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ASTM C1202的电通量法和快速冻融循环法,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冻性的影响,探讨电通量指标评价混凝土抗冻性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电通量与相对耐久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降低,混凝土电通量减小,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提高;掺入粉煤灰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但对混凝土抗冻性却没有提高。水灰比变化条件下,可以用电通量指标评价混凝土抗冻性,且56 d龄期电通量指标好于28 d龄期;粉煤灰掺量变化条件下,不能用电通量指标评价混凝土抗冻性。在一定条件下,初始电流与电通量、相对耐久性指数之间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黎鹏平  李安  张志杰 《公路》2021,66(12):336-340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清水防腐涂层体系对黏结强度和氯化物吸收量降低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直观分析方法分析了最大影响因素,表明面层厚度对涂层的黏接强度影响最大,中间色差调整层对氯化物吸收量降低效果影响最大.提高涂层体系面层厚度不仅可提高黏结强度,还可降低氯化物吸收量降低效果,涂层体系的面层厚度与黏结强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合理地提高涂层面层厚度可有效提高涂层黏结强度,但面层厚度超过100 μm后进一步提高面层厚度,氯化物吸收量降低效果并不显著.涂层混凝土试件电通量要显著低于无涂层混凝土试件,且试件的电通量随面层厚度增加而减少,涂层厚度由200 μm增加至270 μm时,混凝土试件的电通量变化并不显著,混凝土电通量与面层厚度可用二次函数关系表示.  相似文献   

3.
设计相同标号且矿物掺合料的掺法和比例相同的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以此两种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凝土的电通量试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土微孔结构的差别,配合比和粗集料的差异使得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略小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用水量、砂率、矿渣掺量、沸石掺量、沸石比表面积五种因素对矿渣沸石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掺矿渣沸石混凝土的最适宜配合比。采用电通量法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法研究了适宜配比条件下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较基准混凝土好。通过SEM照片对各龄期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密实程度明显高于基准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李国刚  毕春梅 《公路》2012,(1):166-170
利用钢珠代替部分碎石,硼玻璃砂代替部分河砂,采用矿粉、硅灰复合双掺技术,掺入高性能减水剂,配制防核辐射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抗冻性能、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屏蔽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钢珠、硼玻璃砂配制的C60防核辐射高性能混凝土,冻融循环300次,其质量损失3.4%,抗压强度损失24.3%,28d电通量为479C,56d电通量为314C,56d碳化深度为0.76mm,表观密度达3221kg/m3,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性和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环境对五种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侵蚀试验,以抗压强度、电通量、硫酸根离子浓度为相关测试指标,测试经过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后混凝土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对高性能混凝土的侵蚀特性,提出增强混凝土耐久性的合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针对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箱形简支梁用C50抗冻混凝土,采用P·O 42.5普通硅酸盐低碱水泥、Ⅱ区中砂、5~20(25) mm 碎石、Ⅰ级低钙粉煤灰、S95磨细矿渣粉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等原材料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复验试验,配制出C50抗冻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其56 d龄期的电通量小于900 C,能承受425次以上冻融循环,具有很高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和抗冻融能力.该混凝土已成功应用于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灯塔制梁场32 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  相似文献   

8.
李运华  李珍  原华 《公路工程》2020,(2):163-167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单位体积的重度轻,在公路隧道渗漏水治理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从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施工工艺出发,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轻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通过实验数据可得,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轻骨料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和抗压强度低,但其28d龄期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均大于普通混凝土,因此轻骨料混凝土在力学特性方面优于普通混凝土材料。对于隧道漏水病害而言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决定其工程应用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合比下轻骨料混凝土的电通量,并得出当水灰比为0.47,粉煤灰含量为15%,硅灰含量为5%时其电通量最小,抗渗性能最佳。最后以某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轻骨料喷射混凝土在隧道漏水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依托玉磨铁路中老友谊隧道工程,对C50高性能混凝土隧道衬砌在酸性环境下的强度和耐久性,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水胶比相比,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更大;在酸性环境中,相比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的变化对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大,而混凝土中电通量数值则对粉煤灰掺量的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制备含有不同减水剂掺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流动度、抗压强度、收缩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与流动度影响存在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后,增加减水剂掺量,UHPC流动度保持稳定,但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下降。增加减水剂掺量,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降低,而长期干燥收缩和电通量值显著增加;减水剂掺量越大,继续增加减水剂掺量时超高性能混凝土电通量值增长越快,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的需要,开发一套基于CAN总线测控的台架测试系统,在台架上可实现混合动力客车用"发动机ISG"总成的工况测试。  相似文献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介绍了气体的工作压力对燃料电池极化电压的影响,设计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将理论、电气、试验3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燃料电池电压理论-经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燃料电池极化电压模型能够描述燃料电池稳态输出特性,根据电化学理论提出的燃料电池极化电压理论-经验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和特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相对应的电安全法规和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电动汽车的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试验程序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了原型车和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结果,揭示电动汽车在正面碰撞形式下的碰撞特性,以及现行安全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密切相关,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与环境温度又密切相关。文章通过试验给出单体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充放电特性,从等效计算和实际测试分别对纯电动汽车在室温和-20℃条件下的续驶里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电动燃油泵的测试,关键在于燃油流量、工作电流、工作电压和燃油压力测量的准确性,尤其是流量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动燃油泵的基本使用性能。通过对摩托车电动燃油泵性能测试方法进行初步探讨,除了基本性能测试外,电动燃油泵还需要经过振劝试验、耐久性试验等考核,才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基于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并联和混联等多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提出以模块化设计思想来搭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的方法,从而达到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尽量小的改动适应不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结构形式组合需要的目标。根据研究需要,首先完成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并联形式的建设,并利用该试验台对所研制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进行了初步调试,验证了该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和并联电动助力型控制策略。同时,所完成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和电机台架试验也充分证明了试验台模块化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王文伟  孙逢春  林程 《汽车工程》2006,28(9):787-791,797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系统和变速系统。对水平铅酸电池的试验研究显示该电池完全满足电动汽车行驶需要。对新型稀土变磁通电机的驱动特性及其控制原理、线控两挡变速器原理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装有该动力系统的电动客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混合动力汽车低频电磁场辐射发射电平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的低频电磁场辐射骚扰特性,诊断分析其主要骚扰源及电磁骚扰产生机理,采取对应的电磁兼容技术措施进行整改,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戴冠军 《汽车技术》2004,(12):41-46
SVT 2.3L发动机使用的OBD-Ⅱ自诊断系统的诊断模式有快速试验、系统试验两种,快速试验的目的是提取故障代码,系统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相关电路、传感器和执行器。详细介绍了这两种试验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