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用固体吸附剂采样并运用热解吸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三氯甲烷。其穿透量为0.12mg/100mg硅胶,平均解吸效率为83.7%,放置5天后的平均回收率为83.3%,变异系数2.6%。按直接进样1ml空气样品计算,检测限为8.5×10~(-3)/μg。  相似文献   

2.
丙烯醇用于制药、塑料、树脂及其它化学工业,具中等毒性,对皮肤及眼、鼻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具有全身毒性。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测定空气中丙烯醇的方法有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其灵敏度低(2μg/3ml),且无特异性,当空气中有三个碳原子以上的醇和不饱和化合物共存时有干扰。在生产与使用的现场空气中有环氧丙烷、丙醛、丙酮、苯、氯丙烯等共存物,因此,比色法不能满足需要。我们根据全国车间空气监测检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以硅胶管采集空气中甲醇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甲醇浓度为25mg/m~3(相对湿度>90%)时穿透量0.03mg/100mg硅胶;解吸效率100%。含20μg甲醇的硅胶管,室温放置实验第15日的平均回收率85.4%。采气体积0.5L,热解成100ML,进样量1.0ML条件下,最低检出尝试3.0mg/m~3。本法与大注射器采样法的测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现场测定峰型与标准峰型一致。方法具有穿透量适宜,解吸效率高,采样后硅胶管稳定时间长,精密度,灵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方法介绍了测定水中五氯酚及其钠盐(PCP及PCP-Na)的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各种地面水中PCP的分析测定。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10~(-12)g,水样为50mL时,最小检出浓度为0.04μg/L。测定的主要过程是水质中的PCP首先进行萃取净化,再经乙酰化处理后,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有一定抗干扰能力,同时兼有操作简便,使用一般化学试剂,适用于各种类型气相色谱仪,便于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是评价影剧院场内、宾馆、公共场所、空调车及居室内卫生学指标之一。以往CO_2浓度的气相色谱测定多采用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将CO_2转化为CH_4用氢火焰离子化鉴定器测定。也有文献报导,样品经色谱分离后,直接用热导池检定器测定,简化了分析手段。但却存在分析速度较慢,检出浓度高的弊病,不适于  相似文献   

6.
五氯酚(PCP),C_6Cl_5OH,分子量266.35,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褐色或浅红褐色粉状固体),带有酚味,熔点190—191℃,沸点309—310℃,比重1.978(22℃),蒸气压0.00011mmHg(20℃),不溶于水(27℃时约为0.0018%),易溶于有机溶剂。五氯酚钠(PCP-Na),C_6Cl_5ONa,分子量288.34,纯品为白色针状或鳞片状结晶  相似文献   

7.
使用FFAP加磷酸减尾剂色谱柱,测定作业场所中的樟脑。空气中樟脑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本方法检出限为2.4m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5~100)mg/L,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下,相关系数为0.9999,解吸效率在94.8%以上,样品可在室温保存14天,采样效率为100%。樟脑与萘、对二氯苯共存时,在本实验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不干扰樟脑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五氯酚(PCP)及五氯酚钠(Na—PCP),是木材防腐工业中应用的主要防腐剂,也是杀虫剂及除莠剂。据报道,世界年产量的80%均用于木材防腐。故木材防腐工业废水是PCP污染环境的主要危害。PCP与Na—PCP毒性相似,文献中  相似文献   

9.
五氯酚和五氯酚钠是一种强杀菌剂和杀虫剂。在农业上作为除草剂,医学上作为杀灭传播血吸虫病的钉螺之用。由于他们具有良好的木材防腐和防白蚁性能,因此,用于枕木防腐就能延长路枕的使用年限,为国家节约大量木材,有力地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在保证安全行车及促进铁路运输建设事业方面,亦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者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方法,可对血浆、尿、组织内及气溶胶样品中的五氯酚(PCP)作快速测定。仪器与材料: 大鼠代谢收集笼, Fischer氏旋转架, 气相色谱仪:Bendix2500,带有Ni63示踪剂电子俘获鉴定器;注入口温度235℃,鉴定器280℃,炉温170℃。载气:氮,75ml/分。气相色谱柱:U形玻璃管6′×1/4″,内装1.5%OV-17+1.95%QF-1,100/200目酸洗处理。组织研磨器,陶瓷Elvehjem24号 30ml冲击管,9mm Chromatoglox柱Kontes K-420160,florosil和2cm无水硫酸钠。  相似文献   

11.
五氯酚和五氯酚钠主要是以粉沫和蒸气状态从呼吸道,皮肤侵入人体,最后可从尿中排出。尿中五氯酚或五氯酚钠的排出量与接触毒物的浓度有关。因此测定尿中五氯酚或五氯酚钠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工人接触毒物的可靠指标,并对改善工人的作业条件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对尿中五氯酚或五氯酚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实践证明这一方法简便易行,不仅能在基层推广应用,而且能灵敏地反映工人吸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10名急性五氯酚中毒病人的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通过对14名中毒病人和接触毒物者的尿PCP排泄动态观察,提出了五氯酚在人体内排泄缓慢、有蓄积作用的理论;通过动物实验并结合人体观察资料,认为将五氯酚列为高毒化合物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聚四氟乙烯产品应用于铁路日趋增加。聚四氟乙烯塑料(俗称塑料王)是高分子的聚合物,是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新型塑料,加入辅助剂后,更具有耐磨和弹性好的优点。在一般温度下性质稳定,无毒,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裂解气和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解物,是具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温度、压力)所产生的种类和数量亦不一样。铁路应用其聚四氟乙烯加工生产机车密封垫圈及其部件,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热解出有机氟气体,为了及时了解加工车间空气中的浓度,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给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国外有  相似文献   

14.
在亚急性毒性实验,用组织化学方法已报告引起肝糖原减少。本文进行生化实验的目的是为明确五氯酚对糖代谢的影响,实验用Wistar系雄性大鼠,经自给予五氯酚10、120mg/kg,给药后动物禁食。实验结果表明,给予五氯酚120mg的大鼠,在24、48小时后,肝脏重量增加,DNA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PCP于1841年由Erdmann首先合成,1936年用于防腐和杀菌,1948年用于灭螺。1952年日本在用:PCP-Na灭螺时,发现它还具有除稗作用。现PCP及其钠盐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杀白蚁、消灭钉螺及农业上的除莠剂。一、理化特性 PCP(分子量266.35)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渴色或浅红褐色粉状固体),熔点190-191℃(其一分子水合物熔点174℃),沸点309~310℃,比重1.978(2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作者为了研究农药五氯酚的作用机制,进行了亚急性毒性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使用Wistar系雄性大白员,根据Behrens-Korber法,求出大白鼠五氯酚的LD_(50)。亚急性毒性实验为一个月, 大白鼠体重约为160克,每组6支,按五氯酚投给量0、40、80、160毫克/公斤分为4组,投给方法是每周用胃管经口投给2次。1个月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分离  相似文献   

17.
五氯酚(PCP)及五氯酚钠(Na-PCP)作为防腐剂、杀虫剂及除莠剂在工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PCP及Na-PCP污染环境的危害是当今关注问題之一。近年来,国內外对其慢性毒作用的研究发表了不少报道,我国正在拟订地面水中的卫生标准,特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PCP及Na-PCP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五氯酚(pcp)接触研究指出,蛋白结合可能是pcp在人和大鼠血中潴留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阐述蛋白与pcp结合的一些特性。同时,对人、大鼠的血浆和清蛋白的pcp结合作用进行了比较。方法: 用牛血清清蛋白(B.S.A)表示pcp与蛋白结合的特性。在预备好的透析袋里滴入10毫升蛋白溶液。透析袋的底部打成结,顶部用透析管夹住,注意不要触及袋,以免污染。把透析袋置入250ml的烧杯里,烧杯里装有PH为7.35的0.01当量的Tris缓冲液190ml,内含  相似文献   

19.
空气中氮的氧化物测定方法很多。我们在研究内燃机废气时,曾采用通过硷液吸收的Jacobs氏改良法测定其中的氮氧化合物。该法呈色快而稳定,灵敏度高,使用方便。但由于用药品种多,特别是不易购买的N(1—萘)乙二胺二盐酸盐的用量较大,不易推广应用。最近我们通过实验研究,采用了Saltzman氏试剂,并改进了采样管。此法不仅保留了硷性法的优点,而且大大减少了用药量,可供大气和内燃机废气中NO_2与NO的分别测定。一、原理: NO_2在酸性溶液中生成等量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和N  相似文献   

20.
大气中CO的测定方法很多,我国曾先后采用I_2O_5法、氧化汞硒试纸法,扦气管(钯盐、比色柱长度)法、电导法、红外线和气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均各有其优缺点。1966年我们为了研究内燃机废气对隧道空气的污染,应用了银盐比色测定法。该法能连续大量采样和分析大气中低浓度的CO,很受现场欢迎。1969年我们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四个单位对这一方法又进行了改进。由于环境温度对CO的呈色影响很大,需要作各种不同温度时的标准曲线,因此迄今未能推广应用。最近我们用恒温室控制反应温度,绘制了六种温度时的CO标准曲线,可供现场参考应用。兹将本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