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连元 《北京汽车》2005,(2):44-44,46
误区之一:充电电压越高越好。当发电机充电电压过低时,蓄电池因充电不足而容量下降;当充电电压值过高时,将导致蓄电池电解液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过快,使用寿命缩短,并容易损坏用电设备。所以发电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应符合该车使用说明书上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2.
误区之一:充电电压越高越好当发电机充电电压过低时,蓄电池因充电不足而容量下降;当充电电压值过高时,将导致蓄电池电解液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过快,使用寿命缩短,并容易损坏用电设备.所以发电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应符合该车使用说明书上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3.
误区之一:充电电压"越高越好" 大家知道:当发电机充电电压值过低时,蓄电池因充电不足而容量下降;当充电电压值过高时,将导致蓄电池电解液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过快,使用寿命缩短,并容易损坏用电设备.所以发电机充电电压的电压值应符合该车使用说明书上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4.
正确使用和及时维护蓄电池格外显得重要,现将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1、新蓄电池进行初充电时,应按规定加入相对密度为1.25~1.285的电解液。电解液加入蓄电池之前,温度不得超过30℃。注入电解液后,应静止5~6小时,待温度低于35℃后方可开始充电,此时如液面渗入极板而降低时,应补充到高出极板上缘15mm处。初充电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约为额定容量的1/15,充至电解液中放出气泡,单格电池端电压达2.4V为止。然后将电流降  相似文献   

5.
启动电路故障①检查蓄电池的接线是否腐蚀或脱落。打开点火开关,检查充电指示器是否有显示或按喇叭是否有声音,如果充电指示器无显示或按喇叭没有声音,可能故障出在蓄电池。应检查蓄电池极柱卡头是否松动、脱落、腐蚀,或蓄电池电量不足。②检查起动机是否损坏。如果充电指示器有显示、按喇叭有声音,则应检查起动机是否能启动。如果不能启动,说明故障出在起动机上,应对起动机进行维修或更换。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条件下,蓄电池以小于放电(小于额定容量10%)电流充电为常规充电,大于此电流的充电方式均称为快速充电。本文主要从快速充电的理论基础出发,重点介绍了电动车目前普遍使用的快速充电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对环境温度为5℃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模块进行预加热后对其充电。结果表明,电池模块在15~20min之间温升最快,加热50min后温度趋于稳定;5℃时充电容量为25℃时最大充电容量的90%;预加热60min后充电容量约为25℃时最大充电容量的97%。  相似文献   

8.
1 故障现状及判断 轿车使用中,发动机高于怠速运转时,充电指示灯应熄灭。当发动机转速逐渐升高时,发电机电压应逐渐升高而稳定在某一电压值不变,打开全部电器负载,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充电指示灯应熄灭。检修时,首先接通点火开关,观察充电指示灯是否亮,不亮应检查指示灯电路。启动发动机,观察充电指示灯是否熄灭,如不熄灭,则检查发电机皮带是否过松造成打滑。在正常情况下,在大拇指的压力下,发电机皮带应有10~15mm的挠度。用万用表测量发电机B+接柱是否有蓄电池电压,否则应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电压调节器时,把可调电源输出电压调至12V,将其正极、负极分别与调节器的正、负接柱相连。对于外搭铁调节器,在其正极与磁场接柱之间连一小灯泡,灯泡应亮,当电压由12V逐渐升高至14V时,灯泡应熄灭,否则说明调节器损坏。对于内搭铁调节器,将灯泡连接在其磁场接柱与负极之间,也应有上述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确对蓄电池充电对湿式蓄电池而言,初次充电对其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许多人对新蓄电池进行处理时,往往加“水”直接使用,殊不知这样既降低了蓄电池的容量,也将缩短其使用寿命;当然,如果直接大电流充电,也不正确。科学使用新蓄电池的方法是:先加注电解液,再用小电流充电1小时左右,然后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新蓄电池不进行初次充电.蓄电池初次充电对其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进行充电,即加蒸馏水直接使用,容易导致蓄电池容量不高,寿命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使用寿命.通常,蓄电池初次充电是在加注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左右即可安装使用. 忽略蓄电池的通气孔.新蓄电池盖上的通气孔一般处于密封状态,使用时应摘下盖子,否则在使用过程中,蓄电池内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蓄电池会因内部压力过高而爆炸.  相似文献   

11.
傅绍雄 《摩托车》2004,(11):36-36
新蓄电池首次充电为初充电,初充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蓄电池的容量和使用寿命。其操作如下:1.将配制好的电解液,待温度降下后注入各单格电池,使液面高出极板10~15mm,并将新电池放置6~10h,冷却后才能进行充电;2.充电时应将蓄电池的正极“ ”接充电机的正极,负极“-”接充电  相似文献   

12.
经典的车辆路径规划问题(VRP)通常只考虑载重约束和节点约束。随着电动物流车和充电站的增多,考虑充电时间与充电量成非线性关系的电动车路径规划问题(EVRP-NL)的研究在物流配送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段计算充电速率简化了以往对充电时间和充电量的非线性充电函数拟合方法,并对拟合函数进行了线性化处理。针对电动车物流配送的特性,构建了以最小化车辆固定成本、行驶成本、快充成本和换电成本之和为目标函数,考虑节点约束、载重约束、电量约束、时间窗约束及充电函数线性化约束的EVRP-NL模型,提出了由换电和非线性快充构成的非线性混合充电策略,其中非线性快充是考虑充电时间与充电量的非线性关系的快充方式。针对模拟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普适性。针对实际物流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充电时间和充电量非线性关系的混合充电模型可减少35%的充电时间和69%的充电成本,非线性混合充电策略具有显著优越性。对快充电价和换电电价进行控制变量的灵敏度分析后发现, 使用非线性混合充电策略时,随着电价升高,充电方式从电价升高的充电方式转变为电价稳定的充电方式,且电价升高至一定程度,充电方式和充电成本均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13.
晓青 《天津汽车》2004,(3):33-36
各种不同技术状态的蓄电池,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就可判断出其各自的技术状态。本文详细介绍了从电解液比重的变化,判定蓄电池的放电程度;从大负荷下端电压的变化,判定蓄电池的技术状态;通过充电检验,对其技术状态进行确切的判定。同时介绍了蓄电池检验(密度测量、容量检测、综合检验分析等)的方法。通过检验蓄电池,了解其技术状态。可以确定其能否继续使用,还是需要充电或修理。  相似文献   

14.
我单位地处冬季寒冷地区,冬季气温低达—30℃。因而,正确使用和及时维护蓄电池格外显得重要,现将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1.新蓄电池进行初充电时,应按规定加入相对密度为1.25~1.285的电解液。电解液加入蓄电池之前,温度不得超过30℃。注入电解液后,应静止5~6小时,待温度低于35℃后方可开始充电,此时如液面渗入极板而降低时,应补充到高出极板上缘15mm处。 初充电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约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放电容量、放电中值电压、充电时间、恒流容量百分比四个方面研究了充电限制电压从3.25至3.85范围变化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磷酸铁锂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采用恒流恒压的充电方案,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结合安全性考虑,充电限制电压设定在3.55~3.70V较合理,推荐值为3.60V~3.65V。  相似文献   

16.
蓄电池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它应保证汽车起动、充电、点火和附属电器等装置的用电。但各类蓄电池都只有1~3年的使用寿命,而且在使用中由于温度过高或过低、强烈振动、腐蚀、电解液液位不足、过量充电或充电不足、硫化和过多的充放电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会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缩得更  相似文献   

17.
蓄电池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是储存电能、输送电能的关键设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整体性能,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蓄电池的使用维护须知: 一、防止过充电和过放电现象。在充电时应及时切断电源,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小时内充电。放电程度,冬季不得大于蓄电池容量的25%,夏天应不大于50%。二、蓄电池极柱在使用中,常常见到极柱被氧化物覆盖。这种白色的氧化物导电性能差,很容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多年维修实践经验认为,蓄电池在使用中应做到“三勤”、“三防”和“三正确”。 “三勤”是:一是勤充电。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送充电间充电;停驶汽车的蓄电池必须每月补充充电一次;装在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除外),必须每2个月从车上拆下来进行一次补充充电。二是勤检查。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和放电程度。如果发现电解液液面很低,应及时补充。向电解液中加注蒸馏水后,一般要起动发动机运转几min,使电解液混合均匀(在天气较冷时更应注意这一点,以防新加注的蒸馏水结冰)。带电解液存放的蓄电池,每隔半年到一年,须进行一次技术检查。三是勤保养。蓄电池的表面必须擦拭干净,应清除极柱上的杂质,保持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清洁和畅通。  相似文献   

19.
蓄电池 蓄电池在使用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④勤充电。一般情况下,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小时内进行充电;停驶.车辆的蓄电池必须每个月补充充电1次;使用中的蓄电池,应每2个月从汽车上拆下来进行1次补充.充电。在汽车上充电时,充电电流的大小是由调节器控制的,充电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蓄电池的寿命。因此,应定期对调节器进行检查和调整。②勤检查。  相似文献   

20.
每年使用空调前,应检查制冷剂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应及时到特约维修站进行修理和添加制冷剂。制冷剂不足和过量都会影响空调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