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航速是新造船合同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试航期间航速测量直接关系到设计指标的验证和实船交付。由于大型矿砂船装载工况特殊性,航速测量无法模拟满载工况和船在无风、无浪、无流的理想环境条件下进行,需要采用适当的航速修正方法,把试航数据修正至标准状态以验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周广礼  肖汶斌  欧勇鹏 《船舶力学》2016,20(9):1201-1210
波浪中两浮体的水动力干扰问题主要来自于海上补给作业实践。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水池机构可开展两浮体的零航速模型试验,而有航速状态下两船模型试验的数据十分稀少且珍贵。为此,文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的两浮体间流体共振模型试验、零航速和有航速下的两浮体模型试验概况,并分析了波浪中有航速两船水池模型试验的主要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燃油价格剧烈波动条件下的远洋干线集装箱班轮航速和航线配船优化问题,通过分析远洋干线各航段货运量与港口对需求量、班轮航速与航线配船数量及燃油消耗量之间的关系,构建班轮航速与航线配船优化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逐步逼近求解算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航速优化策略,通过在不同航线上合理地配置船舶类型和数量,可明显降低班轮运输成本;依据燃油价格变化,适时采取"加船减速"或"减船加速"策略,可有效提高船公司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波浪中两浮体的水动力干扰问题主要来自于海上补给作业实践。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水池机构可开展两浮体的零航速模型试验,而有航速状态下两船模型试验的数据十分稀少且珍贵。为此,文章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的两浮体间流体共振模型试验、零航速和有航速下的两浮体模型试验概况,并分析了波浪中有航速两船水池模型试验的主要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5.
郑律  陈林  邱忠辉  吕帅 《船舶》2012,23(6):8-12
基于有限元方法,通过仿真计算,比较了三种不同主体尺度下三体船的垂荡、纵摇、横摇运动响应算子。因不同的航行速度对运动算子有一定影响,故分别在低航速和高航速下进行比较。通过不同航速下的垂荡、纵摇、横摇性能对比,得出主体狭长型三体船运动响应性能均最佳,最适合作为三体船主体的尺度。  相似文献   

6.
影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少勇 《天津航海》2006,42(1):1-2,20
影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主要因素有DCPA、DCPA的误差、TCPA、TCPA的误差、目标船方位、目标船舷角、本船航速、目标船的航速、会遇时两船的航速比等。分析了各因素对船舶碰撞的危险度的影响情况,以便正确确定在当时避碰环境下的影响船舶碰撞危险度的主要因素,防止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40 000 DWT化学品/成品油船进行了一次EEDI试航测试,试验内容包括航速、轴功率测量及环境参数测量等.为了计算和评估该船的EEDI,采用ITTC(国际拖曳水池会议)对实测航速和轴功率进行了修正,获得了该船的EEDI基准航速.简要计算该船达到的EEDI值(Attained EEDI),还评估了它处在IMO中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不定期船的航次日均盈利额主要受航速及燃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对于多艘不定期船,固定成本的不同也会 造成航次日均盈利额的差异.首先,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燃油价格及不同船舶固定成本的变化对不定期船航 次日均盈利额的影响,然后以航次日均盈利额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不定期船最佳航速优化模型.最后,以中巴铁矿石航线上ATHENIAN PHOENIX号不定期船为例对该优化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最佳航速优化计算公式及曲线图.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船撞桥墩就经常发生。由于当时船小、吨位小、航速慢、经济损失不大,不为人们所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船的尺寸与吨位大增,航速提高,过桥船只的密度增长,船撞桥的事故频频发生,经济损失及人员的伤亡严重,尤其是198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阳光大桥事件,造成大桥主跨倒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沙河口”轮航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了该船航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依此对“沙河口”轮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对该船的航行状态进行优化。改造后,该轮航速提高了约2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迎浪状态下三体船垂荡和纵摇运动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于势流理论的三维频域格林函数方法对三体船的垂荡、纵摇运动进行参数研究,讨论三体船附体位置对垂荡、纵摇运动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是可靠的。设计了十二种不同附体位置配置方案,并计算出各个方案在三个航速下的垂荡和纵摇频率响应函数曲线。计算结果表明:(1)航速对三体船的垂荡、纵摇运动影响剧烈,随着航速提高,运动幅值增加明显;(2)当三体船的航速为零时,附体位置对垂荡、纵摇的影响不明显,随着三体船航速的增加,附体位置对垂荡、纵摇影响也随之变大;(3)附体纵向位置变化对垂荡、纵摇的影响要大于其横向位置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提高班轮公司的经济效益,对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班轮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方案进行研究。针对低迷市场环境下的单航线,建立以船队日均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单航线配船模型;针对景气市场环境下的多航线,考虑船队规模、船舶载货能力和航线运价差异,建立以所有航线日均总利润最大为目标的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模型,设计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对某班轮公司的亚洲航线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市场低迷时,随着油价升高,需通过增加营运船舶、减少闲置船舶及相应地降低航速来降低成本;市场景气时,该算例验证了多航线配船与航速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曾宏  秦梓荷  蒋一  黄坚 《机电设备》2021,38(6):14-20,47
文章研究了控制力约束(即具体硬件限制)条件下的喷水推进船航速航向鲁棒控制问题.以具体型号喷水推进器为例,根据功率-转速图谱和航速-推力图谱,提出一种推力-航速-转速的三元函数拟合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喷水推进船的航速与航向鲁棒控制问题,设计了航速控制律,并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艏向控制算法.在航速与航向控制律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主机转速和喷口转角的硬件限制条件,通过对一艘喷水推进船的路径跟踪控制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推力函数和控制律应用于实际喷水推进无人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三体船阻力回归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中  卢晓平  王玮 《船舶力学》2010,14(4):355-361
基于三体船船模系列阻力试验结果,以非均匀B样条拟合船模阻力试验数据随航速变化关系曲线,采用模长界限控制的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建立给定排水量和航速三体船阻力与侧体位置关系的回归模型,该方法能够快速而有效地获取有效范围内任意给定航速下三体船阻力随侧体位置的变化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体水动力学软件AQWA进行横向补给状态下两船在波浪中的频域和时域分析。对高架索道上的恒张力表示为瞬时张力,分析不同航速、浪向角对横摇、垂荡和纵摇方向运动特性的影响,求得两船横向补给时较佳的浪向角和航速,为横向补给时航速和航向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对喷水推进船航速的快速、精准预报,基于ANSYS-CFX软件平台建立喷水推进器推力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采用分块六面体结构化网格离散计算域,采用稳态多参考系法求解雷诺时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和SST湍流模型,对喷水推进器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壁面积分法获取喷水推进器的等转速推力曲线,将其与船阻力曲线相叠加,通过求曲线的交点预报航速.选取可提供推进特性图谱的船A、带双级轴流式喷水推进器的船B和带混流式喷水推进器的船C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船A配置的喷水推进器的推力计算值和航速预报值与厂商提供的数值吻合良好,船B和船C的航速预报结果均与实船试航值比较接近,最大偏差小于0.5 kn.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信性和适用性,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指导喷水推进器厂商根据船舶所有人的需求便捷地选出合适型号的喷水推进器.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公务船、平台守护船、救助船等在设计建造时,动力系统多为双机双桨或多机双桨推进模式,螺旋桨多为单向转动的定速变距桨,不仅能提供足够的动力输出以保证较高的航速,而且可以提高船舶的可靠性及操纵灵活性。此类船舶要么高负荷、高航速工况运行,要么低负荷、低航速工况运行,甚至后者运行时间更久。而在动力系统设计时通常考虑高负荷、高航速工况,不考虑低负荷、低航速工况,因此在巡航搜索、低速伴航、滞航守  相似文献   

18.
闫蕾  宗智  倪少玲  李海涛  孙雷  李磊  李柯 《船海工程》2013,(1):41-44,49
通过两艘不同线型、不同吃水的三体船模型较高试验航速静水阻力试验,分析三体船侧体布局对三体船阻力性能的影响,给出在不同航速范围阻力性能较优的侧体布局方案,验证侧体纵向位于主体舯前的三体船在高速段阻力性能更优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三体船耐波性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三维势流理论,计算了三体船在不同航速下垂荡、纵摇、横摇运动频率响应函数。预报了三体船在不规则波中各种海况下航行时的运动和加速度有义值,同时分析了三体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区一定海况下的运动特征和规律,最终根据舰船耐波性衡准要求,确定了三体船适合航行的海况与航速,为三体船耐波性方面得出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保持SWATH船纵向运动稳定鳍的结构尺寸难以确定的特点,从实船对鳍的展长和弦长取值的约束条件出发,利用计算机仿真出SWATH船在40kn的航速范围内保持纵向运动稳定的鳍结构尺寸的变化范围,然后,从这一范围内确定出不同航速且具有一定运动性能要求的鳍尺寸变化范围。以此为基础仿真出了对应于不同航速SWATH船在静水中的升沉和纵摇运动性能指标的变化范围。结果表明,此方法直观、有效,能初步确定稳定鳍尺寸并分析静水中鳍尺寸对SWATH船运动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