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7,(2):156-161
在梯级航运枢纽运行中,需要通过枢纽联合调度系统协调好各项任务,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针对汉江崔家营枢纽和雅口枢纽的运行目标,通过分析发电效益和通航基流保障率之间的制约关系,基于FPGA对其开展联合优化调度研究。文中建立了以周为计算时段的调度模型,提出了以综合考虑航运与发电两种情况为目标的枢纽联合优化调度方案及优化调度准则,并对提高汉江襄阳以下梯级枢纽通航基流保障率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汉江梯级枢纽首次生态调度实施以后,汉江兴隆枢纽常年库区新河口河段航道弯曲出浅的问题,对水文条件、河床演变和航道尺度进行分析,探究汉江梯级枢纽生态调度对兴隆枢纽库区航道的影响,预测库区航道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汉江梯级枢纽首次生态调度期间,兴隆枢纽库区水位陡落陡涨,水流比降流速大,兴隆枢纽库区马良—沙洋河段过渡段航道稳定性差,调度历时短导致过渡段航槽缺乏足够的水流冲刷而出现碍航情况。预测远期马良—沙洋段过渡段均可能存在航道摆动的现象,且河槽将呈淤积趋势,航道条件可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张铭  胡亚安  范子武  杨宇 《水运工程》2016,(12):113-120
提出一种基于航电一体化的梯级枢纽运行模式优化研究方法。对整个航道进行断面划分,并在各枢纽处设置虚化断面,对航道天然断面和枢纽所在的虚化断面分别采用求解圣维南方程和考虑枢纽调度的水量平衡计算方法,确定断面水位和流量过程,实现全航道断面水力要素的同步计算,满足梯级通航枢纽联合调度对航道水位和口门区流速的高计算精度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梯级通航枢纽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渠化航道,改善口门区和引航道水流条件,同时优化发电策略,实现梯级通航和发电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衢江梯级通航枢纽结果表明,构建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有效提高了梯级通航保证率和总发电量。  相似文献   

4.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混凝土体表面不平整及外观质量不够美观等问题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性、美观性、环保性及技术可行性等技术指标,如何选择最优的饰面方案成为施工质量保障的重要考量。为此,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组合赋权方法计算主观权重,采用粗熵法计算客观权重。通过计算权重偏好系数误差得到组合权重,并结合合作博弈方法和最小偏差为目标确定组合权重进行评价。以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船闸工程为例,从基面处理、材料配合比优化及保护材料涂装等工序上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所采用的模型计算得出饰面清水混凝土施工选择58.35% 的权重值为最优方案。在实际投入使用后明显改善了船闸混凝土体的外观质量,以期为其他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汉江通航条件的改善和兴隆枢纽建成蓄水以及打桩船的技术改造,如何选择和确定经济合理的桩基结构型式成为了汉江码头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结合荆门市沙洋港中心港区一期综合码头工程,对原设计的码头平台灌注桩基础改为打入PHC桩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较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结构型式,并对其关键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为湖北汉江段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枢纽影响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枢纽选址的方法,即通过交通配流法和运筹学模型确定备选枢纽。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枢纽选址的评价体系,确定评选指标,运用灰加权关联度方法确定枢纽选址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枢纽建设后对径流的调节破坏了上下游水位样本年际之间的一致性,使得设计通航水位确定的问题复杂化。针对梯级枢纽扩建船闸工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取值的问题,以涡阳枢纽复线船闸为例,对非一致性水位序列进行统计分析,选取代表性水文序列进行保证率水位计算,并与枢纽死水位、最低运行水位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工程投资等因素探讨设计通航水位取值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涡阳、蒙城枢纽死水位作为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在满足通航保证率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可确保梯级枢纽间水位衔接和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8.
汉江中下游干流是国家规划的高等级航道,上游梯级综合调度以及中下游干流梯级渠化可有效减缓流域外调水量对中下游干流航运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基于汉江中下游干流航运发展需求及梯级开发方案,研究上游梯级调度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梯级渠化对航运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上游丹江口等大型水库梯级调度及中下游梯级渠化,可大幅改善汉江中下游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9.
与常规渠化工程相比,在已建渠化梯级间增建航运梯级的坝址选择时,存在梯级间最低通航水位衔接和对已建电站发电影响分析等技术难题,研究案例较少。以嘉陵江水东坝航运枢纽工程坝址选择为例,采用对库尾河段水深、河势、地形地质、淹没损失等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的方法,提出坝址初选、枢纽建筑物布置和确定枢纽正常蓄水位的思路,从水位衔接、库区景观、对上下游已建电站发电影响、施工导流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坝址综合比选。推荐复兴场坝址为水东坝航运枢纽建设坝址。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现有通航河流194条.在通航建筑物中,除长江葛洲坝船闸、在建的三峡船闸外,在汉江上建有丹江口水电站升船机,堵河上建有黄龙滩水电站升船机.目前,汉江王甫洲水电枢纽船闸已建成投入试运行,清江高坝洲、隔河岩水电枢纽升船机正在建设中,过船设施管理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龚国祥  郭敏  张芹 《中国水运》2007,(10):54-55
结合汉江丹江口、王甫洲枢纽坝下非恒定流特性分析,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和丹江口至襄樊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结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受径流调节影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东江下游沿程各水文(位)站不同时期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计算,研究受人工采砂和梯级枢纽建设影响下基本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变化情况,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东江下游航道建设和维护设计水位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描述连江梯级渠化河段的11座航运枢纽现状,并计算枢纽的最低通航水位,提出枢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为持续发挥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理清汉江航道整治后的发展思路,从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优化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汉江沿线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和推进滨水生态旅游开发等6个方面,定性分析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效益;同时选取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社会效益指标,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研究汉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汉江航道整治工程明显带动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社会影响,有利于控制社会风险,从而为汉江航道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确定顾客需求权重是质量功能展开(QFD)的关键环节。论文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顾客需求权重,首先建立系统递阶层次结构,获取各专家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然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通过相关算法计算得到综合各个专家意见的判断矩阵,最终确定顾客需求权重。最后以潜艇自卫防空武器系统顾客需求权重的确定为例,验证了用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顾客需求权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舰艇系统的复杂性,对全舰进行生命力评估需要将其分解到下一级或几级具体的子系统,通过系统生命力指标得到全舰生命力的描述。传统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存在两个缺陷:一方面可能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无法计算指标权重,使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采用一种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三角模糊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次间相关因素的权重,并计算得到各子系统的权重排序。实例证明,该模型的评估结果反映了舰船系统的实际工况。根据该模型计算的评估结果,可以更好地发现舰艇生命力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损管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国内外造船起重机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不足,研究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FAHP)的造船起重机金属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运用于起重机金属结构综合评估中。以造船门座起重机为例,建立多指标、多层次安全性评价模型,对指标状态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计算各层评价值,并最终得到整机金属结构安全指数,为起重机使用企业和特检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作战效能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给出了影响其作战效能的指标集,建立了网络层次分析法控制层和网络层模型,并且利用计算极限超矩阵的方法,在SD软件帮助下,得到了影响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各因素的权重。  相似文献   

19.
唐蔚  周千凯  周乐序  吴娴  唐洁 《水运工程》2022,(11):128-132
随着澧水尾闾航道项目的逐步实施,澧水下游河道水位及流量有较大变化。其枯水流量因三峡枢纽及上游两大水库的调蓄济枯作用呈增加趋势,但枯水水位呈略微下降趋势,津市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也出现了下降。为确定澧水末端梯级艳洲枢纽船闸下游最低通航水位,采用计算枯水期水面比降等方法,结合航道整治及采砂活动等情况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变化趋势。提出一种确定艳洲枢纽下游近期及远期最低通航水位的方法,论证其预留远期水位下降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连江渠化过程历史悠久,西牛航运枢纽是连江全线渠化工程规划中的最后一座未建航运梯级,其建设条件优越,建成后综合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跨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