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的一种简易评价制动摩擦材料的方法,阐述了高温摩擦试验装置的概况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在任意温度下能够测试摩擦因数的高温摩擦试验装置应用的可能性,根据与实物大小制动试验结果的比较,确认了这种简易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铁道车辆提速的情况下,由于制动力加大,就需要开发在热负荷增大的情况下可用的制动摩擦材料.全尺寸台架试验对机械制动的性能进行最终评定是必要的,但要评定高温制动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研究了一种相较于全尺寸台架试验更易于评定制动摩擦材料的方法.介绍了一种用高温摩擦试验装置对任意温度的摩擦系数进行定...  相似文献   

3.
交叉支撑转向架摩擦减振装置摩擦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交叉支撑转向架摩擦减振装置暴露出的问题,对不同摩擦副配置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转向架相对摩擦因数过大的原因,并优选了摩擦副配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Oden等提出的非局部摩擦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利用Mindlin问题的位移解导出了超长摩擦桩侧阻力的弹性解,对超长摩擦桩进行非局部摩擦分析,其计算结果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ZD6型电动转辙机鼓式摩擦系统不稳定进而影响摩擦电流大小的原因,并通过改变摩擦系统结构,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盘式摩擦联接器,提高了摩擦系统和摩擦电流的稳定性,为摩擦系统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摩擦搅拌焊接开发20年以来,陆续出现的各种新技术,例举了摩擦搅拌粉末工艺(FSPP),在实施铝合金等的摩擦搅拌焊接时,可将FSPP用于防止接合缺陷、进行表面改性及合金化的技术。最后也介绍了最新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7.
8.
针对自行研制的高速大电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介绍了试验中摩擦副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的实时在线测量方法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10.
摩擦管理系统供应商提供高性能的解决方案,旨在延长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摩擦损失与反摩擦损失简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文忠  周威  王英 《铁道学报》2003,25(6):76-80
由于计算摩擦损失须确定从张拉端到所考察截面预应力筋各相邻特征点(如张拉端、反弯点、计算截面等)的切线夹角之和,同时由于预应力筋不同区段摩擦损失曲线的斜率不同,使得预应力筋摩擦损失计算较为繁复。由于目前反摩擦损失计算的规范方法假定预应力筋各区段的反摩擦损失曲线斜率与正摩擦损失曲线斜率数值相等、方向相反,致使预应力筋反摩擦影响区长度lf及反摩擦损失的计算同样也十分繁复。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在对现行规范方法进行简要回顾之后,基于预应力筋摩擦损失的线性计算公式,提出了将预应力筋在张拉端至锚固端全长范围内的摩擦损失曲线与反摩擦损失曲线均分别统一取为单一斜率直线,且仍沿用正反摩擦损失曲线斜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假定的简化计算方法(法Ⅰ);在对应用法I计算远离张拉端控制截面预应力筋摩擦损失量值偏大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之后,提出对法I的修正方法(法Ⅱ);最后给出了将张拉端至锚固端预应力筋摩擦损失的指数曲线用连接二点的直线去替代,且仍沿用正反摩擦损失曲线的斜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假定的简化计算方法(法Ⅲ)。介绍了三种简化方法的计算分析结果,并附算例。  相似文献   

12.
货车转向架摩擦减振器相对摩擦因数的测试及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B5599-1985关于相对摩擦因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利用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货车转向架的相对摩擦因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弹簧行程和振动频率与相对摩擦因数之间的关系,指出GB5599-1985中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并结出较为合理的试验测试和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几种典型的踏面摩擦控制产品和轮缘润滑产品进行了介绍,对比分析了几种产品的特征并比较几种踏面摩擦控制装置的优缺点。提出摩擦控制技术的关键为:在合适的时机及时地调节指定部位的摩擦因数。同时预测了轮轨摩擦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就合成闸瓦的摩擦因数而言,其理论值与实测值不尽相同,在低速条件下尤为如此。本文介绍了用于客车和货车的合成闸瓦的材料配方、模拟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摩擦试验、所用合成材料的摩擦特性以及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根据ZD6型转辙机主要组成部件减速器的使用现状,对ZD6型减速器摩擦联接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盘式摩擦联接器的解决方案.介绍了盘式摩擦联接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对其试验测试情况进行了说明;对盘式摩擦联接器中关键零件摩擦片的寿命进行了估算;阐述了摩擦电流量化管理的思路;探讨了盘式摩擦联接器在快速转辙机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理论推导的结果,以径向滑动轴承为例对摩擦副滑动表面接触变形过程及其混合摩擦状态建立了计算模型。对一径向滑动轴承做了实例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际经验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8.
对160km/h客车制动盘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试验台试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解释,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要使机车车辆维修效率得以提高就必须采用一些能提高零部件使用寿命的工艺方法.采用新的工艺方法对耐磨零件和货车转向架零件施行堆焊和焊接则可大大节省开支.  相似文献   

20.
该机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加载过程和卸载过程中,摩擦副的角度是变量,因而力的放大倍数亦在加载开始时较大,加载结束时较小。只要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就可以使加载曲线急剧上升之后再缓慢上升。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缓冲效率,并且可以按照需要灵活地设计缓冲器的初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