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勃 《铁道工程学报》2002,(4):139-140,13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运输企业如何走向市场、巩固和扩大运输市场份额,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加强的铁路设备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努力增加客货运输品种、提高客货服务质量,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的营销工作,以提高铁路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黄志辉 《铁道车辆》1996,34(10):25-29
要提高成渝线铁路同高速公路运输竞争能力,必须大幅度提高铁路旅客运输的运行速度,同时保证舒适性不恶化。在既有线路条件下开行摆式列车,既不会增加很多投资,又能显著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且不影响旅客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浅析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的接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铁路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系统换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换乘给出几种布局方式。为铁路客运站、城市客运枢纽的建设以及与客运专线与城市交通的换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旅客对旅行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使铁路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铁路要与公路和航空竞争,必须从提高运行速度,综短旅行时间,增加旅客舒适性,增加列车的频次,合理规划运行图,方便旅客转车和降低票价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安检互认能够兼顾保障站厅运行安全与提升疏散通行效率的优点,为有效提升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二者之间的换乘效率,定量研究了铁路至城市轨道单向免安检实践中的换乘效率提升情况。以广州南站为例,首先,根据高铁单向安检客流要求,重新优化站内功能区布局并梳理构建客流进出流线;其次,通过Anylogic微观动态仿真软件标定好模型参数,输入实际调查客流数据,基于社会力模型对乘客真实的高铁至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行为构建行人仿真模型模拟研究;最后,通过确定评语集、建立因素集,选取时间效率、速度效率、拥挤程度三方面指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实施单向免安检前后的交通组织方案换乘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实施单向免安检后,铁路至城市轨道换乘平均时间下降约16s,安检平均排队人数减少28人,铁路站厅内平均人数下降110人。方案评价得分由2.16上升至2.93,增加0.77,实施单向免安检后效率评价由“一般”上升至“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铁路客运车站便捷中转换乘服务的探索为依托,以提高铁路服务质量、吸引铁路客流为目标,通过提前介入设计、巧妙规划流线、强化宣传引导、完善配套机制、拓展服务延伸等措施,为旅客在铁路、公交、地铁、航空、轮船等交通工具之间的转换,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便利的换乘条件和舒适的服务环境,实现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上海南站的综合交通换乘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详细介绍了铁路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和换乘系统,包括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私人小汽车、长途汽车、社会车辆之间,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之间的各种换乘流线与换乘距离。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上海南站在换乘的布局设计上比既有的大型铁路客站有很多改进,但与国外优秀的交通枢纽布局设计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没有充分利用铁路股道下面的空间进行立体换乘。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枢纽尤其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问题日益突出,而枢纽换乘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其布局设计方案的质量,该案例的分析结果对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布局规划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客换乘网络优化设计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铁路客运换乘网络的合理构造,是研究旅客换乘问题的核心内容。旅客换乘网络是用于优化旅客中转换乘的网络结构.是基于铁路网络、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时刻表等信息构造而成的。通过分析换乘网络的多种用途,构建了旅客换乘网络的评价指标;对线路换乘网络、乘降区间换乘网络、乘车区间换乘网络等现有换乘网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优化设计了基于开行方案的无向换乘网络、混合换乘网络、有向换乘网络和基于时刻表的完全换乘网络,并对各种换乘网络的规模、功能和计算处理能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这些换乘网络适用于研究多种交通方式以及混合交通的旅客换乘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铁路旅客车站的换乘模式日趋复杂化,便捷地解决旅客站内中转换乘以及国铁与地铁之间的换乘成为大型铁路旅客车站设计的重要课题。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是近年来规划建设的为数不多的省会级车站改扩建工程之一,其国铁站内中转换乘及地铁与国铁之间的换乘设计,对于国内大型铁路旅客站房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深入分析西安站改扩建工程站房功能布局及旅客换乘流线设计,对其换乘模式的设计进行研究,认为西安站结合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设置地下进出站空间的设计思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体现了新时代铁路客站设计创新的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2009年9月,北京地铁4号线将开通试运营。4号线共有车站24座,其中4座车站与既有地铁1号线、2号线、10号线、13号线实现近距离换乘,在北京南站还可以换乘京津城际铁路列车。另外,还将与在建的地铁9号线和即将开工的地铁14号线实现近距离换乘。地铁4号线在换乘站均设有自动扶梯、垂梯帮助乘客换乘。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不断深入,但在铁路运输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衔接方面的建设却略显不够.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客运站衔接不合理,导致旅客换乘时间长.走行距离长,使旅客在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之间的换乘不方便。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铁路既有运能和路网布局导致的高峰期无票及小站间无直达车的问题,以计算推荐换乘站为目的,提出了铁路客票快速经由算法;通过对比分析既有经由算法,根据应用程序实现复杂程度,使用GemFire平台搭建了铁路旅程规划系统模型。经测试,算法准确高效,可实现旅客有效中转换乘,提高铁路客运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对地铁车辆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国家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地铁车辆速度的提高使城镇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如120 km/h的地铁车辆,其速度高、发车间隔短、换乘方便,但速度提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噪声、气密性等问题。文章研究地铁车辆气密性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气密性评价指标建议和提升气密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我国城市的范围和形态已从单一中心城的形式,向城市群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介于客运专线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新形式,能兼顾运量、速度、覆盖面、通达深度等多种运输要求,其优势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共识。研究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换乘协调,对于指导我国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通过对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旅客流线设计及换乘模式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1)同台换乘、阶梯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及组合式换乘等六种换乘方式需根据换乘客流量及组织形式、各条线路的建设时序及相互关系、车站周边地面和地下空间的城市规划开发要求及其地形地质条件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灵活选用;(2)可通过设计实现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有效集散和安全便捷换乘;(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换乘设计。  相似文献   

15.
摆式客车曲线通过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摆式客车,可使列车以较高的速度通过曲线且不降低旅客的乘坐舒适度,这是既有线路提速,增加铁路客运能力,提高铁路与其它交通工具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摆式客车曲线通过速度的增加必须引起车辆过曲线时的轮轨横向力,整车摩耗功指数的增大,径向转向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了装有自导向转向架的摆式客车系统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并对摆式客车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功 《中国铁路》2006,(3):70-70
为提供快速、安全的货运服务,使铁路货运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德国铁路货运公司采用了“铁路货运远程信息通信系统”,对列车位置、状态等数据的获得、传送和加工。信息通信包括三个部分:获得和转换信息的处理器、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块和电源。铁路货运车辆不同于公路重型货车,信息通信系统必须自己供应电力。该系统是由一个特殊的使用界面直接安装在客户端或者通过互联网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是世界铁路永恒的主题。随着列车运行速度、重量和密度的提高,运输环境和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使危及行车安全的隐患和风险增加。这些年来,各国铁路对安全问题特别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旅客在出行中的换乘效率,在分析影响铁路客运枢纽换乘若干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其内在特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相应指标进行量化的综合评价,通过算例予以说明。验证该方法可为相关企业部门合理设计换乘途径及规则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4高速旅客列车是铁路建设的热点回顾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即是牵引能力与车速提高过程的历史。各国铁路都把提高速度作为技术发展的目标,也是作为与运输业相竞争的重要手段。而铁路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提高车速。41车速记录411试验速度记录:1825年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0.
《四机科技》2004,(4):16-16
中国铁路自1997年以来,已经进行了5次全面大面积提速.这5次大提速在大幅度增加铁路提速线路资源的同时,相应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其中快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60公里,非提速区段快速列车最高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