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融  田侃 《船电技术》2022,42(2):52-54,60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TC6804电池管理芯片的12串电池检测单元,作为分布式、模块化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基本单元.详细描述了电池检测单元的设计思路,包含系统架构设计、器件选型、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块化的电池检测单元可扩展性高、配置灵活性强,可广泛应用在电池监控与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2.
电池储能系统适合于电网调频调峰以及重要负荷应急保障等场合。在电池储能系统中,功率转换系统是储能电池与电网能量交互的接口。研究了一种适合大容量应用的电池储能并网逆变器的电路和控制策略,实现了电池充放电功率控制和电网侧功率四象限控制。构建了电池储能实验平台来验证提出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船舶电力推进等领域前景十分广阔。然而锂离子电池大规模成组使用时,热问题凸显,制约了锂离子电池在上述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组冷却技术能保证电池组在安全温度范围内运行,是保障锂离子电池成组后性能发挥与安全工作的关键技术。该文将当前锂离子电池组冷却技术分为风冷、水冷、新型冷却技术和耦合冷却,并分别概述了每种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结构改进。  相似文献   

4.
邓一凡 《船电技术》2017,(12):33-38
液流电池在储能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其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液流电池体系。其中全钒液流电池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文章论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优缺点,对其应用进行举例说明。最后对液流电池在储能方面的发展应用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电池电解液密度进行预测,建立了RBF神经网络模型,用电池放电试验数据对其进行了训练和检验。利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电池电解液密度的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值为0.022g/cm~3,均方根误差值为0.004 g/cm~3左右。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满足预测精度要求,从而可用于建立电池剩余电量实时监测系统,降低电池维护工作量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是动力电池最关键的性能参数,在国防军工领域电池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目前商业化的锂电池含易燃的有机溶剂,其安全性风险难以根除,而固态电池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安全性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三种主流的固态电池体系,重点介绍了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核心材料和性能特点,展望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未来在船电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雷津  邓磊 《船电技术》2016,36(9):57-60
铅酸电池作为储能电池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广泛应用于舰艇上,铅酸电池的可靠性在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但其能量和功率密度低、析氢等固有缺陷致使储能电池的发展受到局限。近年,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使储能电池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但其集成和应用存在着安全性的严重挑战。Thyssen Krupp船舶系统公司研制出适用于潜艇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系统集成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克服了安全性问题,使艇用电池性能提高,能满足更强作战力的潜艇需求。相比传统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容量提升30%,放电倍率提升2倍,另外,锂离子电池可免维护,提高了运行灵活性。本文采用实例对锂离子电池技术在潜艇上的发展与集成进行介绍,总结了艇用锂电池的必要性和应用难点。  相似文献   

8.
崔为耀 《船电技术》2013,33(5):55-58
简要介绍了铅酸电池在常规潜艇传统柴-电动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历史,以及在长期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指出了替换或改进该蓄电池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的优点以及在潜艇上的适用条件,描述了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研制的进展以及在潜艇动力系统的应用可能性,并对比了两种蓄电池的优点与不足。结果显示:锂离子电池的电能密度比铅酸电池高2倍,而相同电能的电池重量却减轻一半。  相似文献   

9.
基于宏电池腐蚀理论,将阴极钢筋和阳极钢筋分别浇筑在2个独立的混凝土试块中,用导线的连接或断开来模拟宏电池腐蚀或微电池腐蚀.通过改变混凝土试块中氯离子含量,使阴极钢筋和阳极钢筋呈现出不同的电化学参数,分析阴极钢筋和阳极钢筋的腐蚀电位、宏电池电位差与宏电池电流密度、宏电池极化比率的关系,阐明了钢筋的电化学参数对宏电池腐蚀电...  相似文献   

10.
方石  王小康 《船电技术》2021,41(2):35-37
本文以UUV用锂动力电池组为对象,研究电池模块串、并联关系对成组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成组规模越大,绝缘性能越差.考察了锂电池组不同部位的物理隔离对成组绝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电池模块与模块、电池组与UUV舱体间采取绝缘防护,可有效提升电池成组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