浏女,水下施工 ││ │工程扫测河床验收任务 │├────────┼─────────────────────────────────────────────┤│航区、航线 │…  相似文献   

9.
多波束测深系统能完成全覆盖水深测量、航行障碍物探测,使航道测绘技术从外业到内业全过程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文内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长江航道中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选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下磁性物体探测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一个对长江干线航道水下铁磁性物体探测定位的应用实例,探讨了使用地面磁力仪和GPS在水域勘察施工、寻找水下磁性物体的方法技术.通过总结,得出"磁法探测技术是寻找水下磁性物体的有效方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装控制盒的方式,实现单探头测深仪与自动控制探头之间的流畅切换,将传统单探头测深仪改造成具有多探头功能的高效水下测量仪器系统,主要用于航道和码头基床等的水下扫测。利用该系统进行的码头基床扫测已经取得成功,可为同类测量设备的改造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张晏方  邓勇  毕文焕  黄伟 《水运工程》2012,(10):143-147
水下隐蔽工程是长江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在长江航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长江航道整治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分类及应用实例,对深入认识水下隐蔽工程检测技术在长江航道整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后期航道维护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勇  洪剑  朱春春 《港工技术》2022,59(1):113-116
本文对山区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多波束扫测和传统硬式扫床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多波束数据源,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指导硬式扫床的综合检测方法.实现扫测技术优势互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九龙坡至朝天门河段位于重庆市主城区,河段内有新港作业区、九龙坡港区、佛耳岩作业区等多个大型港区,是重庆市连接云、贵、川三省的水路运输重要通道,也是建设重庆航运中心战略的重要组成,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明显提升长江航运能力,对长江流域沿线城镇的经济建设促进作用明显,本文依托长江九龙坡至朝天门河段航道整治水下疏浚清渣建设工程,探讨了长江航道整治水下疏浚清渣施工工艺技术,可在内河航道整治水下疏浚工程建设中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5.
侧扫声呐技术在浅水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检测中的应用较少,业内缺乏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影响因素、准确度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本文以长江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为依托,通过不同拖拽方式、船速和波束角,开展对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控制措施,对于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的检测开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江航道的快速发展对航道水下地形显示、变化追踪、演变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构建流程,分析了DEM应用于长江航道水下地形的特点,探讨了DEM在长江航道的应用场景以及后期可能的拓展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航道水域新型扫测设备性能的基础上,结合内河航道养护需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内河航道新型扫测设备选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河航道新型扫测设备的优选顺序依次为侧扫声呐、合成孔径声呐、多波束测深系统、图像声呐、水下机器人、潜水员水下设备,并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将侧扫声呐与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搭配使用,优选结果对内河航道扫测设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软式扫床在疏浚工程中扫浅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 《水运工程》2003,(8):13-14,19
针对疏浚工程中扫浅施工的难点,分析各种类型浅点的特点,提出对分散型浅点用软式扫床方法进行扫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2017年度水运工程工法技术交流评审会"专家评审,宜昌航道工程局《大流速条件下透水丁坝构件水下安装施工工法》获得了省部级二级工法。该工法研究开发了大流速条件下可调节的基床整平定位支架,为水下基床细平精确定位和潜水员水下安全作业提供了可靠保障,并设计制  相似文献   

20.
坐底式水下基床抛石整平船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整平船的结构形式、设备配置及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系统.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水下基床整平中,可对10~100kg块石直接进行推平作业,将复杂的水下作业转化为水上操作,实现了抛石、整平和质量检测工作一体化.整平效率和精度都非常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